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描述其他排泄系统。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问题创设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学有所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肾单位的结构及其功能;
2、尿的形成和排出。
教学难点:
尿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通过复习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引出肾脏的作用。
复习泌尿系统的结构,并对肾脏有一个新
的认识。
通过课本、课件以及资料的分析,让学生试着描述原尿中的成分种类有哪些,以及原尿与
尿液的区别。
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对肾单位的结构以及尿的形成和排出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第三节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壱、肾单位
肾小球
肾单位肾小囊
肾小管
二、尿液的形成过程
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血液------------------原尿 ------------- 尿液
内壁过滤作用重吸收
三、排尿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
前面的课时已经把学生对人体八大系统的结构好奇心勾了起来,学生对泌尿系统这部分的知识都很好奇,所以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
本节通过重点学习肾单位的结构组成以及尿的形成和排出,让同学们对泌尿系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通过学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把本节课要讲的几个重点内容穿插在里面,使得教学内容逻辑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