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稽阳联考化学答案解析1.A为强酸,属强电解质并为共价化合物;B为离子化合物;C为弱电解质;D为离子化合物;∴本题答案为A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必要用到容量瓶定容,烧杯用于溶解或稀释,玻璃棒用于搅拌及引流;量筒为可能用到仪器,不一定选用;∴本题答案为B3.A为无机物;C、D属于有机物,但为非电解质,水溶液无法导电;∴本题答案为B4.A项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B项中氯化钠为盐酸生成的相应盐,不是还原产物;C项盐酸表现还原性与酸性;D项0.1mol盐酸被氧化生成氯气0.1mol,标况下体积约为2.24L,∴本题答案为D5.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故A错;B三硝酸甘油酯俗称硝化甘油,正确;C项芒硝为Na2SO4·10H2O;D项应为2,2,4–三甲基戊烷;∴本题答案为B6.A项甲醛分子式为CH2O;B项缺少中括号与聚合度;C项S的质子数为16;D正确;∴本题答案为D7.C70为分子晶体,熔点与硬度均不高;∴本题答案为A8.A项FeSO4常用于制取净水剂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在水中被氧化易产生三价铁离子,进而水解成有净水作用的氢氧化铁胶体;B项纳米铁除去水中重金属离子不仅仅涉及到纳米铁粉的强还原性,物理吸附在整个去除过程中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FeS主要做沉淀剂除去水中重金属离子;C项SO2具有还原性,可与KMnO4溶液发生反应;D项利用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氢钠的原理,实现二氧化硫的吸收;∴本题答案为AAlF9.亚硝酸钠不宜浸泡新鲜瓜果,故A错;C项红宝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铝;D项3-6较稳定,不与氨水反应;∴本题答案为B10.工业生产乙烯采用裂解,此反应不属于消去反应;∴本题答案为B11.A.蒸馏实验时,冷凝管内壁上出现馏出物固体,说明冷却效果太好,此时可以减小通入冷却水的流速,故正确。
B.浓硝酸见光分解且会氧化胶塞,液体试剂要保存在细口试剂瓶中,故正确。
C.滴瓶中的滴管在加完药品后洗净后再放回原瓶会导致试剂浓度变化,故错误。
D.Fe2+的水解显酸性,少量稀硫酸能抑制水解,故正确。
∴本题答案为C12.A.向NaAlO2 溶液中滴入Ca(HCO3)2溶液,钙离子和CO32-要生成CaCO3沉淀,故错误。
B.用溴水检验丙烯醛CH2=CHCHO中的碳碳双键:溴水也会氧化醛基,无法检验碳碳双键的存在,故错误。
C.Na2S溶液吸收少量SO2时,SO2与生成H2S会反应生成S沉淀,故错误。
D.二元弱酸亚磷酸一个分子最多能提供两个H+,故正确。
∴本题答案为D13.A.疫苗成分中有蛋白质,温度过高蛋白质会变性,故正确。
B.氨基酸也会发生类似颜色反应,故错误。
C.植物油的成分是油脂,矿物油的成分是烃类,植物油与NaOH溶液反应后体系不分层,而矿物油与NaOH溶液不反应,会分层,故正确。
D.不同的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时pH不同,故正确。
∴本题答案为B14.A.c(Fe3+) = 1 mol/L的溶液中:Fe3+与SCN-会反应,故错误。
B.0.1 mol/L[Cu(NH3)4]SO4溶液显较强的碱性,AlO2-、NO3-、Cl-能在强碱性环境中共存,故正确。
C.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可以是酸性或强碱性,S2O32-与H+会反应生成S沉淀;NO3-、H+反应不生成H2,故错误。
D.由水电离的c(H+) = 1×10-13 mol·L-1溶液可以是强酸性或强碱性,酸性时[Ag(NH3)2]+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
∴本题答案为B15.A.计算或数原子数目,Y的分子式为C10H8O3正确B.X制取Y过程中的产物之一为乙醇,75%乙醇水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故正确。
C.一定条件下,Y中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Y中酚羟基的邻位碳上有两个H原子能发生缩聚反应,故正确。
D.1mol X最多能消耗3molNaOH;1ml Y最多能消耗3mol NaOH,故错误。
∴本题答案为D16.A.X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AlN,溶于强酸生成Al3+和NH4+,溶于强碱生成NH3和AlO2-,故正确。
B.若Z原子核内含有a个质子,则U原子核内应含有a+18个质子,故错误。
C.Y与Z形成Al2O3,含离子键;Y和W形成的化合物中含共价键,化学键的类型不相同,故错误。
D.对应简单离子半径应为r(Z) <r(Y) < r(X) < r(W),故错误。
∴本题答案为A17.A.298K时,pH=10的氨水稀释100倍,因为存在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所得溶液的pH应大于8,故错误。
B.298K时,pH=9的CH3COONa溶液和pH=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H3COONa溶液过量,溶液显碱性,故错误。
C.HClO与HF的混合溶液中c(H+)=c(F-)+c(ClO-)+c(OH-)∴c(H+)=K a(HF)c(HF)/c(H+)+ K a(HClO)c(HClO)/c(H+)+ K w/c(H+),∴c(H+)=,故正确。
D.等pH盐酸和氯化铵两溶液,氯化铵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大,导电能力强,故错误。
∴本题答案为C18.A.放电时,正极得到电子,由Fe[Fe(CN)6]被还原为Na2Fe[Fe(CN)6],故正确。
