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1.下列四个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2.抛物线y=x2+2x−2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A. (2,−2)B. (1,−2)C. (1,−3)D. (−1,−3)3.若m,n是方程x2+2x−1=0的两个实数根,则m2+3m+n的值为()A. 3B. −1C. 1D. 04.当ab>0时,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2与y=ax+b的图像大致是()A. B.C. D.5.钟表在3点半时,它的时针与分针所成锐角是()A. 70°B. 85°C. 75°D. 90°6.一元二次方程x2−7x−2=0的实数根的情况是()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 没有实数根D. 不能确定7.近年来某市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13年投入2500万元,2015年将投入3600万元,该市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 2500x2=3600B. 2500(1+x)2=3600C. 2500(1+x%)2=3600D. 2500(1+x)+2500(1+x)2=36008.把抛物线y=3(x+1)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顶点坐标是()A. (0,1)B. (0,−3)C. (−2,1)D. (−2,−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0分)9.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2)与P1关于原点对称,则P1的坐标是______.10.若关于x的方程x2+bx−3=0的一个根是−1,则b的值是______.11.已知点A,B的坐标分别为(−2,3)、(1,−2),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A′B′,其中点A与点A′对应,点B与点B′对应,若点A′的坐标为(2,−3),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12.若抛物线y=ax2+bx+c(a≠0)过两点A(2,6),B(−6,6),则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______1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是方程x2−8x+12=0的根,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 .14.如图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5,0),则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为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58.0分)15.(1)解方程:x2+2x=0;(2)用配方法解方程:x2+6x+3=0.1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x+a−1=0.(1)当a=−11时,解这个方程;(2)若这个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x2,求a的取值范围;(3)若方程两个实数根x1,x2满足[2+x1(1−x1)][2+x2(1−x2)]=9,求a的值.17.已知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k−1)x+3,其图象经过点(1,8).(1)求k的值;(2)求出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18.图1,图2均为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各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请在下面的网格中按要求分别画图,使得每个图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1)以AB为一边,画一个成中心对称的四边形ABCD,使其面积等于20.(2)以EG为对角线,画一个成轴对称的四边形EFGH,使其面积等于20.并直接写出这个四边形的周长.19.如图,△ABC中,∠ACB=30°,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DEC,连接AE.(1)求证:△ABC≌△AEC;(2)若AB=AC,试判断四边形AC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0.每年的11月11日是“中国单身网民的疯狂购物日”,许多商家都会利用这个契机进行打折促销活动.渝北重百商场的A商品成本为500元,在标价800元的基础上打9折销售.(1)现在甲卖家欲继续降价吸引买主,问最多降价多少元,才能使利润率不低于15%?(2)据内部员工爆料,有一些卖家先提高商品价格后再降价促销,存在欺诈行为.乙卖家也销售A商品,成本、标价与甲卖家一致,以前每周可售出50件,为扩大销量,尽快减少库存,他决定打折促销.但他先将标价提高3m%,再大幅降价26m元,使得A商品在3月15日当天卖出的数量就比原来一周卖出的数量增加了2m%,这样一天的利润达到了16800元,求m.21.某网店销售某款童装,每件售价60元,每星期可卖300件,为了促销,该网店决定降价销售.市场调查反映: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30件.已知该款童装每件成本价40元,设该款童装每件降价x元,每星期的销售量为y件.(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每件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多少元?(3)若该网店每星期想要获得不低于6480元的利润,每星期至少要销售该款童装多少件?22.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顶点为点P,经过B、C两点的直线解析式为y=−x+3.(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2)Q是直线BC下方抛物线上一动点,△BQC的面积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出这个最大值和此时点Q的坐标;若无,请说明理由;(3)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以点C、P、M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1.答案:A解析:解:A.此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此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C.此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D.此图案不是中心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选:A.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两部分重合.2.答案:D解析:解:∵y=x2+2x−2=(x+1)2−3,∴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3),故选D.把抛物线解析式化为顶点式可求得答案.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在y=a(x−ℎ)2+k中,顶点坐标为(ℎ,k),对称轴为x=ℎ.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时,x1+x2=−ba ,x1x2=ca.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得到m2+2m−1=0,则m2+2m=1,所求代数式可化简为m2+2m+m+n=1+m+n,然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m+n=−2,再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解:∵m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根,∴m2+2m−1=0,∴m2+2m=1,∴m2+3m+n=m2+2m+m+n=1+m+n,∵m、n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1=0的两个根,∴m+n=−2,∴m2+3m+n=1+(−2)=−1.