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生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差生家长会上的发言稿

差生家长会上的发言稿差生家长会上的发言稿篇1同学们:还没等我在这讲台上站好,大家就笑了。

为什么?因为我是差等生。

差等生怎么突然登上大雅之堂了呢?在分数面前,尤其是在数学和英语考试卷子面前,我的确是差等生。

我也承认对枯燥的公式、定理毫无兴趣,我也承认多次在课堂上想起我家那八条美丽的金鱼,甚至当数学老师讲课时,我画了四张约翰逊百米冲刺的漫画。

我想,没有差等生就没有优等生,就像没有平地也就不存在高山一样。

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班级,如果非要按分数多少排队的话,那么就准会有前数第一名和倒数第一名。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座位总在最后一排;为什么我几次举手要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总也不被叫起,特别是在观摩教学的时候;为什么许多老师一提到我,不叫我的名字,而只说“啊,那个差等生。

我不明白,为什么同学不跟我讨论学习、对作业答案?是不是怀疑我说1 + 2 = 3 也是错的,要不为什么每当我提一个问题,就有人脸上立刻“晴转多云,冷冰冰地对我说“这也不懂。

我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不愿到学校开家长会;为什么动不动就打就骂,甚至不再给我那盏台灯和写字台的一角,好像只等我毕业第二天就去领取个体营业执照了事。

我不明白,为什么在劳动时的脏活和累活面前,大家忽然想起了我,而我又受宠若惊似地拼命冲上去;为什么在校运动会上,我居然成了“为集体争光的英雄,大家为我鼓掌、欢呼,而我又“不怕牺牲地夺取了两枚“金牌。

可是,一回到课堂上,我就如同用完的痰盂,被踢到班级的角落里。

我上述的“不明白,其实也很明白,就因为我是差等生。

升学考试快到了,我请大家帮帮我。

老师,你不能不管我,我也是你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啊,你能看着一个决心爬出泥潭挥动双手那样无助的孩子,而不再全力地拉他一把吗?同学们,不要丢下我,我与你们同窗共读多年,是你们学生时代无论如何也抹不去的记忆中的一个学友啊!你能眼睁睁看着一只掉队的孤雁而无动于衷吗?爸爸妈妈呀,我要继续上学,请不要再数落我、挖苦我,给我一点力量,给我一点爱,给我一盏台灯的光明吧! 我是差等生,但我并非天生的愚笨;我是差等生,但这并非是命中注定;我是差等生,但我不是记分册上的一个符号,我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

我是差等生,但我相信,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地,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不是一切落后都永远属于已经觉醒的弱者。

我祈盼着,祈盼着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顺利闯过升学考试这一关,还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因为我从心眼里不愿离开你们,不愿离开这个集体这个家。

我的好老师,我的好同学,你们呢?今天这个家长会是根据这次这次考试以及平时的学生情况召开的,主要目的是我们三方面共同努力,摆正学习态度、尽快提高学习成绩、掀学习热潮,力争期末好成绩。

我们分析一下这次考试的成绩,咱们心里该有个数,好找到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有不少家长说“我们的孩子挺聪明的,可是总考不了好成绩.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性格问题,急性子人马虎;有时是态度问题,对学习不认真就容易疏忽;有的是熟练问题,对知识半生不熟最容易出错;有的是认识问题,没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的是方法问题,没有知识积累当然就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做工作。

现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参考。

1. 针对作业习惯差,作业完成质量低,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没有问其他同学或老师的习惯,不懂就不懂,作业做错了,没有及时进行订正。

发现问题不向老师提问等。

让孩子把每次作业中的错题抄在“错题集上, 找出错误的原因,把正确的答案写出。

这实际上是一个错误“档案,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多是马虎,有利于认识错误的危害,下决心改正。

错题集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好办法。

2、从书写入手。

不少孩子态度不端正是从写字开始的。

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写字不要太潦草。

从写字开始就要严肃认真。

这有利于培养孩子专注的性格。

3、课外预习相当重要,课堂是情感交流和信息交流的地方,所以学生要预习,把预习成果写在课本上,这样在课堂上他才能积极的发言,才能和他人交流,和老师交流,和课堂相容。

课堂笔记,课后一定要消化。

这有利于理解记忆课堂知识。

4、学会自己检查。

由于小学天天给孩子检查作业。

这样做使孩子养成了依赖心理,反正错了家长能给检查出来,所以做题时马马虎虎。

现在家长不给孩子检查作业,老师也检查不过来,尤其是背诵。

所以让孩子养成自检的习惯。

有了自检的能力,马虎的毛病才能克服。

(二)有的家长对辅导孩子感到困惑。

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学习?1、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答案,在懂后让孩子自己去做。

重视思维过程。

和孩子一起查资料,寻找问题答案。

遇上自己也不明白的问题,要正确对待,翻书或上网查资料,或请教别人解决,千万不要敷衍塞责,不了了之。

这样不但亲近了孩子也充实自己。

2、不要训斥孩子。

有些父母心急,遇上孩子一时转不过弯来就大声训斥,功利性表现得非常明显。

这样容易使孩子紧张,影响孩子大脑的正常思维。

时间长了,会使孩子失去信心。

要知道信心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正确的方法是换一角度给孩子讲解,或者让孩子安安静静的思考一会儿。

要记住,世界上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没有不称职的孩子。

(三)最后提出要求:不要有把孩子全交给老师的想法,一个好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统一和协调。

