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SZZ764 200转载机说明书

SZZ764 200转载机说明书

1.2 型号的组成及其代表意义 型号: S Z Z 764 / 200
电机功率(KW) 中部槽宽度(mm) 中双链 转载 输送机
1
2 技术特征(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技术特征
输送量(t/h)
出厂长度(m)
与伸缩皮带机有效搭接长度(m)
爬坡角度(°)
刮板链速(m/s)
型号
电动机
功率(KW) 电压(V)
中部槽、开天窗中部槽、推移槽、卸料槽、天窗卸料槽、和特殊卸料 槽组成了落地段联接槽。由侧板、中板、封底板、铸造槽帮端头等零件焊 接而成,完成了转载机落地段的联接,由哑铃销及内、外夹板联接。 3.2.4 刮板链(附图二十)、调节链
本刮板链为中双链型式,由 E 型螺栓、刮板、圆环链、接链环等组成。 圆环链规格为 30×108 毫米 C 级矿用高强度圆环链,链条间距为 130 毫米, 每段为 279 环,长 30.132 米,在每 8 个链环处安装一刮板,刮板间距 864 毫米,圆环链破断负荷为不小于 1130KN。刮板安装在平环上,与链条由 E 型螺栓用防松螺母联接在一起,链段之间用 30×108 梯齿形接链环联接。
组装刮板链时注意使刮板两端尖头朝向运煤方向。圆环链立环焊口背 离中板。使用中应经常检查螺栓是否松动。若有松动应立即拧紧。接链环 使用时应垂直使用,将中间弹性销拆除可分为两体,可方便地接入刮板链 中。
组装时为了最后将刮板链封闭起来和转载机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链 条被拉长,就需要有一组长度不同的调节链来满足接链需要,以适应转载 机的长度变化。调节链的结构形式完全与刮板链相同。 3.2.5 机尾(附图二十一)
安装时如果因运输不便,可将机头传动装置拆卸后运入井下再重新安 装,但应注意把外露轴头、轴套、迷宫槽、法兰盘止口等部位保护好涂上 油脂,以防锈蚀、弄脏及损坏。 4.2 转载机拆出的方法及顺序,应根据具体情况: 4.2.1. 拆卸传动部时,应将所有的外露轴端、轴套、迷宫槽、法兰盘止口 等部位保护好涂上油脂,以防锈蚀、弄脏及损坏。 4.2.2. 被拆卸的零部件,如螺栓、螺母等联接件,应安放在适当的箱内, 防止丢失和损坏。
转速(r/min)
减速器
型号 速比
型式
圆环链规格(mm)
刮板链 破断负荷(KN)
链条间距(mm)
刮板间距(mm)
紧链型式
SZZ764/200 485000 50 11.44 10 1.33
YBSD200/100-4/8 200 1140 1480
MS3H70DC 1:28.149 中双链 30×108-C ≥1130 130 864
4
过渡平缓。其结构与架桥槽基本相同。 转载机的机头传动部与可伸缩皮带机的机尾相搭接。为了保证有足够
的搭接长度和空间,是由凹槽把地面的水平溜槽段引向爬坡段的。凸槽是 把爬坡段引向水平架桥段的过渡弯槽,使中部槽与机头安装在行走部上的 机头过渡架相联接,形成转载机机头传动部与皮带机机尾相搭接的空间。 3.2.3.3 中部槽(附图十四)、推移槽(附图十五)、开天窗中部槽(附图十 六)、卸料槽(附图十七)、天窗卸料槽(附图十八)、特殊卸料槽(附图十 九)
SZZ764/200 顺槽用刮板转载机
(窑街煤电天祝煤业公司) (251S09/01)
使用说明书
执行标准 MT/T106-1996
