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表达之简明、得体ppt

语言表达之简明、得体ppt


语言பைடு நூலகம்
13
(5)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A、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 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 着一个黑色皮包。
语言
14
(6)修饰对象不定
A. 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B.他每天骑着摩托车,从城东到城西,从城南到城北,把 180多家医院、照相馆、出版社等单位的废定影液一点一 滴地收藏起来。 C.本市市长、市委书记和其他市领导同志出席了揭幕仪 式。
语言
地方法院 不允许在 学校附近 修建剧场
19
四、围绕一个中心不旁生枝节
例如:分析下面的语段,删除其中的一句使之更加简洁明了。
A.春花秋月,夏云冬雪,造化多情,大自然的色彩是美好的。 B.人类应该为永葆大自然的色彩美做出自己的努力,让大海 永远蔚蓝,让草原永远青翠。 C.但是人类不以自然美为满足,艺术美的着意创造,有待心 C 灵的加工,注入艺术家的情感。 D.色彩只有注入了画家的情感,才能成为审美对象。
语言 31
例2
语言
32
从前有个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 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势,还有一个是船夫。谁家有 什么事都请他们去帮忙。有一次,本村一户哥俩分家, 请这四人去“说和”。这四人先在厨师家碰头。厨师说: “去了,要快刀斩乱麻,别锅啦碗啦分不清。”
赶车的接过话茬:“ 咱们也不是没管过这号事,前有车 后有辙,别太出格就行。 ”
语言 18
三、要避免晦涩,便于理解
阅读下面一句译文,回答:地方法院究竟允许不允许 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 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禁令 那条禁令是严禁警方执行指示 指示是由市长发出的 指示的内容是不允许在学校 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
②那些来自台湾、香港及内地的与会者主张在求同
存异的良好基础上扩大更多的共识。
①改为: ②改为: ②改为:
语言
从台湾、香港及内地来的四十余名人文科 与会者主张在求同存异的良好基础上扩 大共识。 学界及翻译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9
.选出有重复赘余语病的一项
A.你总算回来了!我足足等了你一年。 B.选集首卷刊载序言,每卷附有像片和 手稿各一帧,有的是经过十年动乱而侥幸保 留下来的珍贵资料。 C.她明天到火车站送你上火车。 D.本月24日(星期一)下午三时在科学 馆报告厅召开家长会。
语言表达之 简明、得体
语言 1
一、语言表达之 简明
语言 2
考点要释
用尽量少的语言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 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
①不罗嗦重复,不说多余的话。 ——简简单单 ②表述要清晰,明白易懂。 ——明明白白
语言
3
◇考查内容:
简——①删除多余词语(指重复、罗嗦的 内容);②排除冗余信息(指文中游离于主 旨或话题之外的内容)。
(7)改动或增加标点法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你说,
不过他也得说 。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语言
17
把“连我都不相信”放到一定的语境中,消除歧义。
①要相信我:连我都不相信_________ ②没有谁会相信:_________连我都不相信 _____
①(其后)你还能相信谁? ②(其前)我是最信任你的人, (其后)谁还会相信你呢?
修改方法:
对语段中混入的冗余的语句,可用话题提取法加以 20 语言 排除。
二、语言表达之 得体
语言 21
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 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老纪也不推辞,当着 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 老夫人 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老纪不慌 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顿时 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 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 满 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老纪喊出 第四句 :“偷得仙桃献母亲。” 大家立刻欢呼起 来。
语言
26
有人一句话就把人说笑,而有人一 句话却把人说跳。 交际语言关系到一个 人的事业、婚姻乃至前途、命运,对人 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话得体 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考的需 要,高考就专门在“语言运用”中设立 了“得体”这一考点的。如下例,大家 感受一下:
语言 27
高考实例
王孝椿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七十岁 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十 二点来一起吃饭,请以王孝椿的名义给刘妙山夫 妇写一份请柬,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辞文 雅。(不超过40个字)
语言 7
学会刪削多余词语,确保用语简要
(2011·重庆卷)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予删除 (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意。(4分) 清晨7时,①重庆的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拉 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②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为③即将开
始的④2011年重庆马拉松赛热身。⑤在起点处,参加比赛的运
语言 36
初次见面(久仰)、好久未见(久违)、请人批评、 指点(指教、赐教)、请人帮忙(劳驾)、请人给个方 便(借光)、请人协助(费心)、托人办事(拜托)、 麻烦别人(打扰)、求人原谅(包涵)、请人接受(笑 纳)、接受好意(领情)、向人祝贺(恭喜)、祝人健 康(保重)、称对方的病(贵恙)、对方不适(欠安)、 劝勿过悲(节哀)、宾客来临(光临、辱临)、未及迎 接(失迎)、陪伴朋友(奉陪)、中途先走(失陪)、 等候客人(恭候)、请人勿送(留步)、欢迎购买(光 顾、惠顾)、对方来信(惠书)、对方赠送(惠赠)、 对方保存(惠存)、自己的诗文请人看(斧正,雅正)、 问人年龄(贵庚)、老人年龄(高寿)、问人姓名(贵 姓)、答说己姓先说(免贵)、称人住处(府上、贵 府)、称自己住处(敝处、寒舍、舍下)、 除此以外还有:谦称自己为“不才、不佞、后进”、 37 语言 谦指对方的表扬为“过奖”等。
常见的敬词有“贵”(如贵庚,称别 人年龄)、“大”(如大作,称对方作 品)、“高”(如高见,称对方见解)、 “贤”(如贤弟,称比自己小的男子)、 “尊”(如尊姓,问对方的姓)、“光” (如光临,称别人的到来)、“拜”(如 拜托,托人办事)、“赐”(如赐教,请 求别人给予指教)、“雅”(如雅正,表 示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称对 方到自己这里来)、“鼎”(鼎力,对对 方的帮助表示感谢)等等。