故选B.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解答该题时,一定要熟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a>0和a<0两种情况讨论,得到b的正负,结合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运用排除法,即可得到答案.解: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因为ab>0,所以b>0,一次函数图象应过一、二、三象限,A、B都不符合条件;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因为ab>0,所以b<0,一次函数图象应过二、三、四象限,C不符合条件,D选项符号条件;故选D.5.答案:C解析:解:∵3点半时,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钟表12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30°,半个格是15°,∴3点半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正好是30°×2+15°=75度.故选C.此题是一个钟表问题,解题时经常用到每两个数字之间的度数是30°.借助图形,找出时针和分针之间相差的大格数,用大格数乘30°即可.本题是一个钟表问题,解题时经常用到每两个数字之间的度数是30度.6.答案:A解析:解:∵Δ=(−7)2−4×1×(−2)=57>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选:A.先计算判别式的值,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判断方程根的情况.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Δ=b2−4ac有如下关系: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7.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的能力,属于基础题.设该市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13年投入资金×(1+x)2=2015年投入资金,列出方程即可.解:设该市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可列方程:2500(1+x)2=3600,故选:B.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是基础题.先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再根据点的平移规律求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即可.解:抛物线y=3(x+1)2−1的顶点坐标为(−1,−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平移后的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1,−1+2),即为(−2,1)故选C.9.答案:(4,−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掌握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是P′(−x,−y)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解答.解:点P(−4,2)与(4,−2)关于原点对称,∴P1的坐标是(4,−2),故答案为:(4,−2).10.答案:−2解析: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一元二次方程解得意义,利用方程的思想解答.根据关于x的方程x2+bx−3=0的一个根是−1,将x=−1代入方程即可求得b的值,本题得以解决.解:∵关于x的方程x2+bx−3=0的一个根是−1,∴(−1)2+b×(−1)−3=0,解得,b=−2,故答案为:−2.11.答案:(5,−8)解析:解:由A(−2,3)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2,−13),坐标的变化规律可知: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是横坐标加4,纵坐标减6,∴点B′的横坐标为1+4=5;纵坐标为−2−6=−8;即所求点B′的坐标为(5,−8).故答案为(5,−8)各对应点之间的关系是横坐标加4,纵坐标减6,那么让点B的横坐标加4,纵坐标减6即为点B′的坐标.此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对应点找到各对应点之间的变化规律.12.答案:x=−2解析:解:∵点A(2,6)与点B(−6,6)的纵坐标相等,∴点A、B关于抛物线对称轴对称,=−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62故答案为:x=−2.由点A、B的纵坐标相等可得出点A、B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再由点A、B的横坐标即可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此题得解.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牢记二次函数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6或14或18解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要根据方程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的方法.首先解方程求得方程的解,然后确定三角形的三边长,从而确定三角形的周长.解:x2−8x+12=0(x−2)(x−6)=0,则x−2=0或x−6=0,则x1=2,x2=6.当三边长都是2时,三角形的周长是6;当三边长都是6时,三角形的周长是18;当有两边长是6,一边长是2时,周长是14.故答案是:6或14或18.14.答案:−5<x<3解析:解:根据图示知,抛物线y=ax2+bx+c图象的对称轴是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5,0),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知,抛物线y=ax2+bx+c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关于直线x=−1对称,即抛物线y=ax2+bx+c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与(−5,0)关于直线x=−1对称,∴另一个交点的坐标为(3,0),∵不等式ax2+bx+c>0,即y=ax2+bx+c>0,∴抛物线y=ax2+bx+c的图形在x轴上方,∴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5<x<3.故答案为:−5<x<3.先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A点坐标(3,0),由y=ax2+bx+c>0得函数值为正数,即抛物线在x 轴上方,然后找出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与不等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图象与x轴的交点,然后由图象找出当y>0时,自变量x的范围,本题锻炼了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15.答案:解:(1)因式分解得:x(x+2)=0,所以x=0或x+2=0,解得:x=0或x=−2;(2)移项得:x2+6x=−3,配方得:(x+3)2=6,由此得:x+3=±√6,于是得:∴x1=−3+√6,x2=−3−√6.解析:(1)因式分解法求解可得;(2)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两边都加上9配成完全平方式,然后开平方即可得出答案.本题主要考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能力,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几种常用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配方法,结合方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简便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6.