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今社会贫富差距问题中心摘要: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社会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
社会学强调的是社会效益,核心就是公平问题,而贫富差距又是最值得关注的。
本文不参与经济学中的各种争论,也不存在对相关政府部门的指责,而是从社会角度分析我国的贫富差距,了解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现状,对中国地区贫富差距的现状进行介绍,然后对产生这种现状进行原因分析,探讨怎样才能达到相对合理地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和谐社会贫富差距经济政策正文: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人们的收入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三步走”的第二步——在20世纪末人们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也已经在20世纪末顺利实现了。
我们现在正朝着第三步迈进。
可是就在我们为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贫富差距却也在不断扩大。
在中国,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有我国处于发展转型期特殊的因素,也有腐败、市场失序等非正常因素。
虽然贫富差距的适度存在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一社会发展矛盾解决适当,则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则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各阶层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等现象。
在该时期,妥善解决好贫富差距问题,对于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我国未来的长远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一、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问题的理性认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自01年以来,每年经济都以1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
但这种变化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区域经济和城乡经济进一步拉大,直接影响的就是人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透过基尼系数看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现状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究竟是否合理?对此,应当用多个标准综合来衡量,其中基尼系数属于综合性的指标。
自90年代深化改革阶段以来,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有研究表明,表征这一分化程度之一的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公认的预警线(0.3~0.4),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已达0.4577。
到1995年,全国的基尼系数为0.445。
至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的合作调查也显示,大陆的基尼系数是0.53或0.54左右。
在2009年6月份举行的中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会议上,蔡继明委员说:“中国权威部门的一份报告显示,0.4%的人掌握了70%的财富,财富集中度高于美国。
现任世界银行行长林毅夫表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
(二)、透过对我国民众的一份调查问卷认识贫富差距的现状以下关于我国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是由某网站在2009年8月通过网络平台提供的一份权威的有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
1、你如何看待中国贫富差距?[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D 不存在贫富差距 1 0.97%C 贫富差距很小,没有影响0 0%B 贫富差距还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19 18.45%A 差距过大,已经影响到这个社会的和谐83 80.58%发展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32、现在物价飞涨,房价高飞有没有影响到你的生活?[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 严重影响生活,使生活更加艰难53 51.46%B 有点儿影响,但不是很大46 44.66%C 没什么影响,完全承担得住 4 3.88%D 完全没有影响0 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33、基本生活费(包括食物、医疗、住房、教育等一些基本项目)占您平时开销的多少?[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绝大部分,70 67.96%B中等偏多,30 29.13%C中等偏少, 3 2.91%D极少部分0 0%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34、以下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单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 市场经济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贫富差12 11.65% 距是个人努力程度不同的结果B 贫富差距只是市场机制造成的,必须通56 54.37% 过政府调控才能缩小差距C 不好说35 33.98%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35、你认为现阶段中国贫富差距的原因是什么?[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城乡差距教育和经济发展不平衡76 73.79%B税收制度的不健全,高收入缺乏合理调56 54.37% 节C地域的不同(沿海与内地)56 54.37% D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完善72 69.9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36、贫富差距对社会的危害?[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A 引发不满情绪的滋生和蔓延,影响人心86 83.50% 所向B 影响社会秩序,诱发犯罪活动82 79.61%C 激发阶层矛盾,造成社会动荡于对立80 77.67%D 影响社会制度的公正权威61 59.22%E 消弱国家凝聚力61 59.22%F 损坏地区关系和民族关系48 46.60%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1037、对改善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你有什么建议吗?[多选题]选项小计比例发展。
贫富差距充分体现了社会存在的不公,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不和谐因素也在不断增加。
