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百校联考新高考押题信息考试(十一)化学★祝你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考查范围。
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4、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主观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7、本科目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们的生活、生产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复旦大学研究的能导电、存储的二维材料二硫化钼是一种新型有机功能材料B. 中国天眼用到碳化硅、芯片用到高纯硅、石英玻璃用到硅酸盐C. 中国歼-20上用到的氮化镓材料是当做金属合金材料使用的D. 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可用作处理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答案】D【解析】A.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所以二硫化钼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故A错误;B. 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故B错误;C. 金属合金是指一种金属与另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经过混合熔化,冷却凝固后得到的具有金属性质的固体产物。
氮化镓是化合物,不属于合金,故C错误;D.石墨烯弹性气凝胶制成的碳海绵,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处理原油泄漏的吸油材料,故D正确;答案:D。
2.下列正确的叙述有A. CO2、N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CaO、Fe2O3、Na2O2均为碱性氧化物B. Fe2O3不可与水反应得到Fe(OH)3,但能通过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来制取Fe(OH)3C. 灼热的炭与CO2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D. 电解、电泳、电离、电镀、电化学腐蚀过程均需要通电才能发生【答案】B【解析】【详解】A. 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NO2和碱反应生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A错误;B. Fe2O3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蒸汽共同作用生成氢氧化铁,属于化合反应,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B正确;C.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C错误;D. 电解、电泳、电镀需通电,电离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与电无关;电化腐蚀是形成原电池反应发生的腐蚀,不需要通电,故D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酸性氧化物是指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也就是说,氧化物在与酸或碱发生反应时,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氧化物与酸或碱发生反应时,如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氧化物就不是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3.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氧化性的是()A. 漂粉精用于消毒游泳池水 B. SO2用于漂白纸浆C. Na2S用于除去废水中的Hg2+ D. FeCl2溶液用于吸收Cl2【答案】A【解析】【详解】A.漂白精中含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消毒游泳池中的水,故A选;B.SO2用于漂白纸浆,是化合漂白,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Na2S用于除去废水中的Hg2+,反应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FeCl2溶液用于吸收Cl2,Fe元素化合价升高,利用了其还原性,故D不选;故选A。
4.关于反应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 向浓度都为0.1mol/L的FeCl3和CuCl2加入铁粉,溶质CuCl2首先与铁粉反应B. 向过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Al(SO 4)2溶液,开始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 向浓度都为0.1mol/L 的Na 2CO 3和NaOH 的混合溶液通入CO 2气体,NaOH 首先反应D. 向浓度为0.1mol/L 的FeCl 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单质首先参加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 3+Fe 的氧化性大于2+Cu ,向浓度都为0.1mol/L 的FeCl 3和CuCl 2加入铁粉,溶质FeCl 3首先与铁粉反应,故A 错误;B. 向过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Al(SO 4)2溶液,开始有白色沉淀硫酸钡生成,故B 错误;C. 向浓度都为0.1mol/L 的Na 2CO 3和NaOH 的混合溶液通入CO 2气体,NaOH 首先与CO 2反应生成碳酸钠,故C 正确;D. 铁的还原性大于铜,向浓度为0.1mol/L 的FeCl 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铁单质首先参加反应,故D 错误。
5.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标准状况下,11.2L HF 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5N AB. 高温下,16.8 g Fe 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 A 个电子C. 常温下,0.2 L 0.5 mol ·L -1 NH 4NO 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小于0.2N AD. 18g 葡萄糖(C 6H 12O 6)分子含有的羟基数目为0.6N A【答案】B【解析】 【详解】A. 在标准状况下HF 液态,无法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粒子数目,故A 错误; B. 16.8g 铁的物质的量为0.3mol ,而铁和水蒸气反应后变为83价,故0.3mol 铁反应后失去0.8mol 电子即0.8N A 个,故B 正确; C. 溶液中NH 4NO 3的物质的量n =cV =0.5mol/L×0.2L =0.1mol ,而1mol 硝酸铵中含2mol 氮原子,故0.1mol 硝酸铵中含0.2mol 氮原子即0.2N A 个,故C 错误; D. 18g 葡萄糖为1mol ,1个葡萄糖含有5个羟基,1mol 葡萄糖(C 6H 12O 6)分子含有的羟基数目为5N A ,故D 错误; 答案选B 。
6.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铜丝溶于浓硝酸生成绿色溶液:3Cu+8H++2NO3-==3Cu2++2NO↑+4H2OB. 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出现浑浊:H++OH-+ Ba2++SO42- =BaSO4↓+H2OC.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出现浑浊:Ca2++ 2HCO3-+2OH-= CaCO3↓+CO32-+ 2H2OD. 在A1C1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出现浑浊:A13++3OH-= Al(OH)3↓【答案】C【解析】A. 铜丝溶于浓硝酸生成绿色的硝酸铜浓溶液和二氧化氮,故A错误;B. 稀硫酸与Ba(OH)2溶液混合出现浑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OH-+ Ba2++SO42- =BaSO4↓+2H2O,故B错误;C. 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小苏打溶液出现浑浊,生成碳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a2++ 2HCO3-+2OH-= CaCO3↓+CO32-+ 2H2O,故C正确;D. 氨水是弱碱,用化学式表示,故D错误;故选C。
7.为测定含镁3%~5%的铝镁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2种实验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方案一:镁铝合金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方案二:称量m 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图中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测得固体质量增重。
A. 方案一中若称取5.4g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2.0mol/L NaOH溶液中反应,则V≥100mLB. 方案一中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时,过滤后未洗涤固体就干燥、称量,则镁的质量分数偏高C. 方案二中欲计算镁的质量分数,实验中还需测定灼烧后固体的质量D. 方案二中若用空气代替O2进行实验,则测定结果偏高【答案】A【解析】【详解】A.含镁为5%时,金属铝的含量最低,5.4g合金中铝的质量为5.13g;则根据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2Al~2NaOH,5.13/27:V×10-3×2=2:2,解得V=95mL,因此取5.4g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 mL2.0mol/L NaOH溶液中反应,则V≥95mL,A错误;B. 方案一中金属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滤后剩余固体镁;测定剩余固体质量时,过滤后未洗涤固体就干燥、称量,相当于镁的质量偏大,则镁的质量分数偏高,B正确;C.Mg、Al均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则还需测定生成物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列方程可以求出金属镁的质量,进而求出镁的质量分数,C正确;D. 空气中有氮气和氧气,金属镁能够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灼烧后固体质量增大,金属镁的质量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
8.PbO2是褐色固体,受热分解为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4价的Pb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2;现将1mol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剩余固体的组成及物质的量比是()A. 1:2混合的PbO2、Pb3O4B. 1:1混合的Pb3O4、PbOC. 1:4:1混合的PbO2、Pb3O4、PbOD. 4:1:1混合的PbO2、Pb3O4、PbO【答案】B【解析】【分析】PbO2加热分解得到O2,得到的剩余固体含有Pb的+4和+2价的混合氧化物,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假设得到的氧气为3mol,则Cl2为2mol。
在PbO2加热分解反应中,+4价铅的化合价降低的数值等于-2价氧的化合价升高的数值,所以得到的+2价铅的物质的量为3mol×4÷2=6mol。
在剩余固体和浓盐酸的反应中,+4价铅的化合价降低的数值等于-1价氯的化合价升高的数值,所以在剩余固体中的+4价铅的物质的量为2mol×2÷2=2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