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部分习题答案

《氓》第十题本篇与《谷风》同为弃妇诗,但人物形象有显著区别,试做分析。

答:“氓”中的女主人公是被休退回娘家,听天由命,没有愤怒也无反抗。

“谷风”中女主人公被抛弃后留在丈夫家中做苦力,愤怒和反抗,知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陌上桑》八、罗敷是从那些方面夸夫的?
答:①位列②坐骑③佩剑④履历⑤风度⑥众评
《饮酒其五》八、前人谓“心远”为一篇之骨,“真意”为一篇之髓,你以为如何?
答:说法正确。

因为“车马”是官场和名利的代表。

作者的“心远”指的是远离官场和名利。

因为心远所以地自偏,因为心离官场和名利远了,所以清静无为,因为我不求别人,别人也无求于我,我只是自食其力,自然生活,所以“地自偏”。

古语曰:“贫民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二、送别诗以忧伤为主格调。

此诗一反传统,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所出的时代和个人际遇都是此诗格调的成因,何者为主?根据是什么?
答:1、时代:初唐,兴旺;人民意气风发;2、个人:才高位卑,忧患海内。

对前途有信心。

《过故人庄》三、此联描写故人庄的自然环境,出句描绘了村庄的什么特点?对句对画面有何作用?联系李白《送友人》的“青山横北郭”加以比较说明。

答:1、横就是斜的,说明李白是学孟浩然的;2、都是异曲同工。

《山居秋暝》三、“明月”句反映出作者身为画家的素养,试从色彩、线条和构图三个层次描述此中的画意。

答:1、色彩:松、月,青白色,淡雅;2、线条:松、月;3、构图:天、地。

四、“清泉”句反映出作者身为音乐家的素养,“泉”而说“清”,有多重铺垫,试予说明。

、答:①新雨②晚秋③松月④泉声如乐
七、王维另有《山中》诗曰:“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同样写山中,与本诗有何区别?
答:(《山居秋暝》为前诗)1、前诗律诗;本诗绝句。

2、前诗青白、淡雅;本诗红绿、艳丽。

3、前诗新雨;本诗无雨。

4、前诗有人;本诗无人。

总结:两首诗都写山中之美,但所见所感不同,其美也就不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四、“忽如”二句写雪压秋林景象,比喻新奇,奇在何处?比中有情,表现了什么情感?
答:1、雪白,梨花白,以梨花比雪,新奇;2、以春花比冬雪,新奇;3、又以“忽如一夜”,“千树万树”来渲染烘托雪气更盛。

十二、全诗写了几种雪的状态?
答:①空中的雪②树上的冰雪③落雪④瀚海大雪⑤山中积雪
《滁州西涧》四、将此诗与柳宗元的《南涧中题》相比较,两者的异同何在?
答:同:都是写山涧,幽静,题材相同;
异:韦应物的诗闲适,柳宗元的诗凄凉、心情不同。

《江南春绝句》四、“四百八十寺”用“南朝”修饰,除了交代寺的建筑时代外,另有什么用意?
答:1、泛指其多,非确实;2、表面是赞美江南寺隐之美,实则是批评南朝统治者佞佛误国。

南朝官民信佛,因佛误国,表面赞赏,实则批判,寺庙与楼台齐观,足见其多。

《无题》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与之相比,“春蚕到死丝方尽”有什么特点?
答:“老”还不至于“死”,李商隐改“老”为“死”思念更加深刻。

四、南朝梁王融《自君之出矣》诗曰:“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

”陈后主的《自君之出矣》诗也有“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之句。

“蜡炬成灰泪始干”与之相比,意蕴有何异同?蜡烛与苦恋中人为何形成异质同构?
答:“煎”说明蜡烛未烧尽;“成灰”说明蜡烛已经烧尽,李商隐把“煎”改成“灰”就说明自己的思念至死方休,所以比王融、陈后主的更令人深刻。

