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项目八 电子教案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项目八 电子教案

项目八证券投资基本分析一、教学目标1.理解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的概念;2.熟悉宏观经济形势评价变量;3.掌握行业特征判断方法;4.熟悉公司财务分析及财务报表。

5.掌握各经济指标和经济政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二、课时分配共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安排2个课时三、教学重点难点1. 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2. 行业的周期性3.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四、教学大纲模块一宏观分析一、宏观经济指标分析(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一国(或地区)经济总体状况的综合反映,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

(二)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三)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影响股票市场及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这一指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比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股票市场的作用,又有抑制股票市场的作用。

1. 通货膨胀促使股票价格上涨货币供给量适当增加能够引起社会商品价格上涨,使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股利(即股票的名义收益)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进而导致股票需求增加,使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

2. 通货膨胀促使股票价格下跌通货膨胀是很危险的,一旦其站稳脚跟,将会严重扭曲经济,使货币每年以很快的速度贬值,此时人们会囤积商品、购买房屋以期对资金保值。

这可能从两个方面影响股价:一是资金流出金融市场,引起股价下跌;二是经济扭曲和失去效率,使企业筹集不到必需的生产资金,同时原材料、劳务价格等成本飞涨,使企业经营严重受挫,盈利水平大大下降。

(四)利率利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是十分直接的。

1. 利率上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1)利率上升,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票价格自然下跌。

(2)利率上升,债券和股票投资机会成本增大,导致价值评估降低,价格下跌。

(3)利率上升,吸引部分资金从债市特别是股市转向储蓄,导致证券需求下降,证券价格下跌。

2. 利率下降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利率下降可能使得部分资金流向证券市场,促进证券价格的上升。

(五)汇率汇率是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或换算关系。

汇率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汇率的变动将影响进出口企业的利润。

(2)汇率的变动将影响国外投资者的投资方向。

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1.货币政策的作用在现代社会,货币政策的目标总体上包括稳定物价、提供就业(充分就业)、实现经济增长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

通过对以上中介指标的全方位调控,货币政策能起到以下作用。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供应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

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促进储蓄。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又称货币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中介指标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政策工具。

其中,一般性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种(央行的三大法宝)。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在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可适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反之,则降低。

(2)再贴现政策。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用持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融资所作的政策规定。

(3)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3.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货币政策包含松的货币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两种。

其中,松的货币政策将使证券价格上扬,而紧的货币政策将使证券价格下跌。

(二)财政政策1. 财政政策的含义及目标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

各种财政政策都是为相应时期的宏观经济控制总目标和总政策服务的。

2. 财政政策手段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补贴、财政管理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等。

这些手段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协调使用。

(1)国家预算。

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它能够全面反映国家财力规模和平衡状态,并且是各种财政政策手段运用结果的综合体现,因而它在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的功能作用,是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2)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重要形式,它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既是筹集财政资金的主要工具,又是调节宏观经济的重要手段。

(3)国债。

国债是国家按照有偿信用原则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形式,也是实现政府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4)财政补贴。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需要,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补助给企业和居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

(5)财政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是中央与地方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国家与企事业单位之间资金管理权限和财力划分的一种根本制度。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财力分配。

(6)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财政将集中的一部分财政资金按一定的标准拨付给地方财政的一项制度。

3. 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分为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财政政策两种。

其中,松的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减少国债发行和增加财政补贴等手段实现。

紧的财政政策与此相反,它可以通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增加国债发行和减少财政补贴等手段实现。

不同的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不同。

(三)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三、经济周期分析经济周期的循环波动与证券价格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一般情况下,证券价格总是伴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升降。

经济周期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对证券市场有着不同的影响。

(1)复苏阶段。

在经济复苏阶段,投资逐步回升,资本周转开始加速,利润逐渐增加,证券价格呈上升趋势。

(2)繁荣阶段。

在经济繁荣阶段,生产继续增加,设备的扩充、更新加速,就业机会不断增多,工资持续上升并引起消费上涨;与此同时,企业盈利不断上升,投资活动趋于活跃,证券价格进入大幅上升阶段。

(3)衰退阶段。

在经济衰退阶段,由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造成整个社会的生产过剩,企业经营规模缩小、产量下降、盈利能力下降,失业人数迅速增加;同时,由于危机的到来,企业大量倒闭,投资者纷纷抛售证券,证券价格亦急剧下跌。

(4)萧条阶段。

在经济萧条阶段,生产严重过剩并处于停滞状态,商品价格低落且销售困难,此时残存的资本流入证券市场,证券价格不再继续下跌并渐趋于稳定状态。

四、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已经跨出一国这一狭小的范围,出现了国际联动的效应,一国经济发生问题会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

模块二行业分析一、行业的分类1. 道·琼斯分类法道·琼斯分类法是19世纪末为选取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代表性的股票而对各公司进行分类的方法,它是证券指数统计中最常用的分类法之一。

道·琼斯分类法将大多数股票分为工业、运输业和公用事业三类,然后选取有代表性的股票。

2. 标准行业分类法为便于汇总各国的统计资料并进行对比,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统计局曾制定了《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以下简称《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建议各国采用。

它将国民经济划分为以下门类。

(1)农业、畜牧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采矿业及土、石采掘业。

(3)制造业。

(4)电、煤气和水。

(5)建筑业。

(6)批发和零售业、饮食和旅馆业。

(7)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

(8)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工商服务业。

(9)政府、社会和个人服务业。

(10)其他。

3. 我国国民经济的行业分类2011年,从前期准备开始,经历了论证、立项、调研、修订以及专家评审等过程,《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11)正式推出。

经过调整与修改,新标准共有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96个,行业中类432个,行业小类1 094个,基本反映出了我国目前行业结构状况。

4. 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4日公布了《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是以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4754—1994)为主要依据,借鉴联合国《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北美行业分类体系有关内容制定而成的。

《指引》将我国上市公司分为13个门类(包含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综合类),各门类下又包含若干大类,具体如表82所示。

表82《指引》对上市公司的分类5.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行业分类调整为更好地反映证券市场结构,服务投资管理要求,2003年经证券交易所专家委员会研究决定,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按一定的标准划分为十大行业。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一般而言,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称为行业生命周期。

行业生命周期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

1. 初创阶段在行业的初创阶段,一般只有为数不多的创业公司投资其中。

2. 成长阶段在行业的成长阶段,拥有一定市场营销能力和财务力量的企业逐渐主导市场,这些企业往往规模较大、资本结构较稳定,它们开始定期支付股利并扩大经营。

3. 成熟阶段行业的成熟阶段是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在竞争中生存下来的少数大厂商垄断了整个行业的市场,每个厂商都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

由于彼此势均力敌,这些厂商的市场份额变化程度较小,厂商之间的竞争手段逐渐从价格手段转向各种非价格手段,如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和加强售后服务等。

4. 衰退阶段在衰退阶段里,市场逐渐萎缩,行业发展停滞,当正常利润无法维持或现有投资折旧完毕后,整个行业便逐渐解体了。

处于衰退阶段的行业发展前景暗淡,企业收益低、风险高,不适合投资者进行投资。

三、影响行业兴衰的因素1. 技术进步对行业的影响(1)以信息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成为21世纪国家行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信息技术的扩散与应用引起相关行业的技术革命,并加速改造着传统行业。

(3)研发活动的投入强度成为划分高技术群类和衡量产业竞争力的标尺。

(4)技术进步速度加快,产品生产周期明显缩短,产品更新换代频繁。

2. 政府政策对行业的影响(1)政府影响的行业范围。

政府的管理措施会影响行业的经营范围、增长速度、价格政策、利润率和其他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