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办公用房管理规章制度

办公用房管理规章制度

办公用房管理规章制度
办公用房管理规章制度
篇一:办公用房使用管理办法】
为了切实提高办公楼的使用管理效率,确保正常运转,根据中支精神和党政办公用房建设中贯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精神,按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特制定本办法。

一、管理使用
办公楼一楼为营业室,二楼为机房和档案室,三楼为办公室、纪检监察室、会议室,四楼为行长室、副行长室。

各股室负责各自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全体职工要爱护公共设施,自觉维护楼内设施,保持公共卫生,节约用水用电。

闲置办公用房的调配和使用由使用股室向办公室申请,办公室经审核报请支行党组同意后方可实施,任何股室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报告用房的用途,不得对外出租和出借。

办公用房及办公设施设备因人为损坏的,应负责维修或赔偿。

二、安全管理
为加强办公楼的防火、防盗、防灾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值班期间对外来人员进行询问登记,做好来访记录,预防治安事件。

各办公室在下班后关闭源、门窗,管理好重要文件和财物,因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责任自负。

节假日加班时要告知值班人员。

三、公共卫生
办公楼内的公共卫生各科室排班轮流进行清扫保洁,包括楼道(窗台)、楼梯(扶手)、卫生间卫生清扫,并由专人进行清理垃圾,卫生打扫人员每天中午、下午下班各清扫一次,每周消毒一次,确保办公楼整洁卫生。

各办公室自行清扫各自室内卫生,同时要保持公共环境卫生,做到纸宵烟头放入垃圾箱,不得乱倒垃圾,不得随地吐痰。

院内由值班人员负责清扫保洁,车库由司机负责清扫保洁。

篇二:办公用房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电研院办公用房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及参照《东莞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东府(2005)14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电研院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本办法适用于XXX各职能部门以及XXX有经费投入的事业部。

其他XXX可参照本办法另外制定相关标准。

第二章用房标准
本办法所指的办公用房包括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和领导人员办公室。

第三章办公用房的建设、购置和租赁
第六条规定了租赁办公用房的原则和选择标准,建议选择普通商业写字楼。

第七条规定了建设、购置办公用房的条件和申请流程,确保符合相关条件和资金来源。

第八条强调了联合建设、购置或联合租赁办公用房的优先性,以共同利用公共设施和附属设施。

第九条规定了办公用房建设、购置单位综合造价不能超过所在地市场同类型办公用房平均综合造价。

第四章办公用房的面积标准
第十条规定了办公用房的规模根据单位编制定员人数、人均面积控制指标测算,并考虑公共面积、人防工程面积、车库面积和其他建筑面积。

第十一条规定了办公用房人均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的标准,同时考虑编制定员人数和地区气候等因素。

第十二条规定了各级员工办公室的使用面积,并提供了标准单间办公室使用面积和会议室面积的控制标准。

第十三条规定了会议室的规模大小和设置标准。

第十四条规定了办公用房应合理设置独立变配电室、锅
炉房、食堂、公勤用房、停车设施、人防设施等,并按照国家人防部门规定的标准建设和管理。

第五章建筑标准
根据第十五条规定,各单位办公用房应选址在交通便捷、环境适宜、公共服务设施完备、安全保卫和远离污染源的地点,避免在工业区或居民区。

第十六条规定,办公用房宜建多层,根据城市规划需求,在城市中心城区可建高层。

平面布置应分区明确、使用方便、布局合理,不设员工住宅用房。

各类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用房。

第十八条规定,办公用房应合理确定门厅、走廊、电梯厅等面积,提高使用率。

办公用房建筑总使用面积率,多层建筑不应低于60%,高层建筑不应低于57%。

第十九条规定,多
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层高不宜超过3.3米,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
层高不宜超过3.6米;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5米。

第二十条规定,办公用房建筑耐久年限不应低于二级(50~100年),安
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防火应符合国家有关防火规范。