以上这些都是在开学以来出现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一起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第一、抓作业。

要规定孩子在家晚自习,必须做完作业,必须检查.口头作业、复习、预习作业也不容草率.第二、抓态度。

要求学习专心、细心,勇于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书写要工整、清洁、准确,不能"虎头蛇尾"或"龙飞凤舞".第三、抓技能。

如想问题、做作业时,要求准确而迅速,在质中求快;语言表达务求清楚、生动、手工操作、口头背诵务求熟练.第四、抓能力。

主要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与思维力.在课余一切学习中都要注意认真培养上述能力.孩子年纪小,培养的开始应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具体要求、具体督促、具体检查.有的家长要求一大堆,却不认真检查落实.时间长了,孩子摸透了家长的脾气,进而钻了家长空了.只有对孩子要求具体,检查认直,才能使孩子感觉家长要求的严肃性,进而约束自己把要求化为行动.实践证明,对孩子的学习只要能坚持正确要求,好的学习习惯是一定能够养成的,学习成绩也会迅速地得到提高第五、督促孩子看课外书,最好你和他一起看,谈看法。

激发他的求知欲,并对增强母(父)子感情有帮助,也提高了自己的文化修养,一举三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第六、给孩子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庭氛围,是我们每个家长必须不断思考并付诸于行动的大事。

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是培养自己修养的最好的方法。

尊敬的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很感谢班主任老师给我这次发言的机会,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觉得很无奈,虽然老师每天在孜孜不倦的教诲着我们,细心的关心着我们,耐心的帮助着我们,可是我们班总有一部分像我一样的后进生,成绩不够理想,不但影响了班级的荣誉,更重要的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违背了老师的愿望,脱离了自己的梦想!期中考试后,我们这些后进生经过再三分析,我们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吧:一、我们没有认真听讲,没有按时做好作业和练习。

在学习中,我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认真的完成作业,完成作业只是应付差事。

二、遇到问题我们没有积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因而导致问题越积累越多,我们便慢慢的落下了步子。

三、我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我们到学校,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计划;没有人生的目标;没有理想,在学校混日子,不思进取!四、我们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我们有些家长叔叔、阿姨们,不重视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成天打麻将、赌博,对孩子的学习管理简单粗暴,对孩子的成绩不闻不问。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我们没把学习搞好,我们的学习退步了,我们感到很惭愧。

我很感谢老师的辛勤培养和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让你们失望了。

但是我们会进步的,因为我们还小,因为我们还年轻,因为我们会改变自己;古人云:“浪子回头金不换!何况我们不是浪子,我们是初中生,虽然我们暂时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前途了,并不代表我们就完蛋了!只要我们还有一颗上进的心,我们会给老师及爸爸妈妈一个满意的答卷!谢谢大家!我和孩子的妈妈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也付出很多,但这不是个愉快的过程。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有满脑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所以开始我力图对孩子的学习不干预,抱定多观察,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坚持不在外边报班,相信自己的教育。

结果,我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经常大脑像断了线一样,长时间的愣神,作业常常耗到十到十一点。

于是,终于放弃原先的理念,开始陪学、辅导,从那以后,家里就充斥了呵斥、不满和哭泣。

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

做老师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学不会,就怕你没有一个紧凑、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失败的情绪容易转化为暴躁,黔驴技穷时我也打孩子,有时下手很重。

每当打过孩子,尤其是下手比较狠的时候,心情坏到极点,看到孩子蜷缩在角落,十分无助,默默哭泣的时候,每到看到这个平时那么漂亮可爱的孩子,而他无论在体力和智力都远远不能跟我对抗,仅仅因为学习,就要承受心理和肉体的摧残,而这个他是自己的宝贝,自己的唯一,此时怜惜、悔恨、心疼,难以明说。

直到现在,每当回想当年,看自己当年写的文章,还是感觉很对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后悔是真的。

爸爸对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坚持,永不放弃的坚韧。

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最需要打一个古典文化的底子的时候,我连续两年的寒暑假,哪里也不去,陪孩子背论语,背三字经,背千字文,他背我也背,当时没有看到什么效果,现在孩子再看电视时,特别爱看文化类节目,看到经典内容有一种亲切,有一种自豪,我知道,当年的功夫起了作用。

去年带他和朋友的几个孩子一起去旅游,别的孩子爱去游乐场,我的孩子喜欢跟我欣赏名园,能安静的喝茶,默默的欣赏苏州评弹,去伍子胥死难的胥门,他有凭吊的忧伤。

这些细微的变化,别人不可能注意到,每当此时,我都为孩子身上有了些文化的影子而欣慰,仿佛也是一种收获。

孩子二年级时候,开始写作文,写作文特别吃力,一憋就是半天,过上半小时去看看,本子上也写不了一行字,怎么办呢?每到他有作文的作业,我都如临大敌地紧张。

后来在写作文之前,我先给孩子聊,确定作文的素材,听他聊活动的经历,感兴趣的场景,往往绘声绘色,充满童趣,有时对某个细节的关注,出乎大人的预料,往往又让我欣喜快慰。

我告诉孩子,你说的话就是很妙的一篇作文。

结果,想不到的是,写出来还是干巴巴,寥寥几行,我意识到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书写能力,没有协调发展,说话的时候好歹有我的目光我的问话给他鼓励和引导,当他独立写作时,书写的速度赶不上语言的流动,等写到那里时,已经忘了刚才想的什么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