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提纲)一、何谓“缩略语”二、缩略语的分类1.从原词语中抽取关键性的语素组合而语素)而组成的缩略语2.节除法就是把原词语中某些成分整节略去,同时保留其它部分3.也存在单纯由节除法构成的缩略语(二)数词缩略语(三)字母缩略语三、缩略语产生的原因(一)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二)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四、缩略语的特点(一)构成方式多样(二)能产性强(三)双音化趋势(四)时间上的后随性(五)形式上的关联性五、缩略语的规范(一)使用缩略语时要有时间观念(二)使用缩略语时必须有空间观念(三)使用缩略语时要注意场合(四)使用缩略语时要注意行业间的区别(五)使用缩略语时应有群体观念论现代汉语中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学生姓名:彭倩云指导教师:张世超教授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渭源县奥鹏学习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1年4月摘要缩略语作为一种简洁明快的语言,在汉语表达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本文在对语言中的缩略语现象调查总结基础之上,分析了缩略语的三种主要分类方式,提出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和“汉语词汇双音化趋势”是缩略语产生的主要原因,并进而论述了缩略语的特点及其规范化问题。
关键词:缩略语;分类;产生原因;规范化前言现代汉语规范化的问题是1955年正式提出来的,到现在已经40年了。
规范化说到底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方言分歧严重,基础教育还远没有普及的国家,如果不推广普通话,书面语不规范化,那么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相互交际就会发生困难。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的语音、语汇、语法等要素所存在的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某些读法和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同时废除、舍弃某些不规范的读法和用法,从而使现代汉语沿着纯洁和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下面,就现代汉语中的缩略语及其规范化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何谓“缩略语”缩略语,也有人叫“略语”、“简称”,是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经过有规律的缩合或省略而形成的具有固定格式的词语;它是对长而复杂的原词语的一种形式上的简化,原词语的字数多,结构复杂,而缩略语字数少,结构紧凑,所以,缩略语与原词语虽然意义上相等、表达上可切换,但在表达风格、情味上却明显不同,“一般来说,原词语比较庄重和细致,缩略语则比较简洁和明快。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明显加快,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顺应了这种形势的需要,产生了大量的缩略语,缩略语的产生符合人们力求简便和省力的心理特点。
缩略语是人类在自己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为了适应日常社会交际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简便的语言形式。
它的特征是对一般的完整语言形式进行成分的简化,从而获得一个相对简单的可以代表原完整语言形式及意义的特殊语言单位。
二、缩略语的分类根据缩略语的形成及其与原词语的关系,我们可以将缩略语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抽取或截取原词语中的词或语素1.从原词语中抽取关键性的语素组合而语素)而组成的缩略语,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例如:科学技术——科技、沧海桑田——沧桑、初级中学——初中反对腐败——反腐、北京大学——北大、特别快车——特快还有一种是抽取原词语的其它语素构成的,例如:外交部长——外长、电影明星——影星、人民警察——民警2.节除法就是把原词语中某些成分整节略去,同时保留其它部分。
有些原词语很长,如果单纯使用缩减法,缩略后的词语仍然很长,达不到经济的效果,这样就得采取节除法,先删除原词语中的某些次要成分,然后再用缩略法把原词语缩略为两至三个音节的缩略语,如:政治体制改革——政改、微型电子计算机——微机政治协商会议——政协、立体公路交叉桥——立交桥3.也存在单纯由节除法构成的缩略语,例如:清华大学——清华(二)数词缩略语即挑出原词语各组成部分的共同点(共同语素、共同词、共同属性等)并且用一个数词概括之。
例如:两汉(西汉、东汉)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四自(自尊、自爱、自重、自强) 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三字一话(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五个到位(思想到位、学习到位、宣传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五讲四美三热爱(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三)字母缩略语1.这里的字母缩略语是指含有字母的缩略语其中有一种是外来词,例如:不明飞行物——UFO、美国招考外国研究生的入学考试——GRE托福TOEFL(test of englishas a foreign language)丁克(dink的音译,double income no kids的英语缩写)IT(信息技术,英文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首字母缩写)FUN(快乐,由fitness健身、union和谐、nutrition营养三个词简缩而成)MTV(音乐电视)、DIY(自己动手做)、BBS(电子广告板)、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2.还有一种是中文词,例如JJ=JieJie(姐姐)、MM=MeiMei(妹妹或美眉)、BT=BianTai(变态)、LL=LaoLao(姥姥)、GB=Guojia Biaozhun(国家标准)、HSK=Hanyu ShuipingKaoshi(汉语水平考试)、普通话水平测试——PSC等等。
