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6章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第6章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实用文档
闪回
短暂“重演”性发作:即在无任何因素或相关
物的影响下,创伤情景经常不由自主地出现在患 者的联想和记忆中,或使患者出现错觉、幻觉, 仿佛又完全置身创伤性事件发生时的情景,重新 表现出事件发生时所伴发的各种强烈情感反应和 明显的生理反应。这种现象又称“闪回”。
实用文档
回避症状
• 回避症状:即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
等方面的内容
实用文档
1、应激源评估 评估应激源的发生原因、种类、强度、持续
时间、发生频率、当时情景、与患者的切身利益 关系是否密切、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等 2、精神状况和行为方式评估 (1)评估精神状况 (2)评估行为方式 3、生理功能评估 4、心理应对方式和认知评估 5、社会功能评估
实用文档
二、护理诊断
实用文档
创伤后应激障碍病人的护理(病例)
• 在5年的时间里,病人很少外出,生活非常 被动。对自己的孩子也无法很好地照顾, 只能在母亲的督促下,被动地干一些家务。 常常呆坐一边,自言自语,不断地回顾当 时夫妻吵架的情景,却很少回忆丈夫去世 时的场景。在此期间,病人不愿意和任何 人接触,即使是原来非常要好的同事,也 不主动联系,更不和他们一起外出活动。
实用文档
• 本次是以“睡眠障碍”来住院治疗的。入院时病人 意识清晰,对答切题,语调低沉,语速很慢,面部 表情淡漠。病人自述:每天晚上无法入睡,因为自 从丈夫去世以后,几乎每天晚上做噩梦,梦见丈夫 和自己吵架的情景,经常惊醒,所以害怕睡觉。谈 及与丈夫吵架的情况时,病人情绪激动,反复强调 自己不是故意不要丈夫回家的,自述:“我要和他 说清楚,我是喜欢他的,我没有存心不让他回家”。 谈及如何才能和丈夫说清楚时,病人承认自己曾经 有过自杀的念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和丈夫沟通。 问及其自言自语的情况时,病人说:“我总觉得要 和丈夫说清楚,我总觉得丈夫能够和我对话的,所 以我自言自语,但我知道他现在是听不见的”。至 于工作和孩子的培养问题,病人认为这些已经不重 要了,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丈夫去世后,刘某已 经和绝大多数朋友没有任何交往了,也从来不外出, 甚至自己的衣物也是家人帮助买的。
实用文档
(二)安全护理
1、评估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 2、密切观察患者的 各种表现,注意有无自杀自
伤、暴力行为的征兆出现 3、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4、对有自杀危险的患者,需加强沟通,掌握其
病情、心理活动的变化,并利用各种机会争 取动摇或取消患者的自杀意念 5、当患者出现严重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导致行为 紊乱、冲动时,给予适当的保护性约束,以 保证患者安全 6、对意识障碍患者加强观察和护理
鼓励关注的眼神,以传达护士的关心和帮 助
实用文档
2、支持性心理护理
(1)保持与患者密切接触 (2)鼓励表达 (3)认同接纳 (4)合理解释、指导 (5)帮助宣泄 (6)强化疾病可以治愈的观念 (7)鼓励患者参加活动
实用文档
3、帮助患者纠正负性认知
(1)首先帮助患者找到自己的负性自动思维 (2)告诉患者其认知评价(即各种想法)是
1、患者不发生自杀、自伤、伤人行为,未造成走失、 跌伤后果。
2、患者在自理能力下降期间,其基本生理需要能得 到满足。
3、患者情绪稳定,无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 4、患者能正确认识应激事件,学会正确应对方法。
实用文档
四、护理措施
•
对急性应激障碍发作期的患者,护理的重点
在于保障患者的安全、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
第6章 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的护理
实用文档
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
理解:1、应激相关障碍的病因 2、几种常见应激相关障碍的临床特
征 应用:运用护理程序对应激相关障碍患者进行
护理及健康教育
实用文档
相关概念
• 应激(stress):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觉察到应 激源的威胁时,引起的心理、生理改变的过程,是个 体对面临的威胁或挑战作出适应和应对的过程。
三组: (1)闯入性症状 (2)回避症状 (3)警觉性增高症状 3、症状通常在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发生,病
程至少持续1个月以上。
实用文档
闯入性症状
• 闯入性症状:表现为无法控制地以各种形式重 新回忆创伤经历和体验。三种形式:
(1)短暂“重演”性发作 (2)暴露于与创伤性事件相关联或类似的事件、
情景或其他线索时,出现强烈的情感痛苦或生 理反应。 (3)闯入性症状还会在睡眠状态中以梦魇的形式 出现,表现为患者梦中反复重现创伤性事件或 做噩梦。
实用文档
总结
• 应激相关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 应激障碍与适应障碍三大类。其中,PTSD 是临床症状最严重、预后最差、可能有脑 损害的一类应激障碍。
实用文档
治疗与预防
一、治疗 治疗主要为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治疗的
关键在于尽可能去除精神因素或脱离引起精神创伤 的环境,转移或消除应激原。 1、心理治疗
实用文档
五、护理评价
1、患者是否发生自杀自伤、冲动伤人行为, 是否发生跌伤、走失后果
2、患者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3、患者能否正确认识和应对应激事件 4、患者是否学会调整和控制情绪 5、患者的适应能力是否改善
