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二次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变更调查方法

对二次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变更调查方法

浅谈对二次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成果变更调查方法
摘要:全国第二次土地大调查启用后,每年仍需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一次更新调查,确保土地利用数据库现势性。

本文以宁夏土地利用现状为例,谈谈二次土地调查如何有效地开展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工作。

关键词:土地利用调查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2)07(a)-0120-01
1 历年来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方法
每年9月底,国土资源部下达土地利用年度变更任务后,土地部门在10月至12月组织人员集中时间实施年度变更调查,主要以上一年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重点查清本年度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包括以前批准本年度建设、本年度批注本年度建设、本年批准本年末建设、本年度未批先建情况进行变更调查。

核查耕地变化情况,包括查清当年度实际耕地增加和减少的变化情况,建设占用减
少耕地、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以及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补充的耕地情况。

调查工作通常程序为: (1)外业地类调查。

以上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图、最新影像资料,为工作底图,实地逐一查找变化地类图斑,采集、标绘变化图斑范围线,外业工作量大小取决于当年变化量及图斑分散度。

(2)外业权属调查。

对当年因征地、行政界线调整、撤组等引起的权属界线、权属性质变化的调查,根据调查规程凡发生变化的要
请双方指界确认,签订权属界线核定协议书,将变化后的界线标定
到工作图上。

(3)内业数据处理。

根据外业地类调查、权属调查和本年度实地变化数据、各类建设用地审批文件实施农调数据库变更,并填写《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

(4)数据统计。

通过外业调查,内业数据处理,使土地利用现状的实地、图、数三者一致后,进行各类土地利用数据统计,包括宁夏建设用地数据统计,耕地增减的来源去向等统计。

上报统计年度变更数据,编写年度土地利用分析报告。

2 年度集中变更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认为传统的变更调查方法野外调查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内业工作复杂、程序多、面积量算、统计易出错,工作周期较长,成果应用慢,成果质量检查难度大,产
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下:
(1)变更内容容易遗漏。

全年建设用地、农业结构调整等引起地类变化量大,分布不均,全年各个时段都可能发生,而每年一次性调查时间有先后,先调查的地块调查之后如再发生变化就很有可能漏调查。

用地批文下发通常有迟后,特别是12月底批准的用地文件如不能及时转发到数据变更部门,这一部分用地就可能漏变更。

(2)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

变更内容多年底集中进行地类、权属调查,必然要动用很多技术人员才能完成,而土地部门年底有正常
工作较忙,再要抽调大量的技术人员完成变更调查工作必然影响其
他工作的进行,而每年靠临时请专家队来完成,作业成本高。

(3)成果质量缺乏可靠保障。

成果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每年集中变更调查,各调查单位大多请专业队实施,而各专业队实际投入的技术人员有限,一些新作业人员没有工作经验,边学边干,对各项技术掌握不透,外业调查遗漏判定不准,数据处理经常出差错。

3 变更调查方法探究
通过二次土地调查,历年漏变更的权属、地类进行了完整的调查,所有地类和图斑得到了进一步确认,今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工作就是当年用地变化土地的调查,按统一时点到每年的12月31日的要求,将该时点之前发生变更各类用地调查、变更、统计、上报,工作要求比较明确。

本文提出如下建议,供有关土地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1)采用手持gps采集变更数据。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一门交叉学科,随着测量学、技术及制图3s技术、计数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理论和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重大突破。

将高精度的手持gps接收机数据采集系统引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今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执法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利用手持gps具有采集、传输信息这一高科技手段,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还能有效地对建设用地实时监管,尽早地发现土地违法违规占用,便捷、高效地实施土地案件现场核查。

(2)结合土地执法巡查,使土地变更调查及时化。

每个乡镇土地管理所工作在土地管理最前沿,他们对辖区土地是否要征收、征收干
什么用、那些地块改变用途、那些村组行政界线要调整、是否存在违法用地等情况最有发言权,发动每个土管所的工作人员,学会操
作手持gps接收机数据采集的方法,在执行土地巡查的同时做好更新调查数据采集工作,真实反应土地权属、地类、基本农田变化情况,变化一块,调查一块,数据采集一块。

(3)土地利用实时调查方法。

每年初,各区县数据中心负责将最新的地形、权属、地类图斑套合后,出一套工作底图发给各土管所,土管所工作人员实行“以图管地”发现变化,及时采集变化信息。

土管所工作人员对辖区发生的地类图斑、权属界线、权属性质、地形地物调查变化范围,变化内容标绘到工作底图上,再用手持gps接收机对新的图斑界线、权属界线、地形变化外围线等进行数据采集,记录相关属性数据、拍摄变化地块相片,填写《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将上述一并传输到数据中心。

(4)变更信息的处理。

数据中心根据各土管所传输的变化信息,安排专业人员将变化的地类图斑、权属界线等信息数据加载到数据库中,查找相关批文,用地红线等材料,凡符合变更数据库条件的信息及时变更数据库,并填写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记录表》,对情况不明的先标注到当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暂不作变更处理。

(5)年底数据汇总。

年底请各土管所将年初下发的工作底图上交到数据中心,由数据中心根据新的影像资料、收集的各类批文,工作底图、采集信息进行逐一比对,核查有合法用地手续各类建设用地、耕地复垦、农业结构调整等变化图斑是否已实施数据库变更,对有
采集信息,无批文地块确认其是否属未批先用,少批多用。

对批而未用与工作底图再一次核对。

4 结语
以二次土地调查成果为基准,统一的标准时点,技术要求、精度要求进行变更调查,各地应根据地区用地特点采用合理的调查方法,建议在有条件发达地区,特别是已建立cors基站网络、系统内建立了局域互联网络的地区,由乡镇土地管理员负责用地变化情况及时调查,采用公安科技产品手持gps接收机及时采集变更数据,数据中心负责数据库变更和统计上报,明确职责分工,节约变更成本,保证成果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