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分析

【摘要】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至今,它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的文化产业龙头。

它的快速发展,使之在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进步,不断地刷新票房记录,增长我国经济。

本文将通过收集近年来的相关电影产业数据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及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电影产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扶持,即便自身仍会存在问题,但依旧会高速增长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数据产业收益绪论中国电影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迈出了一步又一步的体制改革步伐,度过了无数的改革阶段,在不断地探索和开发过程中,我国的电影制作、发行、推广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和发展,并且展现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电影产业。

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崛起,不仅赢得了多方的高度关注,还大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运转,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

然而就在2018年里,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再次打破了记录,达到了609.76亿,同比增长了9.06%,其中国产电影的总票房占据票房份额的62.15%,到达了378.97亿元,同比增长了25.89%,相比去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

并且2018年里票房过亿的电影就多达82部,其中国产电影就占据了一半的数量,有44部。

一次次的新纪录表明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第一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第一节市场规模发展快我国的电影产业从2003年改革至今,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便一直保持着每年30%左右的增长。

在2005年,中国电影在度过百年华诞之后,国内的电影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膨胀期”。

电影产业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电影票房持续增长从21世纪初年起中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就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我国的电影市场的票房也开始逐年增长,在2010年,中国电影的票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然而这样的趋势并没有停止,每年的票房都在持续增长,到了2014年开始,中国票房凭借每年百亿的增长速度,在2018年的时候达到了609.8亿的惊人数目,相比于2017年的票房同比增长9.06%(见表1.1)。

从一步一步的突破亿,十亿,百亿,达到现在的609.76亿,中国的电影票房不断地在刷新,使之电影产业走上经济市场的主导地位。

数据来源:国家电影局在票房持续的增长的情况下,功不可没的原因来自于票房过亿的电影越来越常见。

电影票房市场规模不断上升的同时,中国电影的单部影片的票房收入也在持续刷新。

十年之前,只有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获得了2.5亿元票房,到了2010年过亿的电影就多达十几部,目前,很多中小成本电影也实现了“票房破亿”。

直到2018年里,中国票房过亿的电影就超过了一百部。

二、影片产量增多早在2008年的时候,我国就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年影片产量排名第二的电影大国。

虽然近年来,我国生产的电影数量一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一年里的电影制片量轻松突破百部,但是在2010年到2014年期间,电影产量增长趋势非常缓慢,尤其是当2013年中国电影产量达到824部时,2014年的产量便急剧下降至758部,减少了近百部。

但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很久,2015年以888部,好的开头进行增长回升,在2018年里仅国产故事片就到达了902部,同比增长13%,而这一年的电影产量也出乎意料的突破了千部,以1082部1刷新了记录。

第二节产业链发生改变在中国电影产业链当中,有着电影制片、电影发行和电影放映这三个缺一不可的核心环节。

这三个重要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电影制片需要通过电影放映来实现其票房的收入;而电影发行作为主要环节有着纽带作用,他需要与制片方和放映方进行谈判,有较好的判断选择能力,做好影片的宣传推广工作使其得到高票房;电影放映则依靠好的影片和好的发行实现资产互相利用,正是在这样的环节下中国电影产业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

一、“制-发-放”一体化中国电影产业链在初期的时候是将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分成三个单独的部分,分别由不同的公司来进行发展,慢慢的各个公司发现产业链的相连性,为了使其有更好的发展,节约时间和成本,在电影产业链供给侧结构不断深化下开始了漫长的改革。

他们首先将发行和放映合为了一体,当发行方得到发行权时,它和制片方无需用更多的时间联系放映方,可以直接进行放映。

在这样的形态下,他们发现了更好的产业链模式,以资金为力量,将电影发行定为核心,上有电影制作和下有电影放映,全部融为一体彻底贯穿整个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降低产业链当中带来的风险。

良好的经济前景,使越来越多的信托投资公司、基金会、各种企业等纷纷介入电影产业,而中国的首支电影产业投资公司一壹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就以“将电影产业链铸为一体”作为发展目标。

可见,使电影产业链一体化已经不是国内一家电影企业的选择了,而是集体的选择。

至今“制-发-放”一体化的雏形已经形成,而最好的赢家是A股并购资本已超过了2000亿人民币2的互联网,它凭借互联网媒体介质的传播参与制作了多部不同类型的电影,并且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收益,尤其是参与的国外电影《毒液:致命守护者》,它享有是该片的全球分账票房收益。

但在这种情况下像一体化的企业,如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民营在2018年里分别斩获了56.9502亿元、14.1896亿元、53.1225亿元票房1,依然保持自己的地位。

二、影院线发展较快电影产业链的改变不仅仅是因为一体化的形成,还有来自于影院、院线的发展,它们不仅直接影响着票房的收益,还与电视、网络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从2002年以来,作为电影产业的终端环节,影院、院线的建设一直处于蓬勃发展的趋势,回顾2002年,当时的影院共872家,银幕数量才1581块,但到了2018年,影院的数量达到了10463家,而银幕更是以60079块的数量7再次打破记录,快速的扩容得益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拉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

