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痛风类药物的临床应用狄万军(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龙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黑龙江 大庆 163453)摘要:目的探讨抗痛风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方法充分了解抗痛风类药物的药力机制,合理用药。
结论抗痛风药物主要是临床用药,这些药物在治疗上都有缺陷,副作用,因此一定要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关键词:抗痛风类药物;药理;应用中图分类号:R971.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3.16.1610 引言痛风是体内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尿酸盐在关节、肾及结缔组织中析出结晶。
抗痛风药临床治疗主要以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激素、促进尿酸排泄药(如丙磺舒、磺吡酮及苯溴马隆)和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呤醇)为主。
1 甲类1.1 秋水仙碱—口服常释剂型[2]1.1.1 药理作用 秋水仙碱通过和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抑制磷脂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介素-6等,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
1.1.2 适应证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预防复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1.1.3 制剂规格 片剂:0.5mg。
1.1.4 用法用量 ①急性期:成人常用量为每1~2小时服0.5~1mg,直至关节症状缓解,或出现腹泻或呕吐。
达到治疗量一般为3~5mg,24小时内不宜超过6mg,停服72小时后一日量为0.5~1.5mg,分次服用,共7日;②预防:一日0.5~1.0mg,分次服用,但疗程酌定,如出现不良反应应随时停药。
1.1.5 用药须知 ①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肌肉、周围神经病变,骨髓抑制等;老年人可发生休克;文献报道两例Down综合征婴儿的父亲均为因家族性地中海热而有长期服用秋水仙碱史者;其他有脱发、皮疹、发热及肝损害等;②骨髓增生低下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③如发生呕吐、腹泻等反应,应减小用量,严重者应立即停药。
骨髓造血功能不全、严重心脏病、肾功能不全及胃肠道疾患者慎用。
④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女性患者在服药期间及停药以后数周内不得妊娠。
1.2 别嘌醇:口服常释剂型[1]1.2.1 药理作用 本品是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
别嘌醇及其代谢产物氧嘌呤醇均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阻止次黄嘌呤和黄嘌呤代谢为尿酸,从而减少尿酸的生成。
使血和尿中的尿酸含量降低到溶解度以下水平,防止尿酸形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其他组织内,也有助于痛风患者组织内的尿酸结晶重新溶解。
1.2.2 适应证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生成过多而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或慢性痛风者;痛风石;尿酸性肾结石和(或)尿酸性肾病;有肾功能不全的高尿酸血症。
1.2.3 制剂规格 片剂:0.1g。
1.2.4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初始剂量一次50mg,一日1~2次,每周可递增50~100mg,至一日200~300mg,分2~3次服。
每2周测血和尿酸水平,如已达正常水平,则不再增量,如仍高可再递增。
但一日最大量不得大于600mg。
儿童:治疗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用量:6岁以内一次50mg,一日l~3次;6~10岁,一次lOOmg,一日1~3次。
剂量可酌情调整。
1.2.5 用药须知 ①不良反应主要有皮疹、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骨髓抑制、脱发、发热、淋巴结肿大、肝毒性、间质性肾炎及过敏性血管炎等;②对本品过敏,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和明显血细胞低下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③肝、肾功能损害者及老年人应慎用;④本品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炎症症状消失后方开始应用。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
2 乙类2.1 苯溴马隆:口服常释剂型2.1.1 药理作用 本品属苯骈呋喃衍生物,为促尿酸排泄药,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血中尿酸浓度。
2.1.2 适应证 单纯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以及痛风性关节炎非发作期。
2.1.3 制剂规格 ①片剂:50mg;②胶囊:50mg。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由小剂量开始,一日25mg开始,无不良反应可逐渐递增至一日lOOmg。
早餐后服,同时加服碳酸氢钠一日3g。
2.1.4 用药须知 ①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及腹部不适等胃肠反应:引起肾结石和肾绞痛;诱发关节炎急性发作;罕见发热、皮疹和肝或肾功能损害;②中、重度肾功能损害者及患有肾结石的患者禁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③服用过程中应多饮水,碱化尿液。
定期检测肾功能以及血和尿中尿酸的变化。
必须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症状控制后方能应用本品。
2.2 丙磺舒:口服常释剂型[3]2.2.1 药理作用 ①抑制尿酸盐在肾小管的主动重吸收,增加尿酸盐的排泄,降低血中尿酸盐的浓度,从而减少尿酸沉积。
防止尿酸盐结晶的生成,减少关节的损伤,亦可促进已形成的尿酸盐的溶解;②竞争性抑制弱有机酸(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在肾小管的分泌,从而可以增加这些抗生素的血浓度和延长它们的作用时间。