语言
您认真看看吧 25
闹笑话的原因,说话不得体.得体就是适合语言 环境,用语恰如其分。
可见, 语言不得体就会让你在生活中处处碰壁, 不能很好地展开工作,不能很融洽地与人交流思想和感 情,最终生活将成为你沉重的负担。 所以,我们要从别人的失误当中汲取教训,进而积 累得体知识和表达技能,自如地应付生活,使自己高雅 的气质,显现不可抗拒的人格魅力.
语言 22
某人请了四个客人来吃饭,到了约定的时间 有一个客人没有到。 该来的怎么还没有来? 不该走的怎么走了呢? 我又没说他们俩!
语言
23
鲁迅先生有《立论》一文说,某家生了孩子,满 月抱出来和大家见面。甲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 乙说:这孩子将来要作官;丙说:-------这孩子将来要死的!于是丙遭到大家的叱骂 和痛打
尊敬的叔叔阿姨 : 老叔 : 定于6月16日中午十二点在阳光饭店,我为我 敬 请 光 临! ,务必 为家父举行 生 日 宴 会, 老爸开一个生日派对, 你们荣幸被邀参加 前来,o k ! 侄椿恭候 椿 语言 6月8日 28
一、考纲阐释 《高考说明》: 能够恰当使用语言,体现语境与 语体的要求.
也就是说,在运用语言时,要根据不同的语境条 件和不同的语体特征,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 分清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等要素, 使语言发挥最佳效果。
(可以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 )
修改 ⑴删除法 删去语句中重复罗嗦的词语。 方法 : ⑵更替法 用代词替换。 语言
6
如果前文对某一对象已有陈述,后 文再次涉及该对象时可以用相应的 代词替代。 例如: 一年来,滕老师勤勤恳恳,兢兢 业业,滕老师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 已经打下了相当的教学工作基础,获 得了一定的教学工作经验。
语言 34
正确使用谦敬词语
“家大舍小令外人” :对别人称自己的长 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 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 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 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 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 (如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 称自己的见解)、“鄙’”(如鄙见,称自己 的意见)、“寒”(如寒舍,称自己的家)、 “愚”(如愚见,称自己的意见)等等。 35 语言
语言 10
.下面没有重复啰嗦毛病的一项是 ( ) A.信息社会中,语言是传播信息的重要 载体,语言不通,势必会阻塞信息的正常通 道。 B.影片《红日》……塑造了许许多多可 亲可敬的英雄指战员群像。 C.李响发现那小姑娘正拿眼看他。 D.今日震惊本市的4.25案凶犯已经伏法 枪决。
语言 11
二、避免歧义、难懂
裁缝说:“ 我们办事不能太偏了,要针过得去,线过 ” 得去才行。 咱们到那儿要看风使舵,实在不行 船夫最后说:“ 就来个顺水推舟 。”
语言 33
2、谦敬 前一阵子,央视名嘴朱军身陷“家父门”。他在 《艺术人生》特别节目《恰同学少年》中,再次发生口 误,把毛岸青称为“家父” 。 “家父”一称乃我国古典文化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 本是再普通不过的文化常识。 《艺术人生》节目组身为 国家级公共传媒,其文化影响力几乎独一无二,在《艺术 人生》那样的场合,以朱军那样的身份,乱用“家父”, 不但令对方哭笑不得,而且落得贻笑大方。
1、造成歧义的原因
(1)多义词或多性词
例:他走了一个多小时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