三、缩略语产生的原因缩略语作为全称或原型词的简化形体,是词汇系统的特殊聚合现象。
缩略语的产生是必然的,究其主要原因又以下两点:(一)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
交际的内容就是信息,而信息是由词或短语来负载的。
凡是交际,都要追求效率,即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输最大的信息量。
因此,词语的长度和信息传输率之间形成反比关系:词语越长,信息传输率越低;词语越短,信息传输率越高。
在表达相同信息量的前提下,人们当然会选择尽可能短的词语。
这就是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
而作为人类社会新事物、新观念反映的词语是层出不穷的,其中许多是多音节词语,如微型电子计算机,立体公路交叉桥,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等等。
从交际的角度看,这些多音节词语的存在,无论对口头交际还是书面交际都是不方便的,因为用起来费时费力,尤其是那些使用频率高的词语更是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快速传递信息的目的,在表义明确的前提下,人们要求词语尽量简短些。
于是,缩略语应运而生,如:“微型电子计算机”被缩略为“微机”,“立体公路交叉桥”被缩略为“立交桥”,“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开始被缩略为“四个现代化”,然后进一步被缩略为“四化”。
(二)汉语词汇的双音化趋势由单音节词到复音节词 (主要是双音节词)是汉语词汇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远古和上古时期,汉语词汇以单音节词为主,中古(公元3世纪到7世纪,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后,汉语词汇趋向于复音节化,双音节词逐渐占据优势,成为词汇的主体。
缩略语的原形大多是一个多音节词语,在缩略的过程中,当然也会服从汉语词汇双音节化这样一个总的趋势。
四、缩略语的特点缩略语,也有一个从萌生到认可,从认可到通用,从通用到定型成词这样一个或快或慢的发展过程。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缩略语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构成方式多样汉语缩略语,不论是已定型的还是未定型的,都有各自的构成方式:或缩减,或节略,或用标示数字的方法进行概括和浓缩,还有相当一部分借用或混用了外文字母。
(二)能产性强新缩略语在我国发展快,数量大,并且具有异常旺盛的生命力。
这主要表现在缩略语的类推性上。
缩略语的创造,多数具有类推性,即创造了一个缩略语后,可以类推出一群的缩略语,所以有人说生产缩略语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最迅速的一门工业。
例如:网:网址、网虫、网友、网恋、网页吧:网吧、酒吧、氧吧、陶吧、茶吧导:导游、导播、导购、导读、导医、导视岗:上岗、下岗、在岗、待岗、脱岗、离岗、转岗、顶岗、定岗正是这种类推,促使汉语产生了大量的新缩略语。
(三)双音化趋势大量反映新事物、新概念、新思想的短语等,因较高的使用频率,纷纷简缩为双音节词,如应聘、解聘、科技、三陪、夜大、自考、高职、三讲等等。
汉语缩略语,从整体上看,以双音节为主。
(四)时间上的后随性只要在从原词语到缩略语之间具有先正后逆的二向性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成立。
语言变化过程的事实是:先有原词语,而后由之产生缩略语。
如果相反,一般不称之为缩略语。
例如:然——然而、曾——曾经、但——但是、国——国家。
有的缩略词语没有经过原词语的正向转化,当然缩略语就不能还原为原词语。
所以这样缩略的词语就不能算作缩略语。
吕叔湘先生举过一个典型的例子:党校——共产党培养、训练党的干部的学校,所以“党校”就不能看成是缩略语。
(五)形式上的关联性原词语和缩略语在形式上具有从整体抽取部分的关联性。
现代汉语中一般是从原词语中抽取一部分语素或共性语素。
如:龙井茶——龙井公安干部和民警——干警工程师——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另外,汉语缩略语具有单义性,缩略语和原词语基本上是一对一的关系,只有极少数是一个缩略语对多个原词语的。
如:总司令/总指挥/总工程师/总设计师——总全国人名代表大会/中国人民大学——人大五、缩略语的规范缩略语最突出的特点是形式简短,内容明确、丰富,压缩信息能力强,真正做到了言简意赅。
缩略语是一柄双刃箭,它可以以一斑而窥全貌,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可是如果缩略不当,则可导致信息模糊,甚至南辕北辙,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为追求清晰、和谐的语言,适应现代文明的进程,必须对缩略语的使用进行必要的规范。
人们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语境对语言的制约作用表现在使用缩略语时一定要考虑民族、文化、地域、行业、阶层等因素。
下面从五个方面对缩略语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阐述:(一)使用缩略语时要有时间观念时间观念指的是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缩略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了许多新的缩略语,同时也有一些缩略语逐渐被人们淡忘,这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在使用缩略语时,要注意它是否已经过时,是否可以被这个时代的人们所接受。
例如:文革期间无人不晓的“革委会”、“工宣队”、“肃反”、“四清”等文革语言已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如果再用的话,最好用它的原形。
还有一些缩略语,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如:“三军”一词在唐朝时指上军、中军、下军,红军长征时期指进行长征的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现在则指陆、海、空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