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任选5题, 每题6分,本大题共30分)1. 民国旧派小说2. 小剧场运动3. “鲁迅风”杂文4. 文革中的“地下文学”5. 新生代诗6. 台湾“留学生文学”二. 简答题(任选3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1. 概述鲁迅《故事新编》的艺术创新2. 张爱玲的文学主张要点是什么?3. 概述新时间“反思文学”的成就与局限4. 九十年代重要文学现象简析三. 论述题(任选1题, 每题25分,本大题共25分)1. 试述二十世纪新诗艺术形式探索的历程和得失。
2. 试论启蒙文学在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及其价值。
2001年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题(任选4题, 每题5分,本大题共20分)1. 南社2. 诗的“三美”3. “海派”文学4. “重写文学史”5. “私人化写作”二. 简述题(任选2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30分)1. 夏衍的话剧创作2. 中国现代讽刺小说的创作3. 秦牧散文艺术得失三. 论述题(从A、B两组中各选一题。
每小题25分,本大题共50分)A:1. 试论中国现代文学“感时忧国”的传统2. 从一位知名作家新时期以来创作发生的变化,看历史语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B:1.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开拓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空间方面的意义2. 以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在艺术形式变革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为参考,谈八十年代后期先锋小说的成就与局限。
2002年现当代一.名词解释(任选4题, 每题5分,本大题共20分)1.“左联”2.丁西林3.《现代》4.“新生代诗“5.台湾“新世代作家”6.《长恨歌》二.简述(任选2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30分)1. 革命文学论争经过2. 《野草》的哲学要义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学者散文创作4. 莫言的小说创作三。
论述(从A、B两组题目中各选作一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A组:1.十七年诗歌创作反思2.丁玲女性题材小说创作述评3.以小说为例,谈谈二十世纪前半叶文学发展中雅俗之间互动消长的关系。
B组1. 任选一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评价其在艺术审美方面的特色与贡献。
2.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古代传统的密切联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003年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任选5题, 每题8分,本大题共40分)1.“四大副刊”2.刘西渭3.新月派4.“湘行散记”5.《武训传》批判6.“样板戏”7.“潜在写作”8.寻根文学二.简答题(任选2题, 每题20分,本大题共40分)1. 概述晚清“白话”的兴起2. “五四”时期“自叙传”小说叙评3. 试述“朦胧”诗在诗歌语言形式方面的开拓和创新4. 试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写作”与八十年代女性文学创作相比所发生的明显变化。
三.论述题(任选2题, 每题35分,本大题共70分)1.比较并论述鲁迅《狂人日记》与余华小说《四月三日事件》两部作品的异同;2.周作人散文“正经”与“闲适”论3.结合女性文学创作实践,谈谈女性文学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4.试比较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在文学生产体制、作家创作心态方面的异同。
2004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任选5题, 每题8分,本大题共40分)1. 爱美剧2. 言志派散文3. 新感觉派4. 《红烛》5. 潜在写作6. 《一地鸡毛》7. 女性写作二. 简答(任选4题, 每题15分,本大题共60分)1. 简述近代文学观念的变化2. 简述《家》的成就与影响。
3. 简述周作人在新文学初期的理论贡献4. 谈谈你对于新写实小说的认识,它与“旧写实”有何区别?5. 简述新时期以来女性诗歌的创作6. 简述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基本特点三. 论述(任选2题, 每题25分,本大题共50分)1. 比较七月派诗人与中国新诗派的创作2. 曹禺前期创作的成就以及对中国话剧文学的贡献3. 以《骆驼祥子》和《茶馆》为代表,谈谈你对老舍创作悲剧意味的理解。
4. 《长恨歌》的文化寓意5. 1990年代文学的总体状况及其评价6. 简述近期对当下文坛缺憾的讨论,并谈谈你的看法2005年现当代一. 名词解释(任选3小题,每小题10分,本大题共30分)1. 语丝社2. 《现代》3. 国防文学4. “样板戏”5. 女性诗歌6. 《受活》二. 简答(任选3题,每小题20分,本大题共60分)1. “五四”之前的20年间文学观念的变迁。
2.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问世的文学史意义。
》3. 《雷雨》中的宿命论表现4. 穆旦诗与外国文学的关系5. 1980年“先锋”小说的美学特征6. 对1990年代以来有关“身体写作”的讨论的看法三. 论述(任选2题, 每题30分,本大题共60分)1. 鲁迅、周作人散文写作特色比较2. 张洁小说的性别意识及其女性形象塑造3. 20世纪文学史中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孤独者》与王蒙《活动变人形》之比较。
4. 20世纪文学中现代主义的起伏消长及其经验和教训。