山东矿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概述………………………………………………………1 2. 技术特征…………………………………………………2 3.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2 4. 安装与调整………………………………………………6 5. 使用与维护………………………………………………7 6. 故障分析与排除…………………………………………7 7. 运输及贮存………………………………………………8 8. 开箱及检查………………………………………………8 9. 其它………………………………………………………8 10.附表及附图…………………………………………… 9
闸盘紧链+伸缩机头
3 结构特征与工作原理
3.1 总体结构 本转载机(附图一)主要有行走部、机头传动部、紧链器、溜槽、机尾、
刮板链等部件组成。 3.2 主要部件的结构、作用及工作原理 3.2.1 行走部(附图二)
行走部安装在机头传动部下面,并与可伸缩皮带机相配套。转载机与 皮带机的重叠长度,随转载机的移动而改变,当工作面每前进 11.44 米, 转载机移动相同距离时,需要皮带机的皮带缩短一次。行走部是通过底盘 用 M30 螺栓与机头后槽体相联接,左右车架的滚轮骑在皮带机导轨上,使 转载机只能沿着导轨移动。转载机的架桥重量是通过铰接梁作用于左右车 架上,并通过铰接板上的转轴,使转载机机头能前后摆动一定角度。
5
等组成。 3.2.6 盖板
盖板是由扶手、板焊接组成。 3.2.7 内外夹板
内外夹板是用于各种溜槽之间的联接。 3.2.8 转载机的移动
转载机的移动是由端头支架来实现整机沿皮带轨道移动。
4 安装与调整
4.1 本转载机在下井铺设之前,应检查各零部件是否完好,品种数量是否齐 全,否则应在地面修好备齐。转载机的铺设安装方案应根据矿井具体条件 而制定,但一般可按下列步骤和方法进行: 4.1.1 铺设机尾,首先将机尾安放在工作面输送机的机头下面,然后将底 刮板链从机尾的中板下部穿过再搭接在机尾链轮上。从机尾逐段铺设水平 段的卸料槽、推移槽、中部槽,这时应将链条穿过封底板,槽体之间用哑 铃销联接。 4.1.2 当与锤式破碎机配套时,应按要求先把破碎机的主体部分安放在所 需位置上,然后再把中部槽与破碎机底槽相联接。 4.1.3 铺设爬坡段和架桥段的凹槽、凸槽及架桥槽时,要把底刮板链条逐 节放入下槽帮内。架桥段和爬坡段的溜槽,可按要求高度临时用木材架起, 以便安装机头传动部。 4.1.4 将行走部安装在可伸缩皮带机的机尾上。然后安装机头并与架桥槽 对接好。 4.1.5 将下槽刮板链从伸缩槽及机头中板下面引出,绕过机头链轮搭在链 轮上,以利于紧链。 4.1.6 从机尾处开始接上刮板链,逐节放入上槽帮内,直到机头链轮。 4.1.7 安装紧链装置、减速器冷却水管及电气系统。 4.1.8 张紧转载机刮板链,详见紧链说明。
前机架是用来支承,安装电动机、链轮、舌板、减速器,并且与后槽体 重叠搭接,从而来实现伸缩机头。 3.2.2.2 舌板组件(附图七)
舌板是平行于中板放置,靠近链轮滚筒处,将舌板固定于前机架支座 上。对拨链板起限位作用,对刮板链与链轮进入啮合时起导向作用。 3.2.2.3 链轮组件(附图八)
链轮组件装在机头传动部的前机架上,链轮组件结构主要由轴承座、 轴承盖、链轮、轴、油封、毡圈、套、油塞、滚动轴承组成。链轮为合金 钢整体锻造。齿形为铣制加工成形,齿面淬火处理,内孔为矩形花键,与 轴装配在一起,动力由减速器输出经链轮轴传递到链轮,从而使链轮带动 刮板运行,链轮轴两端各有一套调心滚子轴承,轴承座在机头架上的固定 用螺栓来实现。 3.2.2.4 减速器
阻链器是用来在紧链过程中固定输送机的上刮板链。 3.2.2.9 紧链步骤
a.将阻链器安装在机头后槽体上阻链器槽中,并将阻链器锲面放入刮 板下面两翼转入槽帮中。
