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整理中国税制.ppt

最新整理中国税制.ppt

其他部分一般了解
本课程安排
第1-12周:教师主讲 第13-15周:小组汇报和讨论 第16周:考前复习和答疑 考核方式:期末考试50%+平时成绩50% 平时成绩:小组汇报,互动,课堂表现及 考勤
具体安排
第1周 一、二章 第2周 三章一节:增值税 第3周 三章一节:增值税 第4周 三章二节:消费税 第5周 三章三节:关税 第6周 清明节放假 第7周 四章二节:个人所得税 第8周 四章二节:个人所得税 第9周 四章三节:企业所得税 第10周 四章四节:土地增值税 第11周 五章:财产税 第12周 六章:其他税 第13-15周:讨论 第16周:考前复习
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是税法的灵魂
2、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
主体的一方只能是国家 一方可以是任何负有纳税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 另一方只能是国家
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只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 不体现纳税人一方主体的意志
权利义务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纳税人和国家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但在权利义务方面具有不对等性
“多”:税种多和各税种具体规定多; “散”:我国各税种具体法规的形式多样,来 源分散; “变”:税收法规特别是具体的执行细则一直 在变; “难”:“多、散、变得自然结果”
14
四、税法的构成要素
10个要素:
1、总则(立法依据、立法目的和通用原则等)
2、纳税义务人:即纳税主体(由谁缴纳)
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代扣代缴义务人
代收代缴义务人
3、征税对象:即纳税客体(对什么征税), 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相关概念:
税基:计税依据,是指税法中规定的据以计算各 种应征税款的依据或标准
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征税项 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
征税对象与税基的关系:征税对象是指征税的目的物,税基则 是在目的物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对目的物据以计算税款的依据 或标准;课税对象是从质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而税基则 是从量的方面对征税所作的规定,是课税对象本身量的表现。
核 心 职 能 : 财 政 职 能
资 源 配 置
经 济 职 能收 入 分 配
伴 生 职 能
调 节 经 济



能约 符
束 合
纳 国
税 家
人 政
经 治
济 法
行 律
为 要

二、税收法律关系
是由税收法律所调整的国家及其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 权利义务关系。是国家及其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特 殊社会关系。(权力关系或债务关系的讨论)
1、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权 利 客 体 : 征 税 对 象

双 主:体 税 务 机 关 和 纳 税 义 务 人 利 主双 体方 :法 律 地 位利 平和 等义 ,务 权不 对 等
对 纳 税 方 采 纳人 属的 地原 兼则 属
税 收 法 律 关 系双 的方 内各 容自 :享 有承 的担 权的 利义 和务
具有财产所有权或支配权单向转移的性质 税收法律关系中的财产转移:无偿、单向和连续 只要纳税人不中断税法规定应纳税的行为,税法不发生
变更,税收法律关系就将一直延续下去
3、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终止
产生:纳税事项的形成为标志,取决于两个直接因素 税收法律行为的产生(如销售行为) 税收法律事实的发生(如企业登记注册)
变更:由于客观情况变化而引起权利义务的变化 主体变更:如税务机关合并,纳税人转产等 客体变更:可以是范围或性质的变更 内容变更:如税率提高或降低
终止:税收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复存在 关系一方或双方主体消失(如纳税人死亡) 关系中权利与义务内容全部消失(如税法废止了某一内
容的执行,或者税务机关撤销了某一具体税务行政行为) 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
4、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是对等的
三、中国税制课程的学科属性和特点
(一)学科属性
税收学科的研究方向,以知识的逻辑关系为标准
分为税收学原理(税收总论) 税收制度(税收各论) 税收管理
以知识的时间维度为标准
分为税收史 现代税收
以知识的空间维度为标准
分为中国税收 外国税收 国际税收。
(二)课程特点
熟悉税收与税法相关的基本原理;
掌握中国现行主要税种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计 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地点和税收优惠相关规定;
掌握不同企业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中相关各税种应纳税额 的计算;
掌握个人取得各种收入涉及的税种、应纳税额计算及相关纳 税事项的有关规定;
掌握同一经营活动涉及多税种的相互关系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方法;
了解现实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偷漏税现象及如何预防
清晰了解不同行业的税收实务处理及税收负担的比较
勇于思考,找出我国现存税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 建议
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体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意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章 中国税制概述
一、税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税收的特征 二、税收法律关系 三、中国税制课程的学科属性和特点 四、税法的构成要素 五、税法的分类 六、我国税法的制定与实施 七、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八、我国税收管理制度
相关网站
1、(国家税务总局) 2、(中国税务报网络报) 3、(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 ) 4、 (中国税信网) 5、(中国税务网 ) 6、(中国财税法网 ) 7、(上海税务局网)
本课程核心部分
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在于介绍我国现行的各个 税种。
主体税种部分:
第三章 货物劳务税 第四章 所得税 第五章 财产税 第六章 其他税
(二)税收的特征
作 用 于 市 场 经 济
基 本 特征 经 规 济 制 性 性 特 特:能 能 积 征 征引 反 极导 映 的经 经 鼓济 济 励主 规 、体 律 保害 极 趋 护的 利 和限 避 消制 、 禁 止
引 申
无 偿 性 ( 相 对 意 义 上 特征 强 制 性
固 定 性

(三)税收的职能
一、税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税收的特征和职能
(一)税收存在的必要性
满足公共欲望、提供公共物品的最有效、最重 要的手段。
税收在财政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因为其具有自 身的优点,可以弥补其他财政收入取得形式(增 发货币、发行国债、收取费用)的缺陷。税收形 式取得财政收入只是一种购买力转移不会引发大 的通货膨胀;又是无偿的,不需承担还本付息的 压力;而且收入数额巨大又相对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