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1.草地资源四大要素:气候组分、生物组分、地学组分、人文组分。
任继周,1961,四项(大气、土地、生物、生产劳动)因素说
许鹏,1985,三项(非生物环境、生物、人类活动)因素说
任继周,1997,三项(非生物、生物和社会生产劳动)因素说
2.温度的生物生态类型:广温植物、窄温植物(冰雪植物、低温植物、微温植物、暖温植物、亚高温植物和高温植物);常温动物、变温动物,广温性动物,窄温性动物(喜冷性和喜暖性)
23.自然属性:草地植被及其地境特征,集中表现为植被组成与群落结构
经济属性:与生产利用有关的草地数量、质量和利用难易程度的特性,包括牧草产量及其构成、可食牧草量、营养物质含量、适宜利用方式和时间、畜种等
社会属性:草地资源的利用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草地归属、管理水平及其所处社会的发展水平
真彩色显示方式:在彩色合成中选择的波段的波长与红绿蓝的波长相同或近似,那么得到的图像的颜色与真彩色近似,这种合成方式称为真彩色合成
空间分辨率:扫描仪能够观测到的最小的地面单元。
反射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分成三部分,分别是透射能量、反射能量和吸收能量三部分,其中发射能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之比叫做反射率。
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探测器件接收电磁波辐射所能区分的最小波长范围。
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波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
19.宁夏草地类的简介:草甸草原类、干草原类、荒漠草原类 、草原化荒漠类、干荒漠类
20内蒙古从东到西: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可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
22.各大洲草地面积排序:亚洲、非洲、北美和中美州、南美洲、大洋洲、欧洲
各国草地资源排序: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美国;哈萨克斯坦、巴西、阿根廷、;
10.草地资源:某一区域的草地类型、面积及其蕴藏的生产能力,是有数量、质量和空间概念的草地,是可更新的农业自然资源,具有生产和生态等多种功能。
11.草食动物:指以植物有机物为食料,维持其生命并形成动物有机物的动物,在生态系统中通称为次级生产者或初级消费者。
12.家畜单位:为了换算的目的,根据某一特定家畜的放牧压或饲料消耗量为标准,将其他家畜的同类项目与之比较而得出的比值。
非监督分类:不施加任何经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上地物的光谱特征分布规律进行自然“聚类”分类结果只是对不同类别达到了分区但不能确定类别的属性。
监督分类:是在工作区通过实况调查取得分类样本统计数据的情况后进行的。通过样本的已知数据,从中找出分类参数、条件及建立判别函数,然后对图像各像元作出判别归类。
遥感的概念、特点、发展趋势:
草地资源学复习资料
———————————————————————————————— 作者:
———————————————————————————————— 日期:
1.世界草地资源概述
欧州,亚州,斯太普,Steppe南部非洲,维尔德,Veld南美洲,潘帕斯,Pampas
北美州,普列里,Prairie非洲,澳洲,萨王那,Savanna中北美州,卡帕拉,Chaprral
24.草地与草地资源的区别:
1.草地是一种自然体;2.草地资源是经过人类利用、经营的草地;
3.草地只有蕴藏的生产能力;
4.草地资源是生产资料和环境资源,是有数、质量和分布地域的草地经营实体,使草地蕴藏的生产能力变为现实生产力。
5.草地资源的内涵,随着生产的发展,应该扩展为一切天然、人工、副产品饲草料资源的总体。
5.草地游憩的类别:观光浏览旅游科学探险旅游休闲度假旅游
6.产业化原则: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产品商品化 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
7.可持续利用原则:1.生产性原则2.稳定性原则3.保护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5.可承受性原则
8.牧用草地:草地生长的饲用植物直接用来放牧或刈割后饲养牲畜。
9.三向地带地带性学说:在地球表面,热量随所在纬度位置而变化;水分随经度位置而变化,构成草地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在山地,水、热状况在基带的基础上,随海拔高度而变化,构成草地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遥感:基于特定的空间平台,应用探测仪器,从远处记录目标物的电磁波特征,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特点:全天候、全天时、全球性
发展趋势:高空间、高光谱、高时间、高分辨率
三种属性的相互关系
自然属性是基础,经济属性是自然属性的生产表现,反映了社会属性的作用水平。社会属性影响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草地的发生与发展受自然、经济和社会属性的共同制约
植物水分的生态类型:水生植物、沼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湿中生、中生、旱中生)、旱生植物(中旱生、典型旱生、强旱生、超旱生),动物-喜湿、喜旱
3.地形条件在草地形成中的作用:以其起伏、坡向、坡度并结合其海拔高度对草地产生影响,主要是:(1)改变大地区的气候;(2)局部水、热条件的再分配;(3)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4)本身的运动
草地基况:指草地目前或近期生产状况与原有或前一时期草地生产状况的比较,是草地当前发育和发展的健康状况。
17.草地牧草经济产量:单位面积的草地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可供动物放牧采食或刈割的牧草重量,可用鲜草、干草、干物质或有机物质等指标表示。
18.草地的发展:草地属性的变化过程,包括草地的分布、波动与演替
13.牛单位:l头体重454kg的成年母牛或与此相当的家畜,平均每日消耗牧草干物质12kg。
14.区域:作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理单元、某一特定范围;是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
15.草地的发生:草地属性的形成过程,从原生裸地(没有植被草地生态系统健康:是指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地、植被、水和空气及其他生态学过程的课维持程度。
2.中国羊单位:1头40kg的母羊及其哺乳羔羊,每日需青草5-7.5kg
3.载畜量:一定的草地面积,在放牧季内以放牧为基本利用方式(也可以适当配合割草),在放牧适度的原则下,能够使家畜良好生长及正常繁殖的放牧时间及放牧的家畜头数。
4.畜产品单位(APU):1个畜产品单位规定,相当于中等营养状况的放牧肥育肉牛1kg的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