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文专项复习重点讲解:1、古今异义词2、通假字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3、一词多用4、词类活用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没有实际意义的词,例如介词、助词)包含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1、判断句2、被动句3、省略句4、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知识点一:梳理常见通假字通假字: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1 共通供,供给2 阙通缺,侵损3 说通悦,心服4 知通智,聪明5 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 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 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 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 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 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 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 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 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 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 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 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 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 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 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 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 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 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 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 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 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 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 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 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 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 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 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 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 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 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5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 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将死人入棺,如: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38 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鱼。
39 辩通变,分别,如:此小大之辩也。
40 阖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41 直通值,价值,如:昂其值,居为奇货。
42 裁通才,时间副词,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3 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
44 飨通享,如: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45 已通以,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46 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47 说通悦,高兴,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48 枝通肢,肢体,如:为长者折枝。
49 刑通型,做榜样,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0 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
51 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 塑通诉,告诉,申诉,如皆欲赴塑于王。
53 已通矣,语气助词,表确定语气,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4 罔通网,罗网,如: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55 田通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56 卒通猝,表示突然,如: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57 由通犹,表示比况,相当于“就像”,如: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58 施通迤,逶迤斜行的样子,如:施从良人之所之。
59 无通勿,不要,或通惑,想不通,如:无或乎王之不智。
60 为通谓,认为,如:为是其智弗若也。
61 罢通疲,疲惫,如: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62 趣通趋,向前走,如:趣舍异路。
63 徇通殉,献身,如: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64 诎通屈,屈曲,如:其次诎体受辱。
65 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66 摩通磨,灭,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67 见通现,表露,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68 责通债,债务,下狱受腐刑,如: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69 不通否,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70 奉通捧,捧着,如:臣愿奉璧往使。
71 庭通廷,朝堂上,如:拜送书于庭。
72 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图。
73 宾通傧,九种地位不同的礼宾人员,如:设九宾礼于廷。
74 缪通穆,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75 孰通熟,仔细,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76 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
77 濯通浊,混浊,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8 质通贽,见面礼,如:厚币委质事楚。
79 决通抉,如:辞决而行。
80 乡通向,如:北乡自刭。
81 衡通横,与“纵”相对,如:外连衡而斗诸侯。
82 没通殁,死,鄙陋没世。
83 莫通暮,夜晚,如:至莫夜月明。
84 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85 少通稍,稍微,太后之色少解。
86 禽通擒,捕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87 舒通抒,抒发,如:退而论书册,以舒其愤。
88 亡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89 生通性,资质,如:君子生非异也。
90 阳通佯,假装,如:皆阳应曰。
91 识通志,记住,如:汝识之乎。
92 属通嘱,嘱咐,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知识点二:古今异义词: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词主要有这样几种情况:1.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2.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3.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大部分双音节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是把每个字单独解释,所以古今意义词有章可循,只需要记忆规律以外特殊的词语,来降低记忆难度。
下面这些是课文中出现也是必须掌握的95个古今异义词。
1.鄙:(古义:边境。
今义:品质低下。
)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顾:(古义:反而,难道。
今义:有看的意思;还有照管、注意的意思。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3.爷:(古义:指“父亲”。
今义:指“爷爷”。
)卷卷有爷名(《木兰诗》)4.但:(古义:只、只不过。
今义:转折连词)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5.安:(古义:疑问代词“怎么”。
今义:常用于“安静”、“安全”等)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6.再:(古义:专指第二次。
今义:常用于重复,表“又一次”的意思。
)如是再三(《宋定伯促鬼》)7.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阡陌交通(《桃花源记》8.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
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9.无论:(古义: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无论魏晋(《桃花源记》)10.如此:(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的意思。
)诣太守,说如此(《桃花源记》)11.识:(古义:记今义:知道,认识)默而识之(《论语》十则)12.居:(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13.益:(古义:更、更加。
今义:多用于名词,利益、益处。
)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14.请:(古义:“问”的意思。
今义:邀、聘、求之意。
)臣是以无请也(《扁鹊见蔡桓公》)15.走:(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16、故:(古义:副词,特意。
今义:事故、所以。
)故使人问这(《扁鹊见蔡桓公》)17.汤:(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18.去:(古义:离。
今义:到……(用于从所在地到另一个地方。
)我以日始出去人近(《两小儿辩日》)19.社:(古义:土地神。
今义:社会的一个团体,指共同工作或一种集体组织。
)春社近(《游山西村》)20.郭:(古义:外城。
今义:仅用于姓氏。
)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2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食物味道好。
)芳草鲜美(《桃花源记》)22.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虽人有百手(《口技》)23.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两股战战(《口技》)24.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25.无为:(古义:无须,不要。
今义:顺其自然,不必有所作为。
)无为在歧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6.儿女:(古义:小孩和女子。
今义:指子女。
)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7.何苦:(古义:愁什么。
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犯不着。
)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28.鸿:(古义:大。
今义:鸿雁,书信。
)谈笑有鸿儒(《陋室铭》)29.丝竹:(古义:指琴瑟箫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今义:丝绸和竹子。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30.致:(古义:对……说话。
今义:指在举行某种仪式时说勉励、感谢、祝贺、悼念等的话。
)听妇前致词(《石壕吏》)31.裙:(古义:泛指衣裳。
今义:指裙子。
)出入无完裙(《石壕吏》)32.烈士:(古义:指有雄心壮志的人。
今义:指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烈士暮年(《龟虽寿》)33.一般:(古义:一种。
今义:指普通。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34.蹉跎:(古义:过时。
今义:用于光阴白白地过去。
)年已蹉跎(《周处》)35.令:(古义:好的。
今义:命令。
)令名不彰(《周处》)36.坐:(古义:犯罪。
今义:多用于“坐下”。
)何坐(《晏子使楚》)37.其实:(古义:两个词;其:代词,它的;实:果实。
今义:一个词,用来说明某? 一事实的连词。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38.小生:(古义:小青年,后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39.居:(古义:停留,这里是经过的意思。
今义:住。
)居数月(《塞翁失马》)40.十九:(古义:十分之九。
今义:指一个数目“十九(19)”。
)死者十九(《塞翁失马》)41.金:(古义:古代计算金属货币单位,一两为一金。
今义:金银的金。
)请献十金(《公输》)42.可:(古义:大约。
今义:常用作表示可以、可能、许可、值得等。
)高可二黍许(《核舟记》)43.简:(古义:简拔,选择。
今义:简单。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44.休:(古义:吉祥。
今义:休息。
)休寝降于天(《唐雎不辱使命》)45、盖:(古义:句首发语词,引出下面的推测、判断或说明。
今义:盖住、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