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简表
3、苛捐杂税、通货膨胀、原料昂贵而产品滞销
1949-1952年(合理调整工商业)
得到快速发展
含义是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
1953—1956年(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
含义是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不断加强控制管理,最终改变其所有制
消灭了剥削阶级。
时间
发展概况
原因
代表企业、人物
概况
影响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
1、经济的解体。
2、的诱导。
3、外商企业的刺激
的发昌机器厂
的继昌隆缫丝厂
的
主要分布在
地区
1、加速了的解体
2、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3、产生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初步发展
1、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2、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数目多、出现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动了
一系列革命运动
2、和思潮影响全国。
一战期间
“黄金时期“
进一步发展
短暂的春天
1、的扫清了障碍
2、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3、思潮的影响。
4、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侵略,为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代表人物有
企业有
在和发展最快。
1、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为新文化运动的爆发奠定基础。
2、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停工了阶级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的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
民国前十年
较快发展
1、国家的基本统一。
2、国民政府颁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和政策。
抗日战争
日益萎缩
1、日本以
名义的吞并。
2、的膨胀。
解放战争
陷入绝境
1、美国的商品的大量涌入
2、官僚资本的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