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四章 电磁感应教材分析

第十四章 电磁感应教材分析

第十四章电磁感应教材分析一.教学目的:1.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掌握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3.掌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及B、L、v互相垂直时E=BLv的应用。

二重点: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三难点:楞次定律。

四课时安排:1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2 切割磁感线时电动势3 感应电流计算4 与力学综合问题5 电磁感应中的能量关系6 楞次定律7 楞次定律(二)8 楞次定律(三)9 实验10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二)12 磁场中的转动问题五指导思想:1、切割磁感线问题较直观,宜先讨论,2、楞次定律的另一表述较难理解,但方便,所以仍补充讲,3、电磁感应与力学和电学综合问题较多,应重点讨论。

§1 电磁感应现象一.教学目标:略二.重点: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三.难点:归纳分析过程。

四.复习提问:1.磁场的强弱用什么量描述?可用什么来形象描述?2.什么叫磁通量?计算式?适用条件?如何改变磁通量的大小?3.磁现象的本质是什么?电能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不能产生电呢?(引入新课)五.教学内容:一电磁感应现象演示一:直导线在磁场中切割运动。

教学说明:1.导线和G表回路未接电源,2.导线不动时无电流,3.电路的一部分导线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称为感应电流,4.这一现象称为电磁感应现象。

演示二:原线圈插入副线圈、放在里面不动、拔出副线圈时情况。

教学说明:1.观察现象并解释,相对运动仍是切割磁感线,2.引导启发另一表述方法,即闭合电路内的磁场变化(不一定能讲得出)演示三:原线圈插在副线圈中,当电键接通瞬间、始终接通、断开瞬间情况。

教学说明:1.引出磁场变化的表述,2.回过去解释演示二。

演示四: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教学说明:1.归纳出磁通量变化,2.解释演示一。

演示五:线圈套在万能变压器一臂上,另一臂线圈通电瞬间或断开瞬间。

教学说明:1.导体本身不一定在磁场内,只要穿过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变化,2.法拉弟原来实验及未及时发现情况。

小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当穿过闭合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线圈中就产生感应电流。

练习:1 判断下列情况下,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原来如何?如何变化?有无感应电流?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有穿过电路的磁通量,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B )有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C )要闭合电路中有感应电流,必须电路本身在磁场中,(D )要闭合电路中有感应电流,必须电路内有磁场发生变化。

六.作业:(123)(5N(6S(7(8) (10) (11)或1.表示同一矩形线框在不同磁场中运动的情况如图所示,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哪些?2.左图,闭合圆导线环置于长直通电导线周围,当切断长直导线中的电流时,在圆环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哪些? 3.右图所示,一有限范围的匀强磁场宽度为d ,若将一边长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以速度v 匀速地通过磁场区域,从前面一边进入磁场到后面一边出磁场期间,求:(1)当d >L 时导线框中无感应电流的时间,(2)当d <L 时导线框中无感应电流的时间。

§2 导体和磁场的相对运动一.教学目标:略二.复习提问:1.什么是电磁感应现象?谁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2.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导体所在处没有磁场,导体内就不可能产生感应电流,(B )线圈内有磁通量,线圈中必有感应电流,(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线圈内必有感应电流,(D )闭合线圈所在处磁场发生变化时,线圈内必有感应电流,(E )一段导线在磁场内运动时,导线内必有感应电流,(F )一段导线在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线内必有感应电流。

3.判断下列情况中电路内有无感应电流:三.教学内容: 二 导体和磁场的相对运动(一)感应电动势:电路中有电流,必须要有电源,即有电动势,可见切割磁感线运动的这段导体就相当于一个电源,能产生电动势,称之为感应电动势。

2(3) (6v4⨯ d ⨯ ⨯ ⨯ ⨯ ⨯B (1) (2) (3(4电源中必须有一种移送电荷的力,这里就是磁场力,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导体向右运动时,导体中的自由电荷(电子)定向运动,相当于有向左的电流,磁场对它有向下的磁场力,因而导体下端积聚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上端缺少电子而带正电,上端相当于电源的正极,下端相当于电源的负极,电动势由下端指向上端。

其大小为E =BLv 。

说明:1.开路时只有感应电动势,闭路时有感应电流,且I =E /(R +r ),此时U 端<BLv , 2.E =BLv 即单位时间内导体切割的磁感线数,或导体单位时间内扫过面积的磁通量,练习:分析右图中两导体中有无感应电动势,(从扫过面积的磁通量来理解) 3.B 、L 、v 要互相垂直,(说明公式的记法) 4.v 为瞬时速度,E 为瞬时电动势,练习:计算右图中各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将速度分解)(二)右手定则:由上面分析可见:说明:1 与左手定则相似之处,2 与左手定则的区别(因果关系,说明记法)练习:1.判断下列运动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2.已知下列运动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判断其运动方向(是哪个手?是否唯一) 3.判断下列导体a 、b 、c 中的感应电动势方向,哪端电势较高? 4.判断下列运动导体中感应电动势情况。

