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自从上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改革至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校在校生数量持续快速增长,使得更多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然而,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社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人事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完成由国家统一分配向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直到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制度的转变,建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更对大学生的就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根据6月2日在北京发布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大学生就业率和薪资出现双回升:从就业率来看,2009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6%,比2008届高1个百分点,但仍比2007届低0.9个百分点; 从薪资来看,2009届“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半年后月薪分别为2756元、2241元、1890元,较2008届分别上升8%、10%、15%,均有明显的增长;其中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月薪增长最多、幅度最大。
虽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式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是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大学生就业依然存在众多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主创业比重低。
《报告》显示,2009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
的比例仅为1.2%,远低于美国的35%。
不论是在高校外部还是高
校内部,“就业难”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而“ 自主创业”就
成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比较现实的理性选择。
现代
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已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财富,而是融入
了更多的作为社会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而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
主创业比例最高的陕甘宁区域经济体,自主创业比例也不显优
势。
此外,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大都集中在艺术设计和机电一体
化技术专业,所从事的创业类型也集中在销售和服务行业。
其
他专业和其他行业比重偏低。
2、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
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如经济、金融、工商
管理等等,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同时,由于
高校盲目上马热门专业,教学配套工作准备不足,使得教学水
平和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影响了
大学生的就业出路。
3、 供需差别继续扩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就业机会大
约为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大约为300万至
400万,新增岗位数量远高于新增学生人数,然而新增岗位却难
以消化新增学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专业不对
口,一方面使用人单位面临“招人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使
大学生饱受“就业难”的困扰。
其次,缺乏工作经验、掌握知
识不够精深、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怕吃苦爱面子等因素也导
致市场供求失衡。
除此之外,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频繁跳槽、就业观念落后、就业信息不畅、用人单位要求高、新增就业机会的地区分布不均等问题,也广泛存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中,亟待解决。
二、解决问题的途径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它的解决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
首先,政府要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
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就业体制改革。
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同时要保障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建立通畅的就业渠道,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其次,企业在录用人才过程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给大学生公平竞争的机会。
不能只看学历和经历,更要看能力和潜力。
制定合理的选人用人标准,公平公正、公开,提供好的工作环境,同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发展锻炼的机再次,高校要努力提升办学水平,转变观念,全面提高办学水平。
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积极培养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的精神;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
量。
还要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掌握竞争技巧,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最后,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
为自己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转变不合理的就业观念,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三、自身未来的规划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自己已经深刻感受到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自己未来能够找到自己满意的出路,应该从现在就开始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资产评估专业在众多专业中的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就业范围较广,市场需求较大,虽然如此,依然不能盲目乐观,还要继续巩固自身的专业基础,争取广博的知识结构,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积累实践参与的经验,全面、科学培养自己,适应将来更加紧张的竞争环境,争取出类拔萃,取得一席之地。
根据预测,2012年前后中国大学生人数将达到顶峰,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问题更加突出,解决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只有让大学生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算是真正的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才能真正将我国的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会,让优秀的人才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 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2、陈艳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3、李瑞雪《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