答案:解:(1)把a=−11代入方程,得x2−x−12=0,(x+3)(x−4)=0,x+3=0或x−4=0,∴x1=−3,x2=4;(2)∵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1, x2,∴△≥0,;即(−1)2−4×1×(a−1)≥0,解得a≤54(3)∵x1, x2是方程的两个实数根,x12−x1+a−1=0, x22−x2+a−1=0,∴x1−x12=a−1, x2−x22=a−1.∵[2+x1(1−x1)][2+x2(1−x2)]=9,∴[2+x1−x12][2+x2−x22]=9,把x1−x12=a−1, x2−x22=a−1代入,得:[2+a−1][2+a−1]=9,即(1+a)2=9,解得a=−4,a=2(舍去),所以a的值为−4.解析:(1)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求出a的范围.(3)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7.答案:解:(1)把(1,8)代入二次函数y=x2+(k−1)x+3得:8=1+k−1+3解得:k=5;(2)把k=5代入二次函数得:y=x2+4x+3,则y=x2+4x+3=(x+2)2−1.∴二次函数得顶点坐标为(−2,−1).解析:此题考查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图象上的点都适合解析式,反之也是成立的.(1)把(1,8)代入二次函数y=x2+(k−1)x+3求得k即可;(2)得出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求得答案即可.18.答案:解:(1)如图1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2)如图2所示,正方形EFGH即为所求,周长为8√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作图−旋转变换和轴对称变换,熟练掌握旋转变换与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及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以AB为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使其另一边长为5,且这条边上的高为4即可得;(2)作一线段FH,使其平分EG,且等于EG,首尾顺次连接E,F,G,H即可得.19.答案:(1)证明:∵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60°得到△DEC,∴BC=EC,∠ACB=∠DCE=30°,∠BCE=60°,∴∠ACE=60°−30°=30°,∴∠ACE=∠ACB.在△ABC与△AEC中,{BC=EC∠ACB=∠ACE AC=AC,∴△ABC≌△AEC(SAS);(2)解:四边形ACDE是菱形.理由如下:由(1)得△ABC≌△AEC,∴AE=AB,∴AB=AC,∴AE=AB=AC.∵△DEC是由△ABC旋转而得,∴△DEC≌△ABC,∴CD=AC=AB,DE=AB,∴AC=CD=DE=AE,∴四边形ACDE是菱形.解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BC=EC,∠ACB=∠DCE=30°,∠BCE=60°,那么∠ACE=30°=∠ACB.再根据SAS即可证明△ABC≌△AEC;(2)由(1)得△ABC≌△AEC,那么AE=AB,而AB=AC,等量代换得出AE=AB=AC.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DEC≌△ABC,那么CD=AC=AB,DE=AB,从而得出AC=CD=DE=AE,进而得到四边形ACDE是菱形.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0.答案:解:(1)设降价x元,列不等式为(800×0.9−x)≥500(1+15%),解得:x≤145,答:问最多降价145元,才能使利润率不低于15%;(2)[800(1+3m%)−500−26m]×50(1+2m%)=16800,∴m2−100m+900=0,∴m1=10,m2=90,∵m=90时,26m>500(舍去),∴m=10.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相关的不等式和一元二次方程.(1)设降价x元,根据“利润率不低于15%”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2)由题意得[800(1+3m%)−500−26m]×50(1+2m%)=16800,解方程即可求得m的值.21.答案:解:(1)y=30x+300;(2)设每星期利润为W元,W=(60−x−40)(30x+300)=−30x2+300x+6000=−30(x−5)2+6750.∴x=5,售价定为55元时,W最大值=6750.∴每件售价定为55元时,每星期的销售利润最大,最大利润6750元;(3)由题意:(x−40)(30x+300)=6480时,x=8或x=2,当(x−40)(30x+300)≥6480时,2≤x≤8,∴要获得不低于6480元的利润时,2≤x≤8,∴y=30x+30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2时,300+30×2=360,∴该网店每星期想要获得不低于6480元的利润,每星期至少要销售该款童装360件. 解析:(1)根据售量y(件)与售价x(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可得到结论.(2))设每星期利润为W 元,构建二次函数利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问题.(3)列出不等式先求出售价的范围,再确定销售数量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构建二次函数解决最值问题,学会利用图象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答案:解:(1)当x =0时,y =−x +3=3,则C(0,3),当y =0时,−x +3=0,解得x =3,则B(3,0),把B(3,0),C(0,3)代入y =x 2+bx +c ,得{9+3b +c =0c =3,解得{b =−4c =3,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2−4x +3;(2)作QH//y 轴交BC 于H ,如图,设Q(x,x 2−4x +3)(0<x <3),则H(x,−x +3),∴HQ =−x +3−(x 2−4x +3)=−x 2+3x ,∴S △QBC =12×3×HQ =−32x 2+92x =−32(x −32)2+278, 当x =32时,S △QBC 的值有最大值278,此时Q 点的坐标为(32,−34);(3)y =x 2−4x +3=(x −2)2−1,则P(2,−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2,设M(2,t),当PM =PC 时,△PMC 为等腰三角形,即(t +1)2=22+(−1−3)2,解得t 1=−1+2√5,t 2=−1−2√5,此时M 点坐标为(2,−1+2√5)或(2,−1−2√5);当PM =MC 时,△PMC 为等腰三角形,即(t +1)2=22+(t −3)2,解得t =32,此时M 点坐标为(2,32);当CM =PC 时,△PMC 为等腰三角形,即22+(t −3)2=22+(−1−3)2,解得t 1=−1(舍去),t 2=7,此时M 点坐标为(2,7).综上所述,M 点坐标为(2,−1+2√5)或(2,−1−2√5)或(2,32)或(2,7).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学问题.(1)先利用一次函数解析式确定B点和C点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抛物线解析式;(2)作QH//y轴交BC于H,如图,设Q(x,x2−4x+3)(0<x<3),则H(x,−x+3),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QBC=−32x2+92x,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3)先配方得到y=(x−2)2−1,则P(2,−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设M(2,t),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当PM=PC时,即(t+1)2=22+(−1−3)2;当PM=MC时,即(t+1)2=22+(t−3)2;当CM=PC时,即22+(t−3)2=22+(−1−3)2,然后分别解关于t的方程即可得到对应的M 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