四.作业: 1.左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三角形线框abc ,它的平面与磁感线垂直,在向左作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线框中有没有感应电动势,abc 三点的电势高低如何? 2.右图所示,金属导轨置于水平面内,磁场方向与导 BLBL (1) N(2)N(3)B SS (1) N ( (3 S(2 a (3)v c(45 (6)av2( a c vBb d轨平面垂直,如果导线ab 在外力作用下向左运动时,回路中的电流方向如何?两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如何?§3 导体和磁场的相对运动(二)一.教学目标:略二.复习提问:1.一段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感应电动势大小如何计算?式中各量方向关系如何? (1)如果v 和B 不垂直怎么办? 计算左图中各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速度分解) (2)如果各处v 不相同怎么办? 计算右图中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 (3)如果L 和v 不垂直怎么办? 计算图中各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有效长度) 2.导体中感应电动势方向如何判断?北半球卫星悬绳发电时,悬绳上端是什么极?飞机水平飞行时两机翼端点,哪端电势较高?三.教学内容:(三)感应电流:当切割磁感线的导体与其它电阻组成闭合电路时,导体中就会有感应电流,该导体相当于电源,I 感=E 感/(R +r )。

例1:如图U 形导体框一端串有一个阻值为R 的电阻,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导体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导体框宽为L ,电阻为r 的直导体棒ab 垂直于导体框搁在框上,并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求(1)回路中的电流强度,(2)ab 间电压,(3)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

练习:1.左图电路中L =1 m ,B =2 T ,v =5 m / s ,r =1 Ω,EL 为“6 V 4 W ”的小灯,R =10 Ω,求小灯的实际功率和ab 间电压。

2.右图电路中,R =5 Ω,r =1 Ω,L =0.5 m ,v =2 m / s ,P R =20 W ,求磁感应强度和ab 间电压。

例2:两平行导电导轨相距为L ,两端分别接有电阻R 1和R 2,空间有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跨在导轨上的直导体棒ab 电阻为r ,以速度v 向右匀速运动,求:导体棒及两电阻中的电流和ab 间的电压。

练习:1.如例2电路中R 1=6 Ω,R 2=12 Ω,r =1 Ω,U ab =5 V ,B =2 T ,v =10 m / s ,求:导体棒ab 中的感应电动势,及导体棒的长。

2.R =8 Ω,L =0.2 m ,B =5 T ,左图中电压表示数为1 V ,右图中电压表示数为1.6 V ,求导体棒的电阻r 及运动速度v 。

3.如例2电路中,若已知的是P 发=20 W ,P 出=16 W ,U ab =8 V ,R 1=6 Ω,B =5 T ,v =4 m / s ,求导体棒ab 的长、导体棒ab 的电阻r 、导体棒ab 中的感应电动势和R 2的值。

四.作业:1.导线abc 折成150︒角,ab =bc =10 cm ,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 =2 T 的匀强磁场中,当导线以5 m / s 的速度垂直bc 向上运动时,导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多大?方向如何?当导线以5 m / s 的速度平行于bc 向右运动时,导线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多大?方向如何?2.一个具有一根辐条的金属圆环,辐条长为L ,电阻为r ,可绕圆心转动,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于圆环平面的匀强磁场中,用两个电刷分别与环心和环边缘作滑动接触,并且用导线与外电阻R 串联成一个闭合电路,如果圆环圈电阻不计,当辐条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求电阻R 中的电流及辐条两端的电压。

3.如图所示,在一磁感应强度B =0.5 T 的匀强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水平放置着两根相距为L =0.1 m 的平行金属导轨MN 和PQ ,导轨电阻不计,在两导轨的端点N 、Q 间连接一阻值R =0.3 Ω的电阻,导轨上垂直于导轨跨放一根长为2L 、每米长电阻为r =2 Ω的金属棒ab ,与导轨的交点为c 、d ,当金属棒以速度v =4 m / s 向左匀速运动时,求:(1)电阻R 中的电流强度,(2)金属棒ab 两端的电压。

4.如图所示三角形金属导轨EOF 上放一金属棒ab ,∠EOF =α,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中,在外力作用下使ab 保持与OF 垂直,以速度v 从O 点起向右移动,设导轨和金属棒单位长的电阻均为r ,求:(1)回路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2)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4 导体和磁场相对运动(三)一.教学目标:略二.复习提问: 例1:一导线框以速度v =2 m / s 匀速通过磁感应强度为B =0.6 T 、宽为40 cm 的匀强磁场,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试作出线框中电流和ab 边两端电压随移动距离变化的图线。

(1)线框每边长为10 cm 、每边电阻为1 Ω,(2)线框为长方形,ab 边长为10 cm ,电阻为1 Ω,bc 边长为50 cm ,电阻为5 Ω, 练习: 1.一边长为a 、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线框以速度v 匀速由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出发,穿过宽为b 的空隙,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b <a ,试作出线框中电流随移动距离变化的图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