党的十六大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目标,就必须按照公正原则,形成合理的分配体系,努力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各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关于我过贫富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差距的拉大,事实上包含着许多不合理、不公正的因素。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造成了近几年特别是1994年以来我国部份社会成员收入的过份悬殊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
这些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包括:(一)、体制因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到今天我国仍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
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这是引起我国个人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而在我国现阶段市场体系的不健全致使产业间、行业间以及行业内部各企业之间因此而形成巨大的收益差别。
某些带有垄断性质的行业依靠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垄断地位和不平等竞争,获取高额利润。
(二)、政策因素当前在我国个人收入分配领域,政策还不够完善,法制还不够健全,宏观调控缺乏力度,致使一些人钻了政策和法律的空子发了横财。
目前居民收入来源渠道日益增多,很大一部份是“灰色收入”。
而对这部份收入中国家个人所得税难以覆盖,致使一部份社会成员的过高收入难以得到合理调控。
据税务部门反映,目前偷漏税现象十分严重,每年有5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收不上来。
(三)、管理因素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及其管理机制不健全,每年都有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据权威部门统计,1982—1993年国有资产流失达6000—8000亿元,其中除部份浪费掉外,有相当部份进了个人腰包,化公为私使少数人迅速暴富。
少数具有特殊权力的行业和单位,利用收入分配管理上的混乱,乱摊派、乱收费,获取不应有的高收入。
有的单位滥发钱物,工资外收入管理失控,大大超过工资收入。
(四)、其他因素1、社会转型期,一部分劳动力其技能已经不符合社会需要,如大量的国企下岗工人。
2、社会资源分配不公,长期以来户口、教育以及各种或明或暗的规章制度限定了人口的横向和纵向流动,造成一部分人接触不到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3、严格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城乡生育率的高度对比,城市居民平均子女数量只有农村的一半,在削减城市居民人口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城市居民子女在获得教育,父母关心,财富继承等层次上的优势,更进一步加深了社会财富鸿沟。
4、地理环境原因,某些地区如沿海城市,内陆资源型城市,对财富积累有优势。
5、受封建官僚传统影响,改革开放后,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形成,在职官员掌握大量经济权力,极易形成私有灰色资本,及严重的腐败问题。
三、缩小我国贫富差距的有效方法第一,要深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各种要素市场,打破各种垄断、部门封锁和地区分割的现象,建立竞争的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作用,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生产资料、劳动力、资金在不同部门的合理分配与自由流动,尽早形成市场机制下的平均利润率,使各部门、各企业的产品价格都能以生产价格为核心上下波动。
从而避免由于取得和使用生产要素的成本差价所形成的收入差别。
第二,对下步改革作出宏观政策上的适当调整,处理好合理差距与悬殊差距的矛盾。
一是要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民的状况既是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源泉又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志。
要增加对农村的直接和间接的投资,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二是通过抑制地区经济差距的不断扩大,来缩小地区间个人收入差距。
解决的办法是,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通讯器材、住宅建设、汽车、旅游等新兴产业。
某些政策还可以考虑向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倾斜,以促进产业转移,加快这些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三是国有企业改革要有新的思路,通过“公司化”盘活国有资产存量,对小企业要大胆放开,降低城镇贫困人口的数量,规定城镇职工收入的最低限额。
第三,加强法制建设,取缔和打击非法收入。
一是要加强税法执行,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
要对个人收入进行正确的调节,建立个人收入的纳税申报制度。
形成一个货币化、规范化的个人收入显示系统,使各种收入尽可能以货币形式发放,以便于监督和管理。
同时提高工资,把各种补贴、津贴等尽量转化为工资形式,防止逃避宏观调控。
二是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法收入,严厉取缔打击非法经济行为。
三是加大反腐败力度,反对一切“寻租”行为,逐步做到政企分开,根除各式各样的权力经商。
第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使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口,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先富起来的地区,通过多缴点利税以及向贫困地区投资、转让技术、传递信息等方式,帮助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和开拓市场,使贫困地区尽快致富。
先富起来的个人,应当帮助那些处于贫困状态或生活水平低的人们,并把生产技术、经营决窍、管理经验传授给他们,帮助和带动他们走向富裕。
第五,加大扶贫力度,建立和健全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把社会保障制度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资金来源多渠道、管理方式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应建立和完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使失业职工、困难企业职工、老职工及其它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生活有所保障。
上述是对中国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的现状以及原因分析并提出的几点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现阶段出现贫富差距是在我们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出现的,但有些差距是可以避免的。
我们要理性看待贫富差距的两重性,但是也要合理地解决好不合理的贫富差距。
2012年中国两会的召开,代表们就贫富差距提出了好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中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