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贫富差距的由来(原创首发)

浅谈贫富差距的由来(原创首发)

浅谈贫富差距的由来(原创首发)
浅谈贫富差距的由来
说起现在的贫富差距应当是起源于70年代的联产承包。

在此之前,村与村之间、户与户之间,收入上也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很小很小,不足以贫富而论。

联产承包后在生产队内拉开了一定的差距,但还是不足以贫富而论。

在这里只所以说是贫富差距起源于70年代的联产承包,这是因为当时的联产承包影响了后来的国家政策。

人民网强国社区()
当时的城乡之间是有一定差距的,但这个差距是在国家掌控之中的。

因为工农一切产品的价格包括渔业在内都是由国家来定价的;国家人员(工人、干部等)的工资,也是由国家通一拟定的。

那时的干部与工人之间基本没有差别,甚至有些干部的工资比工人还要略低一些。

人民网强国社区()
到了80年代,农村分田到户,由于所种植的作物由个人自己调控,并这一政策也确实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农民的收入在这段时间整体上确实提高很快。

人民网强国社区()
工业改革是在农业改革基本完成以后开始的,刚开始也是进
行了层层承包。

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积极性,提倡(在工人之间)“拉开档次”。

在这里,作为承包团体身居一线的管理人员,收入也从中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人民网强国社区()
后来,为了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又始用了打破工资制,引入基本工资+系数工资的计算方法。

这个系数基本是
按职务的高低而定的,也就是说一定的职务都有相应的系数,职务越高,系数越高。

厂长、书记本身当然是这个厂里的最高职务了,因此,也就毫不客气的拿了大头。

再后来,也就干脆使用了岗位工资,在什么岗位拿什么工资。

从此,在工人之间的收入“档次”概念,也就牢牢的套在了权力大小的“档次”之上。

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的初衷也就从此发生了逆转。

人民网强国社区()
在此之后,原来的基本工资数额自然成了摆设,不管国家给不给工人长工资,实际上都是一个空头指标,企业有钱就发,企业没钱就算。

发与不发,发多少,只能看企业的好坏和厂领导的高不高兴而定。

国家对工人工资的掌握从此彻底失去了控制。

在公务人员的工资一长再长的情况下,工人的利益也就被彻底抛弃了。

企业工人,只有通过企业纳税养活公务员的份,却没有吃“蛋糕”的权力。

从此工人又与公务员彻底拉开了“档次”。

人民网强国社区()
为了放开搞活,在企业经营方面允许有回扣,由于回扣的正当性使然,虽然是悄悄的干活,打枪的不要。

然而,它却已经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着了。

能够享受这个回扣的人群,当然也是在企业里掌握了一定权力的人,回扣的结果,也是以损了国家肥了个人而告终。

人民网强国社区()
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初衷,我认为只是针对老百姓而言的,这里面并不包括官员,其初衷应该是:提醒政策的制定者们,在当时大多数人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的情况下,制定政策方面所应注意的问题。

然而,官员们却利用手中的权力,毫不客气的让自己先富了起来。

人民网强国社区()
为了提高民众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引入竞争机制也是对的,可它的前提应当是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的,而手里掌握了一定权力的官员们,或是某些缺乏原则官员的亲朋们,与一些手里无任何权力和人脉关系的老百姓相争,当然是未出茅芦便定三分天下了。

而那些无职无权又无钱的人,丢盔卸甲自然是板上定钉的事情。

人民网强国社区()
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当然少不了政策的主导,而政策执行又是在官员们的掌控之中的。

也就是说,
要想干一个项目就必需得到权力的支持,没有权力的支持,几乎是什么项目也干不成的。

因此,攀附权力也就成了首选。

而攀附权力对与老板们来说,最便捷的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金钱。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营经济的出现,更加速了官员们的腐败。

人民网强国社区()
久而久之,某些官员们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权力当成了生钱的工具,把金钱当成了揽取更大权力的基础。

甚至在某些官员的头脑中认为,我为你办事,你给我报酬是应当而该的,你不给,我就是白干了,白干了,那就是吃了亏。

他们从来都不去想想权力是人民赋予得,要求他们为人民服务更就无曾谈起了,谁能给钱我就为谁服务。

人民网强国社区()
这种恶风的盛行,对于干部队伍的侵蚀是不言而喻的。

而某些身居高位的官员们,手里得到了实惠,什么考核不考核原则不原则,通通成了演说词。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因买官卖官、收受贿赂被判处无期徒刑,恐怕就是官场某些角落的真实写照。

此人不就明明白白的说过“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

”“权有多大,利就有多大”吗?因此,权力就是金钱,金钱就是权力,就是笨蛋也不难悟出的道理,何况还是这些精英们。

人民网强国社区()
在这种状况下有几个出污泥而不染的人要想升迁,除非遇到了出污泥而不染的上司,否则,门都没有。

另外就算遇上了,在这种状况下他又能发挥多大能量都很难说。

再者,你遇上了他未必也能遇上。

他遇不上又能咋办?因此,在这种环境之中,不让腐败漫延那是枉然。

人民网强国社区()
还有一部分富起来的人,那就是在企业改制中将国有资产居为己有的人,象这些人在当时没有一定的社会背景也是不可能的。

当然,在居为己有的过程中也少不了打点,但他们打点的绝对不是工人,更不是农民。

人民网强国社区()
农民吃饭靠土地,工人吃饭靠机器。

工厂不是农村,机器也不是土地。

土地可以每人分一份,机器可不能每人一个部件。

企业资本的积累,是靠工人的血汗和智慧取得地,而在工业体制改革中,恰恰是工人除了由主人沦为佣人之外,是没有得到任何资源的。

这种资源的分配不公,当然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从国企转为私企的工人,是无权参与企业管理的,工人的一切工资代待遇都是由资本家单方面说了算,如果你嫌待遇低,对不起,你可以不干,我们并不强求。

就这样,工人在改革前辛勤劳动所积累的资本,一夜之间,变成了被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而自己却没有任何
可指配的权力。

人民网强国社区()
其实与下岗老工人相比,沦为佣人还算是好的,而一些,工龄时间长,对国家贡献大,对企业积累多的老工人,连沦为佣人被剥削的资格都没有,他们的青春都已经献给了国家,风光已经不再。

资本家只是占有了他们的资本,却没有对他们的生活进行过任何保障。

而某些官员们以发展大局为借口,只顾自己群体的利益,对他们的这种处境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闭而不谈。

如果拿这个群体,去和那些掌握了生杀大权的官员们及侵吞了工人资本的资本家们相比,能说没有差距,那可真是活见鬼了。

人民网强国社区()
我并没有否定改革的意思,相反,没有当初的改革,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大好局面,改革开放所创造的成就是勿容质疑的。

但在经济该革中,由权力腐败所造成的各种不公,也是任何人也无可否定的。

人民网强国社区()
工人、农民是社会财富的亲手创造者,没有他们的具体参与,改革开放只能是一句空话。

但权贵们离用手中的权力,将改革的成果居为己有,将创造了这些财富的人们排斥在外,这无疑是一种权力掠夺,是社会最大的不公。

这象切蛋糕的人将蛋糕全部切给了自己,将做蛋糕的人扔在了一边不管不问,
吃不吃,吃什么与他无关没什么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