2006年现当代一. 填空(每空15分,本大题共15分)1. 与国防文学争论的另一派是2. 矛盾创作的一部日记体小说是3. 五四以后, 杂志成为现代散文的重镇,发表了很多好作品4. 太阳社的代表性作家是5. 小说是废名创作中的名篇6. 姚木兰、三仙姑、颂莲、陆文婷分别是林语堂小说赵树理小说苏童小说甄容小说的女性人物7. 1980年初,以自己家乡为背景的小说创作中,汪曾其和贾平凹的小说分别取材于他们的家乡江苏的地区和陕西的地区8. 小说《狗日的粮食》、戏剧《狗爷儿涅盘》、诗歌《尚义街六号》、散文《女孩子的花》均发表于1986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二. 名词解释(任选6题,每小题5分,30分)1. 爱美剧2. 侨寓文学3. “激流”三部曲4. 初期象征诗派5. 重写文学史6. 矛盾文学奖7. 《负喧琐话》8. 《胡适文存》三. 简答(任选3题,每题15分,本大题共45分)1.“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之说的解析2.简述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3.分析曹禺话剧《日出》中陈白露这一人物形象4.以《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为例,分析食指在“文革”时期的诗歌创作特征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四. 论述任选2题, 每题30分,本大题共60分)1. 现代中国散文成长与思想启蒙的关系2. 从抗战题材的书写角度比较老舍《四世同堂》、钱钟书《围城》、张爱铃《倾城之恋》3. 199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的身体描写4. 比较《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论述余华小说创作的变化2007年现当代文学填空;(共15分)1.胡适受到美国实验主义哲学家影响,在治学方面主张2.《影的告别》的作者是,出自他的散文集3.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
戏剧集》的编选者是4.《雪花的快乐》的作者是5.曾树生是的小说中的人物6.大学生孟野是刘索拉的小说中的人物7.针对粉饰现实和回避矛盾浮夸造作等创作倾向,邵荃麟在1962年8月大连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造座谈会提出“现实主义深化”和的主张8.刘恒1980年代关注、性和权力等基本欲望的新写实小说,是对浪漫主义的一种调侃9.当年在朦胧诗的论争中,“崛起论”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谢冕、孙绍振和等三位理论家10.阿城的《棋王》反复描写王一生的两个意向“吃”和11.食指由于对北岛、舒婷等人的影响较大,因此被称为和“文革诗歌第一人”12.1963年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在上海部分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提出的口号二,名词解释(任选5题,每题5分,共25分)1. 学衡派2. 唯物辨证主义创作方法3. 七月派4. 战国策派5. “山药蛋派”6. 《随想录》7. “白洋淀诗歌群落”8. “马原的叙述圈套”三. 简答题(选4题,每题15分,共60分)1.《阿Q正传.序》的修辞叙事学上的作用和意义2.论张爱玲小说创作的雅与俗;3.《绝对信号》的艺术创新表现在何处;4.1950年“百花文学”的思想与艺术取向5.结合《我与地坛》谈谈史铁生的苦难观四. 论述题(选2题,每题25分,共50分)1. 鲁迅与老舍在国民性问题上的思考与表现的异与同;2. 《围城》的象征意味及其文学意义;3. 《一地鸡毛》的讽刺精神;4. 当代女性文学中的生命意识;2008年现当代一、填空(每空一分,共15分)1、1898年,严复将()的原著翻译为《天演论》出版,当时,另一位用文言文翻译外国小说的古文家是()2、1902年,梁启超在题为()的文章中提到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1909年,周树人、周作人合译的小说集()出版。
3、蒋纯祖、王利发分别是小说()和话剧()中的人物。
4、1928年1月,全部由共产党员组成的文学社团()成立,倡导革命文学。
同年3月,徐志摩、梁实秋等筹办刊()月刊,两种互相对立的文学思潮由此形成。
5、1950年整理出版的阿诗玛是云南()族人民的民间叙事诗;阿来小说《尘埃落定》展现的是()族历史生活和文化背景。
6、1951年对电影()的批判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批判运动。
7、小说《受戒》的作者是();《受活》的作者是()。
8、诗歌《帕斯捷尔纳克》的作者是();《饿死诗人》的作者是()。
二、名词解释(选做五题,每题5分,共25分)1、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2、《一个和八个》3、爱美剧4、未名社5、“双百方针”6、文化散文7、底层写作三、简答(任选四题,每题15分,共60分)1、作为“新文学”开山之作的《狂人日记》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叙事特征。
2、冯至《十四行集》的生命意识。
3、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征。
4、戏剧《茶馆》结构的优长。
5、革命样板戏的叙事模式。
6、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先锋性特征。
四、论述(任选两题,每题25分,共50分)1、比较分析曹禺话剧《原野》与梁斌小说《红旗谱》农民复仇主题及其复杂性。
2、《子夜》所表现出来的作家的“社会科学家气质”及这部作品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
3、举例分析现代中国随笔所受西方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4、与朦胧诗比较,“第三代诗”有何艺术创新。
5、结合代表性作家作品,概要阐述19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与1980年代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2009年现当代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曹禺在中学时代参加的戏剧社团(),是由南开学校创始人张伯苓、严范孙于1909年所创建的我国较早的戏剧社团。
、2、梁刚夫和强猛是茅盾小说()和()中的男性人物。
3、《喀尔美萝姑娘》和《猫城记》分别是()和()的小说。
4、1934年1月10日,沈从文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表了()一文,引发了一场京派与海派的文学论争;鲁迅于1934年2月3日在《申报·自由谈》发表(),把京派和海派分别称为“官的帮闲”和“商的帮闲”。
5、1943年,张爱玲在周瘦鹃主编的刊物()上发表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由此登上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