第六章装修标准
第二十一条规定,办公用房的建筑装修应遵循简朴庄重、经济适用的原则,并体现集团公司形象和企业文化。

装修材料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一般不得使用进口装修材料。

第二十二条规定,外部装修一般应采用普通装修,主要入口部位可适当采用中级装修。

外门窗应按节能指标要求采用密封和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

第二十三条规定,内部装修采取分区装修,门厅、电梯厅、贵宾接待室、重要会议室、领导人员办公室等部位可采用中级装修;一般工作人员办公室以及其他房间和部位应采用普通装修。

第二十四条规定,办公场所不得进行豪华装修。

内部装修费用占建筑安防工程造价的比例,砖混结构建筑不应超过35%,框架结构建筑不应超过25%。

第七章室内环境与建筑设备
第二十五条规定,办公室、会议室应采用直接采光。

办公室照明应采用普通节能灯具,门厅、会议室可采用节能装饰灯具。

第二十六条规定,采暖地区的办公用房应结合实际,优先
采用区域集中供热采暖系统,降低采暖成本。

第二十七条规定,办公室原则上应采用自然通风换气方式。

需要进行人工降温或取暖的地区,可采用分区或集中空调系统。

第28条规定了通信和计算机网络设施应满足办公自动化
的需求,并根据安全、保密和消防等要求进行综合布线和预留接口。

第29条规定了办公用房使用的采暖设备、空调设备、
电梯设备和卫生设备应采用国产设备。

第30条规定了办公用
房必须进行建筑节能测评和基建达标验收,不符合标准的不得通过验收。

第31条介绍了租赁办公用房的报批程序,包括首次租赁
和续租。

第32条规定了购置办公用房的报批程序,需要上报
集团公司并经过审议批准。

第33条规定了建设办公用房的项
目立项审批程序,需要上报集团公司和公司董事会批准。

在购置和建设办公用房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和集团公司的报批手续,不得违规行为。

第35条规定了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规模、标准和投资概算等进行实施,以确保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性。

第三十六条规定了办公用房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办法,各单位需按照集团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第三十七条要求各单位采用社会化服务方式,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物业管理公司来进行办公用房物业管理。

第三十八条要求各单位节约、合理、安全地使用办公用房,不得自行处置办公用房及相应土地,也不得自行将办公用房转让给其他单位。

第三十九条要求各单位加强办公用房建设、购置和经营的管理。

对于因失职、渎职造成违规违纪问题的,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章附则规定了本办法的解释和实施时间。

本办法旨在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相关法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的管理,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行政成本,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保障机关高效运转。

本办法适用于省直单位,包括办公用房、业务用房、服务用房、附属用房和设备用房。

省管局是办公用房建设项目审核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统一受理、审核、监督管理、竣工验收和产权产籍集中统一管理。

办公用房建设包括多个方面,如新建、扩建、翻建、迁建、改建、购置、置换和装修改造等。

在机构改革中,省直单位撤销后的办公用房由省管局进行统一收回。

为严格管理省直单位的办公用房租用审批,第十八条规定,对于无存量办公用房可供调剂且确需租用的省直单位或临时办公机构,需经过省管局审批并核定面积后方可租用,租赁费用由财政安排。

任何部门、单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租用办公用房。

第十九条规定,租用办公用房时需严格控制装饰装修标准,集约配置必需的办公家具。

原则上不得购置新办公家具,确需购置的,应按照《安徽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家具设备配置标准(试行)》执行。

这有助于更好地利用省直单位的办公用房资源。

第二十条规定,省直单位不得改变办公用房用途,不得出租、出借办公用房。

对于已经出租、出借的,到期应予收回,租赁合同未到期的,租金收入需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规定管理,到期后不得续租。

同时,严禁以租用过渡性用房名义变相购建使用办公用房。

最后,第五章规定了办公用房的维修改造管理。

省直单位需按照相关规定对办公用房进行维护和维修改造,确保办公用房的安全和舒适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