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肢局部解剖

上肢局部解剖


旋前圆肌
作用:屈肘关节。
(2)旋前圆肌
肱桡肌
作用:使前臂旋前、屈肘关节。
(3)桡侧腕屈肌
作用:屈肘、屈腕和使腕外展。
(4)掌长肌 过肘窝
作用:屈腕和紧张掌腱膜。
(5)尺侧腕屈肌
作用:屈腕和使腕内收。
2.第二层 指浅屈肌
作用:屈近侧指骨间关节、屈掌指关
节和屈腕。
9
掌长肌 桡侧腕屈肌 尺侧腕屈肌
指浅屈肌
35
淋巴引流:胸肌 淋巴结、外侧淋 巴结、肩胛下淋 巴结 中央淋 巴结 尖淋巴 结 锁骨下干 ,之后注入 胸导 管 (左)或右淋 巴导管
36
肘浅淋巴结
37
中央淋巴结
肘窝
境界: 上界:肱骨内外上髁连线 下外侧界:肱桡肌 下内侧界:旋前圆肌 底:肱肌、旋后肌、肘关节囊 顶: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肱二头肌腱膜
三边孔
桡神经
-49-
桡神经
桡神经浅支 尺神经手背支
-50-
肌皮神经
• 走行:起自臂丛外侧束 穿喙肱肌 肱二头肌、肱肌之间 肱二头肌腱外侧 穿深筋膜,移行为前臂外侧皮神经。
• 支配:喙肱肌、肱二头肌、肱肌及前臂 外侧份皮肤。
前 臂 外 侧 皮 神 经 51
52
臂内侧皮神经
• 走行:起自臂丛内侧束,在腋静脉内侧 下行,继而沿肱动脉和贵要静脉内侧下 行至臂中份浅出,分布于臂内侧和臂前 份的皮肤。其常和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 支间有交通。
掌腱膜
3 .第三层 有2块肌
4.第四层 旋前方肌
(1)拇长屈肌
作用:使前臂旋前。
作用:屈拇指指骨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2)指深屈肌
作用:屈第2~5指的远侧指骨间关节、
近侧指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屈腕。
肱桡肌 旋前圆肌
桡动脉 指深屈肌
拇长屈肌
旋前方肌
10
(二)后群(10块)浅、深两层 (11.)浅桡层侧腕有长5伸块肌肌
肱后 伴肱深A 肱三头长头、内侧头间 桡神经沟 肱外髁
上 穿外侧及间隔 肱肌、肱桡肌间
肱二头肌腱桡侧(肘
窝) (浅支)肱桡肌深 桡A外 肱桡肌腱深 臂后区

手背桡侧半、外侧两个半手指背部皮肤
深 支)
穿旋后肌
骨间后神经(伴行骨间后动脉)
臂后浅深肌群之间
除浅层外侧组三块外诸肌
在臂部损伤表现:垂腕
48
四边孔 腋神经
13
2.深层 也有5块肌
(1)旋后肌
作用:使前臂旋后。
(2)拇长展肌 (3)拇短伸肌 (4)拇长伸肌 (5)示指伸肌
尺侧腕伸肌 肘肌
尺侧腕伸肌 示指伸肌
小指伸肌腱
14
桡侧腕长伸肌 指伸肌 旋后肌 桡侧腕短伸肌
拇长展肌 拇短伸肌 拇长伸肌 指伸肌腱
四、手 肌
(一)外侧群—鱼际 1.拇短展肌 2.拇短屈肌 3.拇对掌肌 4.拇收肌
尺侧向桡侧:正中神经、肱血管、肱二头肌肌腱、桡神经及其分支 肘深淋巴结:又称肘上淋巴结,位于肱动脉末端附近。
38
神经
39
正中神经
走行:臂丛内侧束内侧根与外侧束外侧根汇合而成。
•臂部:伴行肱血管,先行于其外侧,再行于其内侧。行 于肱二头肌内侧沟至肘窝,在臂部无分支。
•肘窝:位于肱血管尺侧。
•前臂:穿旋前圆肌两头之间
腋鞘:颈深筋膜延续至腋窝, 包裹腋动、静脉和臂丛锁骨下 部所形成的筋膜鞘
臂丛:内侧束,外侧束, 后束。 腋淋巴结
23
肩胛背神经 肩胛上神经
桡神经 腋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24-
臂 丛 分 支 胸长神经
肋间臂神经
胸背神经
臂内侧皮神经 前臂内侧皮神经
• 腋动脉第一段分支: 胸上动脉(营养前锯肌、乳房
前壁:胸大肌,胸小肌, 锁骨下肌和锁胸筋膜构成。
内侧壁:前锯肌,上四肋 及肋间肌构成。
外侧壁:喙肱肌,肱二头 肌长短头和肱骨结节间沟。
后壁:背阔肌,大圆肌, 肩胛下肌和肩胛骨。后壁有三 边孔和四边孔。
21
胸锁筋膜
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 喙突之间的胸部深筋膜, 有头静脉、胸肩峰血管和 胸外侧神经穿过。
53
•走行:
前臂内侧皮神经
起自臂丛内侧束






