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用数学教学设计

用数学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困难。

本课要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用数学"在前面已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知识没有用标题的形式明确给出。

在这里出现"用数学"的标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

第七题是用"停车场"的画面展开的,描述了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6辆车正在开进停车场,要解决的是"现有几辆车"的问题。

这类问题,学生首次接触,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课的复习重点是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复习难点是文字信息的处理,依靠关联词语理清解题思路。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给出的资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对于捕捉文字信息尚有困难。

因此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须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出形象图外的信息资源,学会解答用比较抽象的文字表示条件和问题的题目。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创设情境,在游戏中感知数学,在数学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复习"用数学"第117页第7题时教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说出发现了什么。

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接着出示图中两为小朋友的对话,理解"又开来了6辆"这话的含义,告诉学生,图上开来的汽车没有画出来,应该根据图上小朋友告诉我们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七、课前准备
课件:停车场情境图,堆雪人图和妈妈儿子对话图。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口算
10-7 5-4 6-2 7-3 8-0 18-10
17-7 18-5 2+13 4+10 6+9 27-20
8+5 0+0 15+4 5-5 5+7 20+9
2、填未知数
(1)6+()=11 14-()=10
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
9+()=13 8+()=15 12-()=2
5-()=4 7-()=1 ()+7=14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景
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

(1)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 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4) 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 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
(6) 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

三、巩固练习新题
出示"堆雪人图",书上第121页第11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求口头编出一道应用题。

)
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2、出示"对话图",书上第121页第12题。

(1) 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 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 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 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四、教师总结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学",大家能够根据图上的意思解答问题了。

现在老师出一道题目,你还会做吗?(出示下题)
2、从你们身边的事物中找一找,根据"9+7"的算式,提出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

想一想,怎么编?可以与同伴交流,也可以与老师、爸爸妈妈讨论,看谁编得好。

●九、板书设计
●十、作业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