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钟鸣鼎食之家的多余人_解读纳兰性德悲剧人生

钟鸣鼎食之家的多余人_解读纳兰性德悲剧人生


时候醒着,在别人麻木的时候痛着,在翡翠丛中、鹅黄
冷雨秋槐,鬓丝憔悴。 又领略、愁中送客滋味。 密约重逢

队中苦无知音, 在名利场中不屑于弄权。 忠于自己内
知甚日,看取春衫和泪。 ”(剪湘云·送友)“泪咽却无声。

心,却也造就了他的寂寞。 王座之下,他的背影始终孤
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 一片伤心画
推荐其兄内阁士、礼部侍郎徐乾学。 18 岁参加乡试中
一种没有自由、没有自我的奴仆生涯。 因此在他的大量
举人,19 岁准备参加会试,因病没能参加殿试。 数年中
作品中,都反映出了他内心苦闷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他 发 奋 研 读 ,两 年 中 ,主 持 编 纂 了 一 部 1792 卷 编 的 儒
其次, 显赫的家世与他鄙视权贵的性格是格格不
情、濯濯风采、高洁品行。 家族的力量让他仕途无限风
生逢盛世,又身出豪门,本人仕途通豁,按理这种处境
光,但他却只恋山水;官场的生涯让他疲倦,诗人的情
发之于词应该是富贵平和之音、雍容典雅之调,但他却
感却让他对一花一木都充满了感情。 他在别人沉醉的
偏偏多愁善感,其词“幽怨凄黯”、“哀感顽艳”, 如“正是
···
谢华平
帝授他三等侍卫官职,后升为二等,再升为一等。 纳兰性德生于官宦世家,父亲是权倾朝野的宰相,
母亲则拥有高贵的皇族血统, 他一出生就被命运安排
到一个天皇贵胄的家庭里,他的一生注定是荣华富贵、
摘 要:通过纳兰性德生平及作品分析,展示清朝
繁花著锦。 然而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
贵胄纳兰性德“多余人”形象。
再从他的感情方面来看。 首先,他的爱情生活是十 分 不 幸 的 ,他 少 时 曾 “ 眷 一 女 ”, 但 此 女 被 选 为 宫 女 , 两 人无缘。 二十二岁娶妻卢氏,夫妻恩爱、伉俪深情,但婚 后仅三年,爱妻去世。 正当韶华恩爱之时,却经历生离 死别,使得纳兰性德留下了大量悼亡之作。 后来,纳兰 性德又爱上了江南才女沈宛, 却因满汉不能通婚而受 到很大压力。
三、 结束语 纳兰性德, 正如他的朋友顾贞观所言:“所欲建之 业,百无一副;所欲遂之愿,百无一酬;所欲言之情,百 无一吐”(顾贞观《碑文》)。 现实生活的冷酷,如牢笼一 般禁锢着纳兰性德的思想和情感, 满腔的怨恨和牢骚 只能倾注于笔端,因而,他的词作,无论是爱情悼亡词、 离愁别恨还是行役劳顿,都充满了哀感顽艳的情调。 在中国多彩的词苑中,纳兰性德一颗耀眼的明珠, 用那不朽的词篇和独特动人的人格魅力, 如暖风下的 清池之水,至今仍在人们心中依洄。 纳兰性德词风上承 后主李煜,但也有了新的发展,他在继承李后主的真切 哀伤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灵魂,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风格,成为词坛上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线。
(作者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198
/ 2011.1 下半月
是纳兰性德。 纳兰明珠,官至大学士、太傅,是康熙初期
廷侍卫。

的四权相之一。
首先,宫廷侍卫看似职位高贵,实则让纳兰性德一

他少年得志。 他自幼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少时即
展宏图的理想化为泡影。 侍卫从本质上讲只是皇帝的
习骑射,17 岁入太学读书, 被国子监祭酒徐 文元赏识,
仆从,其生存、生活的空间和时间都受严格限制,实为

