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30题、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3大题、40分。
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考生必须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60分)美国、中国等12个国家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水下“亚特兰蒂斯浅滩”开始进行打穿地球壳幔边界的大洋钻探,读图回答1~2题。
1.科学家计划打穿的壳幔边界是( )A.软流层 B.古登堡面 C.莫霍面D.地幔2.“亚特兰蒂斯浅滩”属于( )A.海岭 B.海沟 C.岛弧D.裂谷下图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度,A、B为昏线上的两点, 读图回答3~5题。
3.此时,B点的地方时( )A.4时B.8时 C.16时 D.20时4.此时,B点A.昼长16小时 B.昼长16小时 C.夜长16小时 D.夜长16小时5.该日,下列城市日落最晚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
读图回答6~8题。
6.可能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 )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 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8.该地理兴趣小组的日记中记录:“8日,天气晴,当地时间18点整,太阳在我校西面的山上消失。
”该日所在的月份可能是( )A.11月 B.1月 C.3月 D.5月读图回答9~10题。
9.据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可能位于新加坡 B.地气温差与气温的高低成负相关C.地面温度总是高于气温 D.地面温度与气温成正比关系10.该图说明的地理原理是( )A.大气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B.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D.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读某高空等压面图,读图回答11~12题11.若该图示意热力环流,则A、B、C、D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A>B>C>D B.A>C>B>D C.A>D>C>BD.A>B>D>C12.若该图示意大气环流中纬环流圈,则( )A.A为高压 B.A、B间盛行风向一定为西北风C.B为赤道低气压带 D.该地位于北半球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14.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B.南亚盛行东北风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下图为20xx年2月8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此时丙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16.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A.甲——反气旋、晴朗乙——气旋、阴雨B.甲——低压、阴雨乙——高压、晴朗C.甲——气旋、晴朗乙——反气旋、阴雨D.甲——高压、阴雨乙——低压、晴朗下图是某地气温变化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17~18题。
17.此地( )A.雨热不同期B.降水集中在冬季C.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典型植被为常绿阔叶林18.该地河流( )A.有结冰期B.径流量主要随气温而变化C.夏季含沙量最少D.春、夏两季汛期明显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码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回答19~20题。
19.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①水量7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②水量1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水量7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水量7月份较小20.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④的水量增加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4亿~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下图是该地区地质剖面图。
读图回答21~22题。
21.形成“蜂巢”的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流水沉积22.此处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喷出C.岩浆喷出—沉积—外力侵蚀—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左图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
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
这种地貌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红色碎屑岩沉积而形成。
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右图中的( )A.甲 B.乙 C.丙D.丁24.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的数字序号为( )A.冷却凝固① B.冰川侵蚀③ C.外力作用②D.变质作用④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Ⅳ单元地貌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D.死火山26.Ⅱ单元地貌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下图为同一区域不同发育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27~28题。
27.按照先后顺序,图示发育阶段排列正确的是( )A.I—Ⅱ—Ⅲ B.Ⅱ—I—Ⅲ C.Ⅲ—I—ⅡD.I—Ⅲ—Ⅱ28.该岩石形成的地貌类型为( )A.风蚀洼地 B.喀斯特地貌 C.流水地貌D.沉积地貌读图回答29~30题。
29.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甲—a—侵蚀 B.乙—a—沉积 C.甲—c—沉积D.乙—c—侵蚀30.如果一艘小船从下游到河流的上游,请问所走的航线是( )A.a线或c线B.b线 C.c线D.a 线II卷(非选择题)31.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
(12分)(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为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乙处为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百帕。
(选择字母)D.44<P<45A.30<P<31 B.39<P<40 C.40<P<41(3)此时,西安吹________风。
(4)北京此时的天气状况为(5)如果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可能出现哪些灾害性天气?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1)分别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洋流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
(2)A洋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影响表现在________,受其影响,沿岸地区形成________气候。
(3)A、B、C、D、E五处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0分)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带。
(2)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3)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地形、________。
一选择题C AD B D C D D C B D A B B C B C A C C B A B C C AC C B D31.(1)高气压气旋(2)B (3)偏北(4)阴天、雨雪大风天气 (5)寒潮、沙尘暴。
32.(1)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巴西暖流(2)降温减湿热带沙漠(3)A 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生长,为鱼类生长提供了食物;喜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在此交汇形成渔场33. (1)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 乙从沿海到内陆(3) 海陆位置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