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第一节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物质资料生产: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力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其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但不包括劳动对象(因其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2.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类型社会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
其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消费是最终目的和动力。
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历史上的社会生产关系有两种基本类型:(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奴隶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2)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3.两对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有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
社会经济规律: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并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
【例题1·单选题】(2008年)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 )的变化开始。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生产力D.生产关系【答案】C【解析】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
【例题2·多选题】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C.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矛盾D.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的矛盾E.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矛盾【答案】AB【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重要知识点:社会经济制度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第二节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社会经济制度是不同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者根据自身的利益要求及实现增进自身利益的经济目标,对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社会物质财富的分配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规定。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例题1·单选题】(2009年)( )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A.生产力B.劳动对象C.劳动资料D.社会经济制度【答案】D【解析】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例题2·单选题】( )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B.生产力的发展C.生产关系的变化D.经济基础的变化【答案】A【解析】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第三节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注:①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人的出现。
社会主义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例题1·单选题】( )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社会分工C.生产资料私有制D.市场经济【答案】B【解析】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例题2·单选题】(2007年)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 )。
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B.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D.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答案】B【解析】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商人的出现。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第四节市场与市场体系市场的概念: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和无形市场。
市场体系:市场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
在市场体系中,既包括商品市场(如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也包括生产要素市场(如资本、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等)。
商品市场是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反过来又制约商品市场的发展。
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已逐渐成为市场体系的核心,劳动力市场正逐渐成为要素市场中最能动的市场。
市场体系的功能:1.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
2.经济联系功能。
3.利益关系调整功能。
4.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
5.社会评价功能。
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例题1·多选题】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 )。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B.信息产生和传递C.实现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D.利益关系调整E.集中配置社会资源【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查市场体系的五项基本功能。
【例题2·单选题】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这是指市场体系的( )功能。
A.信息传递B.社会评价C.利益调整D.资源配置【答案】B【解析】社会评价功能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市场中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价值。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第五节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1.区别: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2.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总结】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不一定是市场经济。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市场经济一定是商品经济B.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一定过渡到市场经济C.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E.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答案】ABCE【解析】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选项D说法有误。
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第六节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合理配置资源是任何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问题。
按一定比例配置社会资源的形式,会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有所不同。
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1.市场配置方式。
市场配置方式在经济体制上的反映就是市场经济。
2.计划配置方式。
计划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指令性计划;另一种是指导性计划。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经济体制除了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同一个经济制度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的经济制度也可以采取相同的经济体制。
【例题1·单选题】(2010年)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 )。
A.社会制度B.生产模式C.经济框架D.经济体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的概念。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
【例题2·单选题】( )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
A.经济制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生产关系D.所有制形式【答案】B【解析】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依据。
【例题3·多选题】下列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A.经济体制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B.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C.经济制度反映经济体制的要求D.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E.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无任何关系【答案】ABD【解析】经济体制总是同一定的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制度决定了经济体制的特点,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
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影响消费者行为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是个人及其心理特征。
【例题·单选题】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最深远的是( )。
A.民族传统文化B.社会因素C.个人因素D.心理因素【答案】A【解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等。
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一)文化因素(掌握各个概念)1.文化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和积累的,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道德规范、价值观念以及传统习俗等一切成就。
文化具有民族性、借鉴性和发展性三个特征。
2.亚文化亚文化是指存在于一个较大社会范畴中,一些较小群体所具有的特色文化。
亚文化是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重要变量,某些亚文化群体可成为企业为其产品选择的目标市场。
3.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中,依照一定的社会地位划分的,具有相对的同质性和持久性的集团。
社会阶层是在财富、技能和权利的基础上产生的。
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根据。
社会阶层对于复杂型购买决策的影响较大,如住房、度假产品、子女教育、高档服装等。
【例题1·多选题】(2009年)关于社会阶层的划分和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职业、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是划分社会阶层的主要根据B.属于同一阶层的人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C.社会阶层对于习惯型购买决策的影响远大于对复杂型购买决策的影响D.社会阶层对市场细分具有重要意义E.社会阶层是具有相对同质性和持久性的集团【答案】ABDE【解析】社会阶层对于复杂型购买决策的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