肱A内侧
臂中份浅出,伴贵要静脉
终末达腕部
在前臂分为前后两支,分布于前臂内侧份的前、后面皮肤。
54
55
腋神经
•走行:起自臂丛后束,伴旋肱后血管穿四边孔,再绕过肱骨外科颈 至三角肌深面,支配三角肌和小圆肌。部分纤维自三角肌后缘浅出 移行为臂外侧上皮神经,分布于臂外侧区上份和肩部皮肤。 •损伤:腋神经主干损伤后的主要表现为:臂不能外展;臂旋外力减 弱;肩部及臂外侧区上1/3部皮肤感觉障碍;腋神经损伤时间长的时 候,由于三角肌萎缩,肩部骨突耸出,肩部失去圆隆的外观,形成“ 方形肩”。
肱内 伴尺侧上副A 穿臂内侧肌间隔至臂后 臂后骨筋膜鞘 尺神经沟 尺侧腕屈肌两头间 指深屈、尺腕屈肌间 尺侧 腕屈肌桡侧 伴行尺血管 腕尺侧管 浅支 指掌侧固有神经

尺侧腕屈肌腱内侧缘 尺神经手背支 支
小指掌面尺缘


指掌侧总神经

伴尺动脉掌深支,穿小鱼

际后伴行掌深弓。支配小

鱼际肌、7块骨间肌、3,4
2条指掌侧固有神经
蚓状肌和拇收肌
(小指、环指相对缘)
掌深支受损后,拇收肌、骨间肌和小指展肌瘫痪使手指不能并拢、掌 指关节过伸,表现为爪形手。
44
尺 神 经
45
尺神经
46
尺神经浅支
尺神经深支
正中神经返支
正中神经 指掌侧总神经 指掌侧固有神经
尺神经手背支
-47-
桡神经浅支 指背神经
桡神经
•走行:起自臂丛后束。
三边孔和四边孔:是位于腋窝后
壁的肩胛下肌、大圆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 骨上端之间的两个间隙。
上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
下界:大圆肌和背阔肌。
三边孔内侧界和四边孔外侧界:肱三头肌长 头。
四边孔外侧界:肱骨外科颈。
四边孔:腋神经和旋肱后血管()。 三边孔:旋肩胛动脉
22
一、腋窝内容
腋动脉: 在腋窝被三分
第一段:一肋外缘→胸小 肌上缘 第二段:胸小肌后方 第三段:胸小及下缘→大 圆肌下缘 腋静脉:愈着于腋鞘和锁 胸筋膜。
(二)内侧群—小鱼际 1.小指展肌 2.小指短屈肌 3.小指对掌肌 (三)中间群 1.蚓状肌 4块 2.骨间掌侧肌 3块 3 .骨间背侧肌 4块
15
拇短屈肌 拇短展肌 拇收肌
骨间背侧肌
小指对掌肌
骨间掌侧肌
屈肌支持带 小指短屈肌 小指展肌 蚓状肌
拇对掌肌
掌 短 肌
16
腕管
•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围成 •通过内容:
作用:协助肩关节屈和内收。
3.肱肌
作用:屈肘关节。
(二)后群 肱三头肌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还可 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7喙突源自肱二头肌长头 肱二头肌短头
喙肱肌 肱肌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外侧头 肱三头肌长头 肱三头肌内侧头
8
三、 前臂肌
(一)前群(9块,4层排列)
1. (第一层)浅层 有5块肌
(1)肱桡肌
56
57
肋间神经的皮支
• 肋间神经是脊神经的一部分 ,延肋间分布。
• 其皮支包括外侧皮质和前皮 支外侧皮支在肋角前方发出 ,分布于胸外侧壁和肩胛区 的皮肤。前皮支在近胸骨侧 缘处浅出,分布于胸前壁的 皮肤及内侧分胸膜壁层。
58
肱深动脉(桡神经伴 行)
尺侧上副动脉(伴尺神 经)
尺侧下副动脉
27
28
尺动脉
桡动脉
•骨

•总 •动

旋前圆深 指浅屈深
• 肱桡肌 旋前圆肌 •肱桡肌腱 桡腕屈肌腱
• 骨 尺腕,指浅屈之间

前、
•后

动 脉
末端
掌 浅
•绕桡骨茎突至手背 •穿第一掌骨间隙至手掌
弓 掌浅支

掌深支
掌深弓
末端
29
5.掌深弓和掌浅弓 (1)掌浅弓
由尺动脉末端与桡 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 (2)掌深弓
由桡动脉末端和尺 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
30
掌浅弓
31
三、上肢V
(1)上肢浅静脉 1)头静脉 2)贵要静脉 3)肘正中静脉 4)前臂正中静脉
头静脉
肘正中静脉 前臂正中静脉
(2)上肢深静脉 (同名动脉伴行) 腋静脉
32
贵要静脉
手背静脉网
头V:前臂外侧
3. 上肢的淋巴及肌肉 4. 重要的局部结构:腋窝、肘窝、腕管、三边
孔和四边孔、三角肌间沟、肱骨肌管和锁胸 筋膜等
18
腋窝及血管
19
腋区 位置:肩关
节下,臂上段与 胸前外侧壁之间 。
其主要结构 :腋窝及其内容 物。
腋窝由顶底 和四壁构成。
20
顶 :由锁骨中分,第一肋外缘 和肩胛骨上缘围成,有臂丛通 过。 底:由皮肤,浅筋膜及腋筋膜 构成。 四壁:
上肢
1.肩部 2.臂部 3.肘部 4.前臂部 5.腕 6.手
1
局部结构
骨骼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 肌肉
2
3
胸大肌和掌长肌之倩影
掌 长 肌 腱
4
再熟悉一下上肢肌
冈上肌
一、上肢带肌
(一) 三角肌
冈下肌
作用:外展肩关节,前部肌束使肩 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使肩关节伸
小圆肌
和旋外。
大圆肌
(二)冈上肌
9条肌腱:指浅、深屈肌腱,拇长屈肌 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