纳 兰 性 德 (1655-1685),清 代 的 天 才 才 子 ,著 名 词
写恨、故作多情来解释吧? 究其原因,除了先天性格因

·
人。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素之外还有爱情生活、仕途等方面的重要原因。

他出身显赫。 其曾祖父金台石石叶赫贝勒。 死时立
先看他的仕途方面,从《纳兰性德行年录》可知,纳
二、 满洲贵族公子背离社会主流的不和谐交友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 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 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
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 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 在,后身缘、恐结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一首《金缕 曲·赠顾梁汾》 无异于纳兰性德的交友宣言, 作为一个 满洲贵族公子,按常规,他的朋友圈子应该建立在京城 贵族青年群体,但根据他人评价和其诗词来看,他几乎 没有真正同等级的朋友,在交友上,纳兰性德最突出的 特 点 是 其 所 交 “皆 一 时 俊 异 ,于 世 所 称 落 落 难 者 ”,这 些 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汉族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 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等。 纳兰性德对朋友极 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 就象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 当时许多的名士才子都围 绕在他身边,使得其住所渌水亭(现宋庆龄故居内恩波 亭)因文人骚客雅聚而著名,客观上也促进了康乾盛世 的文化繁荣。 究其原因,纳兰性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 汉族知识分子学到他所倾慕的汉文化知识, 而更重要 的是他自身有着不同于一般满清贵族纨绔子弟的远大 理想和高尚人格, 这就显然使得他的举动背离了社会 主流,从而成为后世的一个研究焦点。
自多。 于世无所芳华, 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
关键词:纳兰性德;词;悲剧人生
者,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他逝世时年仅
三十一岁,但他以其意切流畅、华丽凄婉且略带悲壮的
“多余人 ”一 词 源 于 19 世 纪 的 俄 罗 斯 文 坛 ,是 对 当
艺术风格辉耀清初词坛,流芳中华民族文化史册,被王
爱妻的早亡, 后续难圆旧时梦, 及文学挚友的聚 散,让他无法摆脱心灵深处的困惑与悲观。 对职业的厌 倦、富贵的轻看、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 之物无心一顾,对求之但不能长久的爱情、心与境合的 自然合谐状态,却向往流连。 爱书、重情、重友的纳兰性 德拥有的欢乐非常短暂。 他一生的经历与贾宝玉颇为 相似,他的悼亡词就如同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 其人 生观是一种悲剧的人生观, 他眼里的世界也是个悲剧 的世界。 纳兰性德在感情上是矛盾的,在事业上同样也 是矛盾的。 他看轻功名,领了“康熙侍卫”这一肥缺却 “惴惴有临履之忧”。 结果,他将自己沉溺于友情、爱情 之中,仔细体味其中的欢乐、悲伤。 他的痛苦已不再只 是他个人的失落、苦闷,而上升为关于人生终极价值、 终极关怀、终极归宿的痛苦,是种即使得到金钱、地位、 物质享受、 家庭温暖等等却仍弥漫心头的苦痛, 是种 “剪不断、理还乱”、说不清、道不明的痛苦。 也正是这种 苦闷, 使纳兰性德总沉浸在一逝而不复返的少年时光 中, 这迫使他无断的探究人生的真谛、 探求生活的意 义。 实际上,他永不可能得到彻底解脱,相反,他不断把 自己投入到更大的痛苦中去。但是, 正是在这种痛苦及 超越痛苦的努力中,他体会到了创造的喜悦、自我力量 扩张的喜悦、彻悟的喜悦。
独, 他就是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但内心伤痕累累的
不成。 ”( 南乡子-为忘妇题照)
宋 词
清 代 词 人 — — — 纳 兰 性 德 。
(三)纳兰性德盛世和谐音符之因
一、 盛世不和谐音符 (一) 贵族公子、天才词人的纳兰性德
纳兰这种作品与生活相悖的现象, 在文学史上是
明 清
很奇特的,怕是不能以内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抒愁
时一种文学典型的命名。 他们属于贵族知识分子,既不
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满足于自己的上流社会, 但也不能跳出这种生活的圈
(二)贵族公子悲苦的词风
子,与人民结合,所以在他人眼中就成了社会上“多余”
人长得帅,剑术、骑术、武艺都很高超,诗词文章也
的人。 “多余人”一般有如下特征:他们多数出身于没落
参考文献: [1](清 )王 国 维 . 人 间 词 话 (上 )[M].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1998。 [2]王 成 纲 .中 国 古 典 诗 词 [M]九 州 出 版 社 ,2005。 [3]张 草 纫.纳 兰 词 笺 注[M].上 海 :上 海 古 籍 出 版 社 , 2003。 [4] 赵 秀 亭 . 纳 兰 性 德 年 谱 [J]. 承 德 民 族 师 专 学 报 , 1997(04)。 [5]宋 培 德.纳 兰 词 与 李 煜 词 之 比 较 [J]. 承 德 民 族 师 专 学 报 ,1986(12) 。
堪称一流。 这样的人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纳兰性
的名门望族,有文化教养,不为官职钱财所利诱;能看
德过得并不快乐,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数字统计:在
出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弊病、缺陷,在反动专制和农奴制
纳兰性德现存的三百多首词里,“愁” 字出现了九十多
下深感窒息。 他们虽然有变革现实的抱负, 却缺少实
次,“泪”字用了六十多次,“恨”字使用了三十多次,其
下誓言:但凡叶赫还剩下一个女子,也要叫爱新觉罗灭
兰性德走的是中国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他

亡。 而 30 年后,金台石的孙子 明 珠 娶 勒 努 尔 哈 赤 的 孙
十八岁中顺天乡试举人, 二十二岁应殿试, 赐进士出

女、英亲王阿济格之女爱新觉罗氏为妻,生下的长子就
身,授三等侍卫,此后直至去世,一直担任康熙帝的宫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采桑子.塞上咏雪 花》);“身世悠悠何足问, 冷笑置之而已。 ”《金缕曲.赠 梁汾》。 词人落拓无羁的性格,天生脱俗超逸的秉赋、出 众的才华,轻取功名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 入值宫禁、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了一种常 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及无形的心理压抑。 因而他的 地位、家世实际上是造就他悲剧性格的主要原因。
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上赏识。 他又将搜读经
入的。 他在《金缕曲.赠梁汾》中有这样的句子“德也狂生
2011.1 下半月 \
197
古 典 文 学 漫 步
gu dian wen xue man bu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