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物理:竖直上抛

高一物理:竖直上抛

高一物理:竖直上抛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知识清单1. 竖直上抛运动的特点①初速度竖直向上. ②只受重力作用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若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a =-g . 2. 处理竖直上抛运动的方法(1)分段处理①上升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降阶段做自由落体运动.②几个特征物理量上升到最高点所用的时间T = ,上升的最大高度H = .(2)全程处理①初速度为v 0(设为正方向),加速度为a =-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②基本公式速度公式:v = .位移公式:h = .速度和位移关系式:v 2-v 02= .③关于正负号Ⅰ.v >0时,物体上升;v <0时,物体 .Ⅱ.h >0时,物体在抛出点上方;h <0时,物体在抛出点 .【特别提示】(1)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虽为零,但并不处于平衡状态.(2)由于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故可对全程直接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但要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3. 竖直上抛运动的v-t 图和x-t 图4. 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1)时间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中从A →C 所用时间t AC 和下降过程中从C →A 所用时间t CA 相等.(2)速度对称性:物体上升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经过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3)能量对称性:物体从A →B 和从B →A 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等于mgh AB .5. 竖直上抛运动的多解性(1)物体抛出后,距离抛出点d 的位置,可能在抛出点上方(+d ),也可能在下方(-d );(2)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其速度可能t Ox v 0/g 2v 0/g v 02/2g t Ovv 0/g 2v 0/g v 0-v 0为正,也可能为负,造成多解.6. 抛接球问题例如,抛5个球,最大高度H ,接到球立刻抛出,时间间隔Δt.方法一、时间圆法关系式:t ΔH 5g22= ;已知H ,可求Δt ,反之亦然。

推广:抛n 个小球不在手中停留,有关系式t Δn H g22=。

方法二、x-t 图像法7. 自由落体运动和竖直上抛运动的相遇问题(1)同时运动,相遇位移方程:½gt 2+v 0t -½gt 2=H ,解得t =H /v 0(2)上升、下降过程中相遇问题①若在a 球上升时两球相遇,则有t <v 0/g ,即H /v 0<v 0/g 。

解得v 0>gH②若在a 球下降时两球相遇,则有v 0/g <t <2v 0/g ,即v 0/g <H /v 0<2v 0/g 。

解得2/gH <v 0<gH(3)中点相遇问题若两球在中点相遇,有H/2=½gt 2,H/2=v 0t -½gt 2;解得v 0=gH ,t =g H /.此时a 球速度v a =v 0-gt =gH -g g H /=0;b 球速度v b =gt =g g H /=v 0.交换速度大小。

(4)相遇时速率相等问题若两球相遇时速率相等,则必然是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有gt =v 0-gt ,且t =H /v 0,联立解得v 0=gH 2,t =g H 221此时a 球下降h a =½gt 2=H/4;b 球上升h b =3H/4.t O vv 0/g 2v 0/g v 0 速率-时间图像 a b 等速率相遇t O v v 0/g 2v 0/gv 0 速率-时间图像 ab中点相遇 H t t a a b b二、选择题8. 公园里的喷泉的喷嘴与地面相平且竖直向上,某一喷嘴喷水流量Q=5L/s ,水的出口速度v 0=20m /s ,不计空气阻力.则处于空中的水的体积是(g =10m /s 2)( )A.15 LB.40 LC.20 LD.30 L9. (多选)将某物体以3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5 s 内物体的( )A .路程为65 mB .位移大小为25 m ,方向竖直向上C .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D .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 ,方向竖直向上10.(2015·皖南八校联考)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设抛出时t =0,得到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h -t 图像如图7所示,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 )A .8 m/s 2, 20 m/s B .10 m/s 2, 25 m/s C .8 m/s 2, 25 m/s D .10 m/s 2,20 m/s 11.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 的时间间隔是T a ,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 的时间间隔是T b ,则a 、b 之间的距离为( )A.18g (T 2a -T 2b )B.14g (T 2a -T 2b )C.12g (T 2a -T 2b )D.12g (T a -T b ) 12.(多选)(2013年全国大纲卷)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 ,它们运动的v -t 图象分别如图8直线甲、乙所示。

则( )A.t =2 s 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B.t =4 s 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C.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D.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13.(多选) 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a ,同时在它正下方H 处以速度v 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 ,不计空气阻力,有( )A.若v 0>gH ,小球b 在上升过程中与a 球相遇 B.若v 0<gH ,小球b 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a 球相遇 C.若v 0=2gH ,小球b 和a 会在空中相遇 D.若v 0=gH ,两球在空中相遇时b 球速度为零 14. (2014上海)在离地高h 处,沿竖直方向同时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她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 ,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A .2v/gB .v/gC .2h/vD .h/v19.以v 0=20m/s 的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2s 以相同的初速度在同一点竖直上抛另一小球(g 取10m/s 2),则两球相碰处离出发点的高度是( )A.10mB.15mC.20mD.不会相碰20.(2014秋•诸暨市校级月考)球A 以初速度v A =40m/s 从地面上一点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t 后又以初速度v B =30m/s 将球B 从同一点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为了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t 取值范围正确的是( )A .3s <△t <4sB .0<△t <6sC .2s <△t <8sD .0<△t <8s21.如图,物体甲从高H 处自由下落,同时物体乙从地面以初速度v 0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两物体在空中相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两物体相遇,测从抛出到相遇所用的时间为2H/vB.若相遇点离地面高度为H/2,则v 0=gHC. 若相遇时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则v 0=gHD.若要使物体乙在上升过程中相遇,必须使2/gH <V 0<gH 22.(多选)在某一高度处以20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 经过离抛出点10 m 时,则从抛出后须经历的时间可能为( )A.(2+6)sB.()sC. ()sD.4s23.(2004年广东卷)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 s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m/s 2)( )A . 1.6mB . 2.4mC .3.2mD .4.0m24.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接球.他每隔时间△t 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将球抛出(小球在手中停留时间不计),总共有5个球.如将球的运动看做是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每个球的最大高度都是5m ,那么(g 取10 m/ s 2)( )A. △t = 0.2 sB. △t =0.3 sC. △t =0.4 sD. △t =0.5 s三、填空题15.(2017上海高考)物体以25m/s 的初速度做竖直上抛运动,经过______s 到达最高点,它在第三秒内的位移为_______m 。

(g 取10m/s 2)16.一跳水运动员从离水面10m 高的平台上向上跃起,举双臂直体离开台面,此时其重心位于从手到脚全长的中点,跃起后重心升高0.45m 到达最高点,落水时身体竖直,手先入水(在此过程中运动员水平方向的运动忽略不计)。

从离开跳台到手触水,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动作的时间是______s (计算时,可以把运动员看作全部质量集中在重心的一个质点。

g 取210/m 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解答题17.气球以10 m/s 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 s 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 =10 m/s 2).18.一弹性小球自h 0=5m 高处自由下落,当它与水平地面每碰撞一次后,速度减小到碰前的7/9,不计每次碰撞时间,g 取10m/s 2,计算小球从开始下落到停止运动所经过的路程和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