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用“聊”的方式梳理故事情节,通过对调达这个人物的鞭挞,来渗透贬义词这一
感情色彩,感悟《九色鹿》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并能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2、用想象补白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文来想象课文所表述的画面。
3、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
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九色鹿》(齐读课题)。
师:在《九色鹿》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四字词语,我精选出一些,不知道同学们能否读准?
二、复习课文,品读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词语:洁白如雪毛色鲜艳纵身跳进知恩图报
见利忘义灵魂肮脏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2、指名朗读,关注读准
3、指名朗读,关注节奏
4、指名朗读,关注情感——教师要注意学生朗读时的表情,语音高低,手势……适时评价表扬,但要适度。
三、评论人物,感知形象
1、评“九色鹿”
①师:课题中的“九色鹿”就是故事里的主要人物,你们喜欢它吗?
②师:说说为什么喜欢?
生:我喜欢它——(外形方面,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上刚才积累的词语)
③师:再能说出喜欢它的原因就很了不起了!(引导学生关注到人物的精神与内在品质)
④师:九色鹿双角洁白如雪,非常美丽;它看到有人落水,奋不顾身去救,这叫——勇敢;救了落水人,不求报答,这叫——善良;当遭受别人出卖,国王下令捕杀它的时候,它又非常机智;它还在国王的面前揭露了调达的丑恶嘴脸。
这就是说它还有一种最重要的品质
——正义!(板书:正义)
生:(齐读)正义
⑤师:人们喜欢九色鹿,就是因为它是正义与善良的化身。
(板书:与善良的化身)
(生齐读)
2、聊“调达”
①师:课文中还有一个主要人物——(板书:调达)喜欢吗?
②说说原因(引导要点:1、要尽量用到所积累的文中词语;2、要结合故事中的例子。
)
③师:这样的行为叫做——
生:见利忘义。
④生上台板书:见利忘义
⑤师:调达这个人所有人都不喜欢他,因为他是——卑劣与贪婪的象征。
(板书)
生齐读
形容调达以及像调达一样的人,这些词都叫贬义词,我们一起用这些词来责骂调达。
怎么责骂呢?用词语骂他。
(出示课件:调达,你这_________的小人。
)
(语调越来激昂)
三、想象朗读,感知情境
(一)想象朗读方法
引导学生感知想象朗读。
(二)、精读第八自然段
①师: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刚才有没有在头脑中显现出画面呢?九幅画面中,有一幅出现的人物最多,情节最紧张,哪一幅呢?
②师:我们就看这一幅,请一位同学来朗读。
这段是人物最多,情节最紧张,也是最精彩的。
(出示课件:山林之中……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
指导学生读__“乌鸦高声叫”……九色鹿在睡觉,而国王带了军队来捉它,情况危急,乌鸦在天空中高声叫喊。
……情况万分紧急,读出画面感。
3.师: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后的心情怎样?
师:它气什么?调达和它什么关系?如果你救了个人,那个人反过来害你,你气不气?
“陛下,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
⑧师:那请你把这种怒气读出来(出示课件:
在快要淹死时,我救了他。
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指导朗读,师:九色鹿称呼国王什么?……“陛下”这个称呼对国王尊敬吗?(体现了九色鹿的优雅)
⑨师:九色鹿之前料到了调达会出卖自己吗?哪个词表现了它的意想不到?
师:九色鹿除了揭露调达的卑劣行径,还有没有指责其他人?
(出示课件: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指名读
○13师:难道不怕……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的作用是——
○17师:在这危急关头,不能气昏了头,一定要揭露小人的卑鄙行径,才能脱离险境,转危为安。
再来读一读这一段,体会它美丽背后的机智。
生齐读
○18师:最后,调达得到什么惩罚了吗?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国王斥责了调达,还重重惩罚了他。
)
四、体验角色,练习写话
①师:调达虽然是个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卑鄙小人,但受到惩罚以后,他面壁思过,悔过自新,重新做人,最后成为了五百罗汉中的第157尊!我们来想象一下,国王非常惭愧,那么调达呢?心里怎么样?
②师:做了不该做的事,心里觉得——后悔,下面我们写个片段,想象一下调达心里师怎么后悔的?写的时候,前面都是一样的,(出示课件:调达非常后悔:唉,……竟然……,……。
)
④师:反思自己的错误很重要,更重要的是以后该怎么做。
同学们,那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是的,做人应当遵守诺言,知恩图报,决不能背信弃义。
今天,我们学习的故事叫——《九色鹿》(齐读),让我们将九色鹿以及九色鹿的话语、故事印在自己的心里,好吗?回去后,把这则故事说给你的家人听听。
好,下课!
板书设计:22.九色鹿
九色鹿:善良与正义的化身
调达:卑劣与贪婪的象征
教学反思:
我今天执教的是《九色鹿》(第二课时),整节课我分为四个板块:
复习导入,积累词语;评价人物,感知形象;想象朗读,感知情境;体验角色,练习写话
在第一板块“复习导入,积累词语”,我精选了文中的四字词语,通过读准字音,读清节奏,读出情味这三个层次的朗读,一是为了积累这些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这些词语所蕴含着的感情色彩;二是为下一个板块的评价人物做铺垫。
在第二板块“评价人物,感知形象”中,我采用的是“聊”的方式,“聊人物”“聊情节”“聊感受”,在聊的过程当中,梳理故事的情节,鼓励学生的个性表达,运用积累的词语来评价人物,最后通过对调达这个人物的鞭挞,来渗透贬义词这一感情色彩。
纵观这个板块的设计在对话教学的情境中,在学生充分自由的表达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接下来,我想与各位谈一谈“教学策略的选择与想象力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的第三板块“想象朗读,感知情境”的设计时,摆在我面前的是两种教学的选择:一是在网上下载敦煌壁画上的《九色鹿》的组图,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的方式,去感受这些图画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二是用想象补白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文来想象课文所表述的画面。
这两种策略,前者是通过直接呈现的方式,学生作为被动接受的一方,去认同和承受;后者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通过阅读文字,体会文意,想象补白。
我选择了后一种策略,原因就在于我将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我想最佳的方法和途径那就是依托文本展开丰富的想象,都说这个世界最美的就是想象力,我想不仅如此,最神奇的,最富创造力的也是想象力,学生通过直接接触文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去再现文本所描述的画面,这个过程融入了学生自身的审美体验,这本身就是一个阅读再创造的过程。
在最后一个板块“体验角色,练习写话”中,也是我颇为纠结的地方,调达在前面第二板块中是作为学生鞭挞的对象,该如何收尾呢?是以文本本身所呈现的将调达这个人物作为反面典型来定调呢?还是尊重《佛经》故事中的本意——劝人向善,回头是岸呢?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尊重《佛经》故事的本意,对教材进行了处理,将第九幅图——“调达面壁思过,终成正果”呈现给学生,并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来想象人物内心的忏悔,用练习写话的方式表达交流,这里将读写结合一体,凸显的不仅是学生内心的个性情感体验,更是将学生的言语学习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起来。
当然,因为自己是年轻教师,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所想未必能完全实现自己之所想,在此,我真诚地恳请各位不吝赐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