《水调歌头》八、此词是旷达而非豪放,见出作者的人格襟怀,试予分析。

答:“旷达”:把一切生死荣辱都看开了;2、这首词那种旷达的胸怀主要体现在后七句。

《青玉案》五、末三句用博喻手法写闲愁,化抽象情感为形象情感,景物对情感的表达各有侧重,试予分析。

答:博喻:用许多比喻来描写同一个事物;闲愁:无用之愁。

用烟草来比喻闲愁的广泛无边;絮:柳絮,柳树开的花和杨树开的花,形容闲愁的杂乱。

用梅雨来形容闲愁的烦恼。

《醉花阴》末三句妙在何处?或第七题
答:1、时值重阳,菊花盛开,触景生情,菊花的花瓣细长而美,以黄色为主,所以李清照以菊花自比人瘦;
2、菊花经霜不凋,枯瓣不落,自古以来把菊花作为坚贞清高的象征,李清照以菊比喻夫妻爱之坚贞;
3、前以“西风”来村托菊花的神韵;
4、前又用“莫道”句做铺垫,则突出了菊花之美;
5、前再以“东篱把酒”来铺垫,使后四句更突出(共用了三次铺垫)使得“人比黄花瘦”特别突出,特别美。

《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语方言分为十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官话)、吴方言、闽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赣方言、湘方言、晋方言、徽方言、平话。

粤语区:又叫广东话、广府话、白话。

内部分8个次方言。

平话区:指的是广西中部一带的汉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桂林、柳州、南宁。

以广西南宁话为代表的邕浔片,以广西玉林话为代表的勾漏片。

什么叫偏旁?什么叫部首?两者的关系?
答:偏旁也叫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

根据构成偏旁的数量,可将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

(结构分为: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全包围半包围穿插品字形结构)
部首:字典编写时把相同偏旁的字编在一起,称为一部,并且把这个相同的偏旁叫标目,列为首字,这就是部首。

偏旁与部首有联系,但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

部首指的是表义的偏旁,可以说,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偏旁与部首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造字法: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例:1、象形:日月山水
2、指事:一二上下
3、会意:林森从众
4、形声:1.上形下声:蓝.篮.竿 2.上声下形:想.资.烹3左形右声:江.转.伙4左声右形:劫.致.鸽5内形外声:问.闷.庄 6.内声外形:座.阔.适
目前社会用字不规范的现象主要有四种表现:写错别字、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使用已淘汰的异体字、滥用繁体字。

错字:是写得不成字的“字”,指随意增简字的笔画、写错字的偏旁部件、写错字形结构。

别字:是指不合规范的同音替代字,俗称白字。

谈笑风生终身受益世外桃源急躁
人情世故名不副实赃款坐镇
有恃shi无恐不能自已迥然不同就绪
额手称庆恣意妄为殚精竭虑九州
旁征博引雄奇峻拔张皇失措悄然
饮鸩止渴身体姿势谈然处之竣工
打破纪录寥寥无几床之私编纂
名副其实犹如猛虎下山老生常谈恪守
炙手可热惟妙惟肖开天辟地蛰伏
宁缺毋滥可望不可即一抷pei黄土表率
标点符号分为:标号、点号、符号三大类。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七种。

符号包括:注释号、隐讳号、虚缺号、斜线号、标识号、代替号、连珠号、箭头号和示亡号九种。

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是法定组织或个人依据一定的行文规范,在处理各种公共事务中使用的文字工具。

广义的公文,是按照一定程序和格式处理各种公务的行文。

除了包括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14种文件以及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公文。

还可以泛指机关在处理各种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所形成并使用的常用文字,又称事务文书、规章文书。

狭义的公文,是专指党和国家行政机关各自规定的主要文种。

国家机关使用的13种公文种类,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和会议纪要。

行政公文的特点:
制发主体的要求—法定性;公文内容的要求—权威性;公文格式的要求—规范性。

按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来划分:
一是上下级关系;二是隶属关系;三是平级关系;四是非隶属关系。

依据上述四种行文关系,行文方向可分为:
上行、下行、平行、泛行。

行政公文,根据其保密级别可分为三个等级:绝密(级别最高)、机密(次之)和秘密(更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