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用统计学 知识点考点汇总

应用统计学 知识点考点汇总

当资料分布呈对称形状时,有:
(1)约有68%的观测值落于 ( x , x ) 的区间内; (2)约有95%的观测值落于 ( x 2 , x 2 ) 的区间内; (3)约有99.7%的观测值落于 ( x 3 , x 3 )的区间内;
3.数据的分布形状 偏斜度(Pearson偏态系数、矩法求偏态系数的计算及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1.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2.简单线性相关分析
n
n
n
总体相关系数、样本相关系数n(简xi y便i 公 式xi )y、i 相关
3. 系一数元的线假性设回检归验分、析相关分析r 中n应in1注xi2 意i(1i的n1 x问i )2题in1 (in1 i虚y1i2 假( i相n1 y关i )2 )
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重点:各种统计调查方式的特点和区别。
第三章 数据整理
1.数据分组(分组的目的、原则) 2.统计分组的方法
品质分组的方法 变量分组的方法:单项式分组、组距式分组(等距 和不等距 )
根据统计数据编制次数分配表(也称频数分配 表)、绘制直方图、计算累计次数(向上累计、向 下累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因素B SB
s1
SB

SB s1
FB

SB SE
误 差 SE
(r 1) (s 1)
SE

SE (r 1)(s 1)
总 和 ST rs 1
第七章 卡方检验
1.卡方检验的基本原理 比较理论频数与实际频数吻合的程度. 2.卡方检验的具体应用(拟合度检验、独立性
检验、同质性检验) 3.列联表的简单计算公式
分位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等的计算;(注 意应用条件及分组数据的计算)
均值、中位数、众数之间的关系(数量、位置) 2. 离中趋势的计量
极差、方差和标准差、变异系数、四分位差、 异众比率、平均差系数等的计算
Chebishev定理: 对任何一组资料,观测值落于均值左右k个标准差的区
间内的比例,至少为(1-1/k2)。 经验法则:
含义);峰度(峰度系数的计算及含义)
重点: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数据的分布形状等相关测度量 的计算及含义
第五章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1.点估计量的评价准则 无偏性、有效性、最小均方误差、一致性
具有最小的均方误差的估计量是最优的估计量
E[( )2] D( ) [E( )- ]2
2.总体比例的估计及其区间估计 3.样本容量的确定
决定样本容量的因素:总体变异程度、允许误 差大小、可靠性高低、抽样方式(重复抽样、不重 复抽样)
简单随机样本容量的计算
第六章 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假定 比较两类误差以检验均值是否相等(随机误差和系统
误差)
比较的基础是方差比(组内方差、组间方差)
组间方差与组内方差的比值大到某种程度时,就可以 说不同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基本假定: (1)每个总体都应服从正态分布 (2)各个总体的方差必须相同 ( 3)不同水平下的样本相互独立
销售额指数=拉氏销售量指数 ×帕氏价格指数
多因素分析
一般是先数量指标,后质量指标。
分析第一个数量因素时,其他因素全部固定在基期; 从第二个因素分析开始,凡是分析过了的因素都固 定在报告期,而还未分析过的因素则全部固定在基 期,这样直到最后一个质量指标,这时所有的其他 因素都固定在报告期。
6.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第九章 时间序列分析
1.时间序列分解(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不 规则变动的具体含义)
长期趋势分析 数学曲线拟合法 、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
季节变动分析 季节指数测定方法: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循环波动分析:剩余法 2.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指标
发展水平和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
分布与方差齐性、改进数据的正态性或方差齐性)
3.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数学模型、平方和的分解、假设检验、完成有 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并理解EXCEL方差分 析的输出结果。
4.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数学模型、平方和的分解、假设检验、完成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并理解EXCEL方差 分析的输出结果。
2.单因素方差分析
数学模型、平方和的分解、参数估计、假设检 验、完成单因素方差分析表并理解EXCEL方差分析 的输出结果。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 方
F比
因 素A S A 误 差 SE 总 和 ST
s1 n s n1
SA

SA s1
SE

SE n s
F SA SE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其它问题(多重比较、正态
可变构成指数=固定结构指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x1 f1 : x0 f0 f1 f0

x1 f1 : f1
x0 f1 f1



x0 f1 : f1
x0 f0 f0

重点:总指数的编制(拉氏指数、帕氏指数的计算) 、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误 差 SE
rs(t 1)
S AB

(r
S AB 1)(s 1)
F A B

S AB SE
SE

SE rs(t 1)
总 和 ST
rst 1
表2 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
方差 平方 自由度 来源 和
均方
F比
因素A S A r 1
SA

SA r 1
FA

SA SE
重点: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基本假设、平方和的 分解、假设检验、方差分析表
表 1 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比
因素 A S A
r 1
SA

SA r 1
FA

SA SE
因素 B S B
s1
SB

SB s1
FB

SB SE
交互作用 S AB (r 1)(s 1)
重点:时间序列分解、时间序列的动态分析指标
第十章 指数
1.指数的概念、性质
拉氏指数、
2.总指数的编制
帕氏指数
简单指数、加权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数 量指标综合指数)、加权平均指数
3.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和使用
消费价格指数、实际收入、货币购买力
4.指数基期改换的方法
5.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两因素分析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假定条件、参数估计(最小二乘法)



ˆ1


i
( xi x)(Yi Y ) ( xi x)2

i
ˆ0 Y ˆ1 x
n xiYi xi Yi
ˆ1=
i
n
i
xi2 (
i
xi )2
i
i
ˆ0 Y ˆ1 x
回归模型的检验(拟合优度的检验——判定系数,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回归方程的显著 性检验——F检验)、回归预测 4.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与联系 5.理解EXCEL回归分析的输出结果及其含义。 6.变量间非线性关系的回归--非线性关系的线性化处理 重点:相关分析、回归分析、非线性关系的线性化 处理
总复习
第一章 导言
1.统计学的概念 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三个角度
统计学是一门对群体现象的数量特征进行计 量描述和分析推断的科学 2.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3.统计学的分类: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描述统计学: 对数据资料的整理、汇总、归纳 和计算, 通过对数据特征的描述,结合统计 图表把结果表现出来。
推断统计学: 通过抽样调查得到样本,利用样 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4.统计学中的常用概念 总体、总体单位、样本、统计标志、统计
指标与统计变量
第二章 数据搜集
1.原始数据的搜集方法 定期报表制度、普查、抽样调查(简单随机抽
样、等距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非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就近抽样、配额抽样) 2.次级资料的搜集 3.调查误差
3.常见的四种次数曲线:正态分布曲线,偏态 曲线,U形曲线和J形曲线
4.洛伦茨(Lorens)曲线: 描述一个国家或 一个地区收入分配平均程度
5.统计指标(概念、种类及计算) 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
重点:统计数据的分组、统计指标
第四章 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
1.集中趋势的计量 算术平均、加权算术平均、中位数、众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