b.将机头传动部上的紧链器夹钳调整到间隙为 1mm 左右。 c.点动机头电机,使电机反转,即刮板链反转时,刮板在锲面上滑动 直到被卡住,并且链张紧,立即转动紧链器手轮,将闸盘钳死,与此同时, 断开电机电源。 d.如链条张力过大,可将手轮徐徐松开,待张力适度时,再立即制动, 并选择合适的调节链将刮板链连接起来。 e.断开电机电源,松开制动夹钳,待刮板链停止运动时,取下阻链器。 f:然后观察刮板链的张紧情况,可用伸缩机头来实现刮板链的微调, 来张紧到合适程度。 3.2.3 溜槽 溜槽包括架桥槽、铰接槽、调节槽、中部槽、开天窗槽、特殊槽、卸 料槽、凸槽和凹槽。 3.2.3.1 架桥槽(附图九) 架桥槽是由侧板、中板、底板、联接板等零件焊接而成,架桥槽完成 了转载机悬空段的联接。架桥槽与架桥槽之间用 M30 螺栓连接,φ40 定位 销定位。 3.2.3.2 凸槽(附图十)、凹槽(附图十一)、调节槽(附图十二)、铰接槽 (附图十三) 凸槽、凹槽、调节槽、铰接槽和一节架桥槽组成了爬坡段。凸槽、凹 槽用来完成起桥段及悬空段的角度变化,由于其采用了大圆弧设计,因此
1 概述
本产品为中双链刮板转载机,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顺槽中, 在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和顺槽可伸缩皮带机之间起转载输送煤炭的作用,煤 炭由工作面刮板输送机经转载机转载到皮带机上运走。 1.1 主要用途及使用范围
本转载机用于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顺槽中转载输送煤炭 时,可与多种工作面刮板输送机、PLM1000 破碎机及 DSJ1000 型皮带机配 套使用。若与可伸缩皮带机配套使用时,将转载机的小车搭接在皮带机的 两侧轨道上,并能沿其作整体运动,从而使转载机随工作面输送机的推移 步距作整体调整。这样就可避免顺槽皮带机的频繁移动,确保工作面生产 循环的顺利进行。转载机架桥段采用整体框架式结构,落地段采用高强度 哑铃联接结构,具有联接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大功率、大运量、高可靠 性等特点。
2
3.2.2 机头传动部(附图三) 机头传动部主要有链轮组件、前机架、后槽体、舌板、动力部等部件
组成。其中动力部(附图四)主要有减速器、联接罩和电动机等组成。在 联接罩和减速器上安装闸盘紧链装置来实现制动。前机架与后槽体间采用 油缸联接,中板间重叠搭接,通过泵站给油缸施压,使前机架前伸,达到 紧链目的,到位后,采用圆柱销定位。 3.2.2.1 前机架(附图五)、后槽体(附图六)
5 使用与维护
5.1 试运转前应检查: (1)检查电气信号装置、通讯、照明等工作是否正常。 (2)检查减速器、链轮等注油量是否正确,各润滑部位是否都经过充分的 润滑。 (3)检查转载机上是否有遗漏的金属物品,工具等。 5.2 空运转时应注意: (1)检查电气控制系统的运转是否正确。 (2)检查减速器、链轮有无渗漏现象,是否有异常声响及过热现象。 (3)检查刮板链运行情况,有无卡链现象。刮板链与链轮是否啮合正常, 松紧程度是否合适,刮板链在机头链轮下边应稍有下垂为宜,否则应当重 新紧链。 (4)试运转前必须检查刮板链的链条有无扭拧,接链环是否装反,刮板的 方向是否正确,联接螺栓是否松动。若有松动必须拧紧。 (5)当配破碎机时,应检查电气控制系统的协调性能。 5.3 转载机正常运转时应注意: (1)转载机的减速器、及电动机等传动装置处必须保持清洁。以防止过热, 否则会引起轴承、齿轮及电动机等零部件的损坏。 (2)链条需有适当的予张力,一般机头链轮下边的链环松弛量为两个节距 为适宜。 (3)机尾与工作面输送机的搭接位置应保持正确。拉移转载机时应保持行 走部在皮带机的导轨上能顺利移动,若有歪斜应及时调整。 (4)转载机应避免空负荷运转,无特殊情况不要反转。 (5)转载机严禁运送材料等。 5.4 按规定部位、油种、时间进行加油润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