B.放电时Mg箔为负极则充电时,Mg箔接电源的负极作为阴极,故正确。
C.充电时,Mo为阳极,Mg为阴极,Na+通过离子交换膜移向阴极室,故正确。
D.放电时,由Fe[Fe(CN)6]被还原为Na2Fe[Fe(CN)6],Mo箔增加4.6g时,但Mg箔减少2.4g,故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D19.A.反应中N2转化为NH3,有0.5molN2发生反应,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3 N A,故正确。
B.环己烷的分子式为C6H12,2-丙醇的分子式为C3H8O,相当于C3H6·H2O,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2%,则10克混合液中含CH2为8.4克,含“H2O”为1.6克,则其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1.6/18N A,故正确。
C.过量铜与含0.4 mol HNO3的浓硝酸反应,浓硝酸变稀有NO生成,电子转移数目为大于0.2 N A,故错误。
D.单晶硅中一个Si原子平均含有两个Si—Si键,故正确。
∴本题答案为C20.A.Na+和Mg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外电子能量不相同,故错误。
B.钾离子最外层为8电子,但O2-最层外电子不为8,故错误。
C.二甲醚易溶于水与氢键有关,氨基乙酸的熔点较高,主要是形成内盐结构,故错误D.硅原子半径大于C原子,C60被包裹在Si60中,故正确。
∴本题答案为D21.A.10s内,以NO2浓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平均速率为0.006mol·L-1·s-1,10s时为瞬时速率,小于0.006mol·L-1·s-1,故错误。
B.该温度下反应2NO 2(g)N2O4(g)的平衡常数K =4.63,故错误。
C.35s时容器不一定平衡,压强不一定是反应前的1.6倍,故错误。
D.其它条件不变,90s后向容器中再加入0.3molNO2,因为容器体积不变,充入NO2或N2O4越多,N2O4的体积分数越大,建立新平衡时,与原平衡时比较,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故正确。
∴本题答案为D22.A.过程Ⅰ的热反应方程式为:Fe3O4(s) = 3FeO(s) +1/2O2(g) ΔH1;过程Ⅱ的热反应方程式为:3FeO(s)+H2O(g) = Fe3O4(s)+ H2(g) ΔH2;∴H2(g) +1/2O2(g)= H2O(g) ΔH=−(ΔH1+ΔH2);H2的标准燃烧热ΔH < −(ΔH1+ΔH2),故正确。
B.过程Ⅰ适当降低反应体系温度,反应速率变慢生产效率降低,故错误。
C.由过程Ⅱ中无法比较3molFeO(s)的总能量与1mol Fe3O4(s)的高低,实际上1mol Fe3O4原子数目更多,总能量更高。
故错误。
D.铁氧化物为固体,增加铁氧化合物的质量不能显著提高循环制H2的速率∴本题答案为A23.过程先发生反应Cl2+H2O HCl+HClO,后KOH先和HCl反应,再和HClO反应。
A.滴定过程中,会出现两处水电离的c(H+)=10-7mol/L的情况,第一次溶液显中性,当HClO完全和KOH反应生成KClO时,溶液显碱性,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继续滴加KOH溶液,水电离的c(H+)又会出现10-7mol/L情况,此时溶液显碱性,故错误。
B.滴定过程中HClO、ClO-有漂白性,不宜用酚酞和甲基橙为指示剂,故错误。
C.②点的溶液中含等物质的量的HCl和HClO,HCl完全电离,HClO少数电离∴c(H +)>c(Cl -)>c(HClO)>c(ClO -),故正确。
D .③点溶液中c(K +)+ c(H +)=c(OH -) + c(Cl -)+c(ClO -), 故错误。
∴本题答案为C24.A .羟氨分子中与NH 3分子均有孤对电子,均能结合水电离的H +,水溶液显碱性,可与盐酸发生反应,故正确。
B .羟氨中N 元素为-1价,化合价既能升高也能降低,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受热化合价降低可生成氨气C .N —O —H 类似于H —O —H ,3个原子形成“V”, 故错误。
D .羟氨易溶于水是由于其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正确。
∴本题答案为C25.X 与盐酸作用,产生白色沉淀Y 和蓝色强酸性溶液Z ;可推知一定含有Cu 、Fe 2O 3、K 2SiO 3;溶液Z 中加入BaCl 2,产生白色沉淀M ,可推知M 为BaSO 4,K 2SO 4、K 2SO 3至少含有其中的一种。
A .白色沉淀Y 为H 2SiO 3能溶于HF 溶液不能溶于氨水,故错误。
B .往溶液Z 中加入过量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的成分中一定含有Fe(OH)2,则不能说明X 中一定含有KAlO 2,故错误。
C .据上分析X 中一定含有Cu 、Fe 2O 3、K 2SiO 3,可能含有K 2SO 4 正确。
D .强酸性溶液Z 中加入BaCl 2溶液不可能产生BaSO 3沉淀,故错误。
∴本题答案为C26.(4分)(每空1分)(1)<;2Fe 2++Br 2=2Fe 3++2Br -(2)H —S —C ≡N 或 H —N=C=S(3)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较氯分子中Cl-Cl 单键键能大,常温下难以断裂。
27.【解析】:第3组实验数据误差较大,舍去,根据)()()(Zn Zn m Zn V ρ=,因为镀锌铁皮中锌层有上下两层,因此)(2)(Zn S Zn m h ρ=,反应的锌的质量平均值为(0.822+0.82)/2=0.821g ,锌层的面积平均值S (Zn )=(25.05-24.95)/2=25cm 2,h=0.821/(2*25*7.14)=0.0023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