实用文档
急性应激障碍病人的护理(病例)
• 赵某,女,50岁,中学教师,大学文化。3天前,赵某 的儿子与女朋友驾车旅游时,遭遇车祸死亡,当晚病 人获知噩耗后,赶往公安机关。在其子及未婚媳妇尸 体旁,病人当即晕厥,数分钟后醒来,出现言语不连 贯,意识清晰度下降,拒绝承认尸体是自己的孩子。 反复念叨:“我儿子和媳妇到外面去玩了,她们去旅 行结婚了,很快就会回来的”,“他们不会死的,他 们是和妈妈开玩笑,想吓唬妈妈的”。服用镇静剂后, 方安静下来。第二天醒来后,出现情绪波动明显,时 常号啕大哭,反复责备自己“那天我要是不让他们出 去,把他们留在身边就好了”。对别人的劝解很反感, 容易被激怒,情绪波动非常明显。入院后表现情绪激 越,坐立不安,不配合,不愿意多说话,定向力障碍, 检查不合作,难以与其正常交谈。
1、心理社会因素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2、症状表现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内容有关; 3、病程、预后与精神因素的消除有关; 4、病因大多为剧烈或持久的精神创伤因素。
实用文档
9.11事件 实用文档
沙兰洪灾
云南 地震
实用文档
印度洋实用海文档啸
吉林中百商厦火灾
实用文档
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特点
1、急剧、严重的精神创伤为直接原因。 2、在遭受刺激的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病,一般在一
临床表现:情感障碍,或出现不良行为、生理
功能障碍。
实用文档
适应障碍的分型
1、以焦虑、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的抑郁 型和行为退缩型
(1)抑郁型适应障碍 (2)焦虑型适应障碍 (3)混合形适应障碍
2、以适应不良行为为主的品行障碍型和 行为退缩型
(1)品行障碍型适应障碍 (2)行为退缩型适应障碍
实用文档
3、以上类型均可出现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 不好、食欲不振、头痛、疲乏、胃肠不适 等症状,同时可因适应不良的行为而影响 到日常活动,导致社会功能受损。
效的认知和行为技能 (4)帮助患者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应对应激
实用文档
5、家庭干预
(1)帮助患者和家属学习疾病知识 (2)帮助家属理解患者的痛苦和困境 (3)指导家属协助患者合理安排工作、生活,
恰当处理与患者的关系
实用文档
(五)药物护理
• 遵医嘱给相应治疗药物,如抗焦虑药、 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帮助患者了解 和自行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个月内恢复,预后良好。 3、临床表现: (1)以意识障碍为主的表现。 (2)以伴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的表现。 (3)以伴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的
表现,如激越、喊叫、情感爆发,甚至伤人毁物。 (4)部分患者可伴有严重的情绪障碍,或自主神经
症状。
实用文档
因;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核心症状有
对于严重抑郁、有自杀自伤行为,或明显 冲动、有伤人毁物行为的患者,可采用电抽 搐治疗,以迅速控制症状,保证患者和周围 人的安全。对于木僵、抑郁等进食较差的患 者,可给予补充营养、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 支持疗法。
实用文档
预防
1、减少人为的应激原 2、增强个体应付应激的能力
实用文档
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主要包括心理、生理、社会行为、应激原
实用文档
习题
• 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 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项作用是给有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 病人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原因?
• A.它能防止活动过度和无目的运动 • B.它能提高病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 C.它能有助于避免进一步经历创伤 • D.它能推进悲痛过程 • E.它能提高病人逻辑思维的能力
1、强暴创伤综合征 2、迁居应激综合征 3、有自杀自伤的危险 4、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5、有受伤的危险 6、有营养失调的危险 7、睡眠形态紊乱 8、个人应对无效
实用文档
9、焦虑 10、恐惧 11、自理能力下降 12、社交能力受损 13、无效行角色行为 14、感知改变 15、思维过程改变
实用文档
三、护理目标
以及稳定患者情绪;对缓解期患者主要在于增强
其应对能力。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护理主要
在疾病早期以保障患者安全、消除情绪障碍为主,
后期则以帮助其建立有效应对机制为主。对适应
障碍患者的护理主要在于帮助患者提高对应激的
应对能力。
实用文档
(一)脱离应激原
由于应激相关障碍的病因较为明确,均为 应激事件引起,因此对于应激相关障碍,最首 要的护理措施是帮助患者尽快消除精神因素或 脱离引起精神创伤的环境,包括对患者康复后 生活或工作方面的指导或安排、必要时重新更 换工作岗位、改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生活规 律等,以转移或消除应激原,最大限度地避免 进一步的刺激和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