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构造》习题答案汇总

《地质构造》习题答案汇总

《地质构造》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古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现
代构造运动。

按照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其中前者又称为造山运动,后者又称为造陆运动。

2.地质作用依据其能源和作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
动力地质作用;其中前者主要包括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在地表主要形成山系、裂谷、隆起、凹陷、火山、地震等现象;后者主要有风化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流水的地质作用、冰川的地质作用、冰水的地质作用、重力的地质作用等。

3.地质图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照一定比例缩
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一副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地质平面图、地质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并标明图名、比例、图例、和接图等。

4.常见的地质图包括普通地质图、构造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基岩地质图、
水文地质图和工程地质图等六种。

二、名词解释
地壳运动:主要有地球内力引起的岩石圈产生的机械运动,又称构造运动;
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地球的矿物、岩石、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等进行破坏和建造作用。

褶皱构造: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断裂构造:岩层受构造运动作用,当所受的构造应力超过岩石强度时,岩石的连续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断裂,称为断裂构造。

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产生断裂后,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着断裂面产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岩层的产状要素?
确定岩层在空间分布状态的要素称为岩层产状要素。

一般用岩层面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进行描述,分别称为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2.试简述岩层产状与地面坡度关系的“V”字型法则。

岩层产状岩层倾角与地面坡向关系岩层出露线与等高线关系
水平岩层二者平行或重合
倾斜岩层相反(不论倾角大小)二者同向弯曲,“V”尖向沟谷上游
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相同(岩层倾角<地面坡角)二者反向弯曲,“V”尖向沟谷下游二者同向弯曲,“V”尖向沟谷上游
直立岩层岩层出露线为直线,不受地形影

3.简述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从地质构造控制地质结构和地质
环境两个方面总结分析)。

运动构造形成并控制着地质构造和地质环境,其中前者控制着区域地壳结构(或区域构造)和地质体结构即土体结构和岩体结构;后者则控制地壳稳定性(地震活动、地壳升降活动、断层活动及地壳活动引起的地壳表层活动)、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地质体中的地应力、地下水和地温等因素。

上述不同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不同类型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可从边坡工程、地基工程、地下工程等不同种类的情况具体分析。

4.试简述岩层和地层两概念的差别?
岩层一般泛指各种成层岩石,是由层状的沉积岩(固结的岩石或松散堆积物)、火山岩和它们的变质岩组成,不具有时代的概念。

地史学中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代的地层,从时代上讲地层有老有新,具时间概念,是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岩层或岩层组合。

5.简述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方法及主要依据?
主要有绝对年代法和相对年代法。

前者主要有同位素地质年龄测定法和古地磁学法。

后者又包括地层层序法、古生物法、地层接触关系法。

地层层序法的依据是标准地层剖面和沉积岩的层面构造;古生物法的依据是标准化石;地层接触关系法依据岩浆岩、沉积岩及其相互关系接触类型判断。

沉积岩之间主要有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岩浆岩之间主要是穿插接触关系,岩浆岩和沉积岩之间是侵入接触和沉积接触。

6.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是怎样形成的?
平行不整合:地壳先下降接受稳定沉积,然后胎生到侵蚀基准面以上接受风化剥蚀,再后地壳由下降接受稳定沉积的地史过程;
角度不整合:地壳先下降沉积,然后挤压变形和上升剥蚀,在下降接受沉积的地史过程。

7.简述地质图的阅读步骤。

阅读地质图应按照如下顺序:一、图名、比例尺和方位;二、地形和水系;三、图例;四、地质内容,主要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质历史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