可作为抗生素治疗的辅助用药。
2.2.2 适应证 ①高尿酸血症伴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但必须:肾小球滤过率大于50~60ml/min;无肾结石或肾结石病史;非酸性尿;不服用水杨酸类药物者;②作为抗生素治疗的辅助用药,与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两林、邻氯西林、萘夫西林等抗生素同用时.可抑制这些抗生素的排出,提高血药浓摩并能维持较长时间。
2.2.3 制剂规格 片剂:0.25g、0.5g。
·药物与临床·(下转第221页)随着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发展及广泛应用,CRF的诊断也更为直观、完善、快速。
多普勒超声检测方便、无创伤,有良好的重复性和一致性,用它测量的肾动脉阻力指数、血流速度及经过计算得到的每搏量所反映的肾各级动脉血液动力学情况,现已有报道与血肌酐有较好的相关性[1-2]。
因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肾血流灌注及有关血液动力学改变,可作为衡量标准。
正常情况下,肾脏血流供应丰富,约有相当于心输出量1/5~1/4的血液流经肾脏,血管床阻力小,这就保证了肾动脉收缩期高速血流和舒张期的连续灌注,即所谓“高速低阻”(血流速度快,阻力指数RI小,每搏输出量大)[3];一旦肾功能受损,由于肾小血管壁增厚,肾动脉逐渐变细、坏死,肾小球破坏、纤维化,肾血管的阻力越来越大[4],灌注量则越来越少,表现为肾动脉血流速度逐渐减慢,阻力指数RI逐渐增高[5],每搏输出量逐渐减少。
所以在CRF患者中,呈高阻力,低流速,低灌注的特征。
在此过程中,彩色多普勒对肾脏血流参数的测定可定量反映肾脏的血流灌注状态和血流阻力,可作为其定性评价手段。
其中Vs主要反映收缩期肾血管充盈速度和血流供应强度,Vd反映舒张期肾脏的血流灌注量,RI与血管弹性和肾间质改变有关,不受角度影响,能较好地提示小血管的流量。
肾脏病学者对CRF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治疗方法上没有很大突破,中医中药在防治CRF方面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对CRF代偿期、尿毒症前期这一阶段,能够明显地延缓CRF病程进展,苏黄泻浊丸是国医大师张琪教授根据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原则,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以清热解毒、祛湿泻浊为治疗法则的有效中药丸剂,本研究所用药物中大黄荡涤秽浊之邪,活血解毒;黄连清热燥湿,以降浊毒。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连、大黄、可以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增加微循环,改善血液流变,增加脏器的血液灌注[6]。
根据“久病入络”的中医观点,CRF患者大多为久病有瘀,这又与西医认为CRF血黏度增高,使微血栓形成的观点相吻合,砂仁、干姜有抗栓、抗凝活血化瘀的作用,使肾脉舒展,运行通畅,阻力减少,表现为RI下降,肾脉充盈,命门火旺,肾间动气,有助于Vs的提高,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强,肾功能改善。
参考文献[1] Yura T,Yuas S,SumikuraT.Doppler sonographic measurement of phasic renal artery,blood flow velocity in patient with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J].J ultrasound Med,1983,12(4):215-219.[2] 李开艳,张青萍,吕永曼.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内血流的彩色多普勒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3):259.[3] 周蕾.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肾血流变化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7.17(6):587.[4] 王炼,姚绍球,杨斌,等.慢性肾病彩色多普勒血流图与肾皮质厚度及病理改变[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12(5):43.[5] 李智贤,李艳宁.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超声表现及临床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6):785.[6] 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8.2.2.4 用法用量 ①慢性痛风的高尿酸血症:成人一次0.25g,一日 2次,一周后可增至一次0.5g,一日 2次。
②增强青霉素类的作用:成人一次0.5g,一日4次。
2~14岁或体重在50kg以下儿童,首剂0.025g/kg或0.7g/m2,以后一次0.01g/kg或0.3g/m2,一日4次。
2.2.5 用药须知 ①不良反应包括:恶心或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促进肾结石形成;本品与磺胺出现交叉过敏反应,包括皮疹、皮肤瘙痒及发热等,但少见;偶引起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及肝坏死等少见不良反应;②对本品及磺胺类药过敏者、肾功能不全者、伴有肿瘤的高尿酸血症者,或使用细胞毒的抗癌药、放射治疗患者,均不宜使用本品。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③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或有溃疡病史及肾结石者慎用。
参考文献[1] 张育云.别嘌呤醇致Stevens-Johnson综合征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09:63-65.[2] 谭冰,熊毅.痛风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3(22)14:111-112.[3] 左晓峰.刺络放血配合中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02:46-46.(上接第213页)及处理[J].肝胆外科杂志,2003,11:367-369.[5] Casati A .Putzu M. Bupivacaine, levobupivacaine and ropivacaine :are they clinically different?[J]. Best Res Clin Anaesthesilol,2005,19(2):247-268.[6] 屈美敏,鲍红光.全麻复合局部浸润麻醉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1046-1048.(上接第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