仔细研究,2002年的院线制改革让很多的影院确立了主体地位,城市影院补贴让社会资本有了投入,另外还有股份制的改革使投资更加多元化,从而使影院的建设被加速。

到了2007 年,影院建设受到了文化建设政策和资金扶持的影响,许多的院线借此机会,开始了扩张步伐,如一些知名品牌 UME 国际影城集团、嘉禾影城等港资、外资电影院已初显规模,还有部分影院如保利系列的影院,横店系列的影院等都在慢慢崛起扩张。

而每年的银幕增加数达到了 550 块左右,影院与银幕增速的大幅增加,有力促进了中国电影市场快速扩容。

2018年中国电影市场正式步入了“高格式银幕”,巨幕数量增加至150块,除此之外X—LAND 银幕及POLYMAX 银幕的开发为观众带来更好的全新视听体验。

有数据得知,目前中国共有9条影院线全年的票房总收入都超过20亿元,2数据来源:互联网数据查找1数据来源国家电影局2018年里票房收入排名前五的影院线所得票房总产值均在40亿以上(见表1.2),物价影院线的总票房占据全年总票房的45%,近达一半。

虽然2018年的影院线年度票房排名有序微调,但占据首位的依然是万达电影,但它新增影院和新增银幕并没有在排名上靠前,源于它自身已经度过了产业的成长期,开始了大幅度的收益。

而成长中的广东大地电影,影院线增速明显,从而进一步缩小了与万达电影的差距,但依旧不敌万达电影。

虽然许多的影院线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2018年还是有部分院线的票房收入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至没有使电影产业的经济达到更高的数值,可以看出还是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电影报总体来说,影院建设的加速有力带动了电影全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影院市场多厅影院已成发展主流,发行放映系统正逐步实现数字化覆盖,并向中小城市快速延伸,积极开拓三四线电影市场。

除此之外,影院不仅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全方位视听享受,诸如银幕设计最大化、音响效果数字化以及观影坐席阶梯化,也与商业消费、娱乐休闲业务相结合,实现观影与社交的有机结合[2]。

可以说,日趋繁荣的影院建设,不仅促进电影创作的多元化,推动电影市场高速发展,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差异化院线建设为艺术电影的发展争取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和生存空间。

第三节经营模式多元化一、档期性经营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经营模式的不断更新,我国电影产业由季节为基础形成了档期电影,目前就是以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这四大档期为主的格局。

图1.1 2017—2018年四大档期同比增长率数据来源:猫眼数据在2018年里,春节档观影人次达到了1.43亿人次,取得56.94亿元超高票房,多项指标刷新春节档历史纪录,成为“史上最热春节档”。

而春节档之所以有如此表现,主要是因为《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等优质影片的加持,多元类型投放和优质内容共同拉动了市场增量,推动档期市场的繁荣。

2018年全年档期仅春节档较为亮眼,电影市场越来越看重影片的内容质量和口碑表现,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和贺岁档四大档期中,仅有春节档增长率明显高于2017年,其余档期同比增长率均有下滑,国庆档和贺岁档增长率甚至为负(见图1.1)。

但是全年市场真空期拉长,档期扎堆现象明显。

纵观全年影市,四大档期产生的总票房占全年票房总数的一半,且高票房的影片基本上都产出于四大档期。

二、区域性经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影市场的区域性的发展逐渐发生了改变。

根据数据来看,在2018年的时候,不同的地区间票房增速表现不一,其中四五线城市增速显著快于一二线城市,四五线城市的增速分别达到13.8%、14.9%,均大幅快于票房大盘增速。

但由于现在一二线城市群众的收益与支出比例有所改变,导致票房占比情况却开始走向下滑趋势,但依旧占据主导地位,而三四五线城市为了促进娱乐消费增长,电影票价往往低于一二线城市电影票价,以至于三四五线城市的票房占比有所提高(见图1.2)。

图1.2 2012-2018各线城市票房占比情况数据来源:猫眼数据近年来一二线城市票房的占比正在逐年下降,三四线城市票房逐年升高,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城市分布愈趋合理。

2018年各省(区、市)票房冠军依然是蝉联票房冠军17年的广东省,年度票房总额84.74亿元,同比增长5.95%2。

然而广东省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与其影院建设也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有关。

另外的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票房增幅微弱,但是在口碑大片上映时,两地依然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助推力。

第二章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第一节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一、票房高回报低每当我们看到可观的高票房时,往往我们都会忽略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电影市场随着近几年的一体化模式的改变,获得资本也越来越多,因此无论在哪一个环节,如演员片酬,增强特效,取景范围扩大以及发行,放映的成本也愈来愈多,但是投入的成本越大,电影投资回收成本的风险就越来越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