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6 古罗马的政治与法律一、罗马法的概念与开端1.概念:最初的《十二铜表法》和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古罗马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了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2.开端:《十二铜表法》(1)背景⎩⎪⎨⎪⎧ ①罗马共和国的诞生促进了法律的制定。
②平民的强烈要求和长期斗争。
(2)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3)评价⎩⎪⎨⎪⎧ ①消极:它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 利益,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
②积极:有利于约束贵族,使其按律判决和量刑, 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古罗马的基本法。
二、罗马法的发展、完备与历史影响1.发展:继《十二铜表法》之后,古罗马又根据不同时期的立法需要陆续制定了许多法律,对维系社会的稳定、国家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2.完备:《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背景:历代制定的法律规模庞大,内容 驳杂,使用不便。
组成:①《查士丁尼法典》;②《查士丁尼法学总论》;③《查士丁尼学说汇纂》; ④《查士丁尼新敕》。
四部法典统称为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地位及影响: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它保留了古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的 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 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阿奎里亚法:公元前286年,罗马确立阿 奎里亚法,针对公民财产受到侵犯等情况 制定了详细的赔偿条款。
这是现代民事 侵权法的开端。
3.历史 影响⎩⎪⎨⎪⎧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方面起 到重要作用。
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 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方法总结] 罗马法的要点1.《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其制定,使审判、量刑有法可依,这是罗马共和国内部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成果,平民的利益得到了保护。
2.广义的罗马法指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
3.查士丁尼法典,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4.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5.罗马法的制定主要是体现帝国统治者的利益,对于被统治者来说,只能承担义务,受到不公正的处罚。
6.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不仅严格界定法律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而且阐明了相关的法理,为人们提供了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依据。
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主题一罗马法的发展演变1.史料探史——罗马法演变的原因史料共和国初期罗马并无成文法。
习惯法的解释和司法权的行使完全属于贵族,这些权利也成为贵族压迫平民的手段。
公元前462年平民保民官特兰梯留提议编纂成文法典……因全部条文镌于12块铜牌之上,故得名《十二铜表法》。
——崔连仲《世界通史·古代史》尤其是考虑到当时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携带它自己的法律……因而它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民法》,即国际法。
他们认为这部法律对罗马人和非罗马人皆可适用。
——《希腊和罗马的文明·早期帝国》探究据史料分析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原因。
答案(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司法权掌握在贵族手中,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引起平民的不满和反抗。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公民法不适应罗马帝国扩张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和不同民族交往的需要。
2.归纳总结——《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1)《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由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它也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
(2)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主要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
(3)《十二铜表法》是公民法的一个代表;公民法与万民法二者是相互补充的,万民法包含着公民法,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公元3世纪公民法与万民法的界限逐渐消失。
3.方法总结——罗马法的历程可归纳为“三大阶段”主题二罗马法的特点及影响1.漫画探史——罗马法的原则探究该漫画反映出罗马法的哪一原则?你还能说出罗马法的哪些原则?答案维护私有财产。
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等。
2.史料探史——《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史料一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史料二诸八议者(注:八议者指与封建贵族有关的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等人),犯死罪,皆条所坐(注:坐即罪)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探究依据史料,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
答案《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
唐律侧重于保护贵族、官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
3.重要史论——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高考题组1.(2015·全国Ⅰ高考)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
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
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答案 C解析古代罗马法具有公平、公正、正义的特点。
古罗马正义女神双眼蒙布寓意是要求罗马法官审案要重视证据及事实真相,不能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故选C项。
法官审案的依据原则是法律,而非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
听取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的程序之一,非原则依据,故B项错误。
民众意愿并非全都公平、公正,法官审案不能盲从民众意愿,故D项错误。
2.(2015·江苏高考)“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答案 B解析罗马的公民法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不够完善。
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由此可知B项对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
3.(2015·海南高考)有学者指出,罗马帝国虽然衰亡了,但它却把文明留给了欧洲。
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古罗马( )A.开创了西方人文思想的先河B.进行了民主政治的最早尝试C.奠定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基础D.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答案 C解析古希腊是人文精神的发源地,故A项错误;最早尝试实行民主政治的是古代雅典,不是古罗马,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某些原则为欧洲法律的制定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罗马帝国最终衰亡,因此提供了治理大国的成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模拟题组4.(2016·济宁模拟)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
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法律而不是停滞不前的公社法律。
”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其条款适用于罗马各个历史时期B.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其内容全面完整,无需修改D.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答案 B解析判断各选项,A项说法错误,罗马在此后制定了公民法与万民法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C、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
本题选B项,从材料可以分析出,《十二铜表法》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2015·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古罗马的法律规定:交易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②须有五名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且都必须是罗马公民;③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④转让仪式时,必须使用规范的手势和语言。
这说明罗马法( )A.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B.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C.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D.已经走向完整和成熟答案 C解析“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和“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是表面信息,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A、B两项错误;题干材料强调的是物品交易成功须具备的条件,是否有足够人员在场,以及规范的手势和语言的阐述,反映了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点,故C项正确;公民法不能说明罗马法已经走向完整和成熟,故D项错误。
6.(2015·赣州期末)罗马在帝国时期曾广泛流行无夫权婚姻。
与之前的有夫权婚姻相比,这种婚姻夫妻处于同等地位,双方的财产分开;成年子女也拥有财产权,并享有签订契约和买卖财产的权利能力。
这种婚姻制度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罗马立法技术的完善B.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C.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D.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 D解析题中主要提及婚姻财产问题,未体现立法技术的问题,故A项错误;罗马帝国疆域扩大和婚姻制度的变化关系不大,故B项错误;万民法取代公民法解决的是共和国与外邦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从“双方的财产分开;成年子女也拥有财产权,并享有签订契约和买卖财产的权利能力”可以看出主要原因是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考点训练1.《十二铜表法》表三第4条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
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
”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人权至上的法律原则B.突出强调权债双方自由平等C.重点保护债权人的财产权D.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答案 D解析从债务人由于欠债而被拘禁,可知无法体现人权至上,故A项错误;债权人可拘禁债务人体现权债双方不是自由平等的,故B项错误;债权人拘禁债务人体现保护债权人财产,但材料中体现了债务人也要受到保护,不是侧重于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故C项错误;材料法律规定的内容是对债务人的保护,体现出限制了贵族欺压债务人的权力,故D项正确。
2.市民权的授予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体现。
公元前89年《普劳提亚和帕皮利亚法》授予所有居住在意大利或在60天内向裁判官表示接受此等授予的人罗马市民权。
公元前49年,凯撒授予波河以北的所有意大利人罗马市民权。
公元212年安东尼努斯敕令把所有罗马市民权赋予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
上述市民权的授予行为( )A.扩大了罗马法的权利主体B.保障了罗马帝国对境内的有效统治C.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D.有利于罗马帝国的稳定和发展答案 A解析公元前89年、公元前49年和公元212年三次授予罗马市民权,体现了罗马法权利主体的扩大,故A项正确;罗马帝国于公元前27年建立,前两次公民权的授予与罗马帝国无关,故B、D两项错误;公民权的授予是因为罗马疆域的扩大,不是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故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