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次周考试卷出题人:王雪茹姓名 ---- 班级---- 座号----一名句默写(20分)1.《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2.《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3.在《归去来兮辞》中,诗人既否定了世俗政治社会,亦摒弃了宗教彼岸世界,体现其认真的、现世的人生态度的诗句是: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4.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5.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身临天阔水远、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7.《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8.《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9`《归去来兮辞》写大自然充满了生机、韵律,令诗人欢欣鼓舞,亦令诗人低徊感慨。
万物畅育,正当青春,而诗人却已近老年,生发出感伤之情的句子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二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19分)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公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基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占溪教.授.,门人甚众。
尝起汉、魏尽晋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
崔融与张说评勃等曰:“勃文章宏放,非常人所及,炯、照邻可以企之。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7.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B.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C.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D.勃既废客/剑南尝登/葛愤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BA.字:也称“表字”,是指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
古代男子20岁女子15岁时,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B.迁:指改官。
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
古代常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
如“迁进”表示升迁,“转迁”说明调职,“左迁”常指平调。
C.卒:死亡。
专用于指大夫或相当于大夫及其以上的高级官员的死。
“卒”原有“终”、“尽”的意思,引申为指大夫的死,唐代以后则用作“死”的通称。
D.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
从宋代开始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的具体事务。
9.下列各项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时就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后来又被沛王征召担任署府修撰,在滕王阁宴会上曾使都督为之折服而叹为“天才”。
B.王勃命运坎坷。
因戏作《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怒逐出府;又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仍被除名;后因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C.滕王阁盛会,都督原非诚心请众宾写序,于是提前让女婿写好序文,以夸耀女婿文才。
会上众宾客也都知趣地一一辞谢。
唯有王勃,慨然应笔,自然引起了他的不满。
D.从崔融、张说等人对王勃的评语中可以看出,历来“初唐四杰”的排序是公允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等人的文采远不及他。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王勃写文章,并非开始时就进行精心构思深思熟虑,先磨上数升墨,然后酣畅地饮酒,拉过被子盖上脸就睡,睡醒了,拿过笔一挥而就,一个字也不需要改动(2)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摆宴席,提前就让其女婿写好了序文准备在宴席上向宾客们夸耀,于是拿出纸笔一一邀请在座的客人们写序,没人敢当.(二)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19)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
祖茂,武昌太守。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费,遂抱羸疾。
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
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
”妻子固请种粳。
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素简贵,不私事上官。
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作《归去来》。
(节选自《晋书·陶潜传》)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解析】C项,固:坚持A.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属:撰写。
B.躬耕自资,遂抱羸疾躬:亲自。
C.妻子固请种粳固:顽固。
D.于半道栗里要之要:通“邀”。
1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B【解析】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根据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
句中的“既”等词,都是断句的重要参考因素。
A.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B.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C.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D.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举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13.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解析】此题“元嘉”是年号。
年号是古代皇帝纪年的名号,从汉武帝开始才有的。
A.刺史,汉初,文帝因为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称为“刺史”。
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B.“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条小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
后人因以“三径”代隐士住处。
“三径之资”指隐居的资本。
C.“督邮”,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
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
D.原文“元嘉四年”中的“元嘉”是庙号。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
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渊明仕途短暂。
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烦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渊明清高不群。
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渊明任真自得。
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5分)(1)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交给酒店,以便来就能喝酒。
(2)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投。
【解析】重点词语“去”“悉”“安”“同志”的翻译。
(1)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陶渊明的双亲年迈,家里很穷,他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
(2)素简贵,不私事上官((潜)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22分)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接.孟氏之芳邻接:结交B、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遥远C、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桑榆:家乡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弱冠:二十岁17 下列句子,不能表现王勃人生态度的一项是( C )A、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