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复习题班别: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灵枢经》C.《针灸经》D.《针灸甲乙经》2.古代最原始的刺法工具称为:A.骨针B.砭石C.竹针D.陶针3.()首次提出了阿是穴的命名并肯定其作用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惟一D.黄帝内经4.分布在人体大腿外侧前面的是()A.膀胱经B.肾经C.小肠经D.胃经5.三焦经在四肢循行在()A.上肢内侧后面B.下肢内侧中间C.上肢外侧中间D.上肢内侧中间6.()为十二经脉之海A.带脉B.冲脉C.任脉D.督脉7.分布在十四正经,有固定名称和位置的腧穴是()A.经穴B.奇穴C.阿是穴D.腧穴8.“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是指腧穴的()作用A.远治B.近治C.特殊D.局部9.患者将食.中.无名.小指四个指头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为()寸A.三B.一C.四D.二10.腋前纹头至肘横纹为()寸A.12 B.9 C.6 D.1511.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脏腑学说D.经络学说12.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其走向都是自下而上运行B.没有专属的腧穴C.无表里配合D.不直属脏腑13.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14.任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通调冲.任B.调节任.督C.总调奇经八脉D.调节阴经经气15.与督脉发生联系的阴经是A.足太阴经B.手太阴经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16.胸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法是A.直刺B.斜刺C.向上或向下平刺D.向上斜刺17.具有温肾壮阳作用的间接灸是A.隔蒜灸B.隔盐灸C.隔姜灸D.隔附子饼灸18.“开四关”指的是针刺A.委中.足三里B.合谷.内庭C.太冲.合谷D.三间.行间19.迎随补泻法中的补法是A.针尖垂直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D.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20.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上缘上两寸是()穴A.足三里B.阴陵泉C.血海D.梁丘21.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是()穴A.丰隆B.阴陵泉C.足三里D.三阴交22.治疗感冒的主要腧穴配伍最好选用()A.内关.风池.合谷.血海B.梁丘.尺泽.曲池.外关C.曲池.风池.三阴交.尺泽D.合谷.大椎.风池.外关23.腰阳关穴在第()椎棘突下凹陷处。
A.十二胸B.一腰C.四腰D.二腰24.大椎穴在第()椎棘突下凹陷处。
A.一颈B.七颈C.一胸D.七胸25.两耳尖连线与头部正中线之交点处是()穴A.哑门B.百会C.上星D.头维26.气海穴在脐( )寸A.下三B.下一C.上一D.下一点五寸27.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外侧缘凹陷处是()穴A.曲泽B.曲池C.尺泽D.小海28.仰掌,在腕横纹尺侧纹头(即尺侧腕曲肌腱外侧缘)是()穴A.神门B.大陵C.太渊D.阴郗29.内关穴在前臂内侧中线,腕横纹上()寸A.三B.一点五C.二D.一30.掌心向下时,在尺骨茎突上的腧穴是()A.列缺B.养老C.后溪D.外关31.针刺时拿针的手称作()押手B.针手C.刺手D.拿手32.治疗痛经的主要腧穴配伍最好选用()A.三阴交.气海.肝俞.太冲.中极B.血海.中极.气海.膈俞.太冲C.三阴交.关元.中极.血海.膈俞D.三阴交.地机.中极.血海.子宫33.针灸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眩晕,除取风池.肝俞.肾俞.行间外,还应取A.太溪B.阳溪C.侠溪D.后溪34.针灸治疗腰痛的主穴不应有A.肾俞B.委中C.腰眼D.足三里35.下列属于近部取穴的是( )A.大椎穴主治高热B.阳陵泉穴治肩周炎C.迎香穴治鼻病D.足三里穴治腹痛36.下列荥穴中,与五行相配属火,而所属经脉属水的是( )A.然谷B.大都C.前谷D.劳宫37.井穴的五行属性是( )A.阳经属金.阴经属木 B.阳经属水.阴经属火C.阳经属木.阴经属土D.阳经属火.阴经属金38.以下配穴,除……以外均是俞募配穴( )A.肝俞.京门B.心俞.巨阙C.大肠俞.天枢D.胆俞.日月39.八脉交会穴中的照海与哪条奇经相通( )A.阳跷脉B.任脉C.带脉D.阴跷脉:40.下列穴位中,除……外,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 ) ;A.外关 B.公孙C.照海 D.列缺41.治疗胎位不正时应首选中冲 B.大敦至阴 D.厉兑42.下列除哪个穴外,余穴孕妇均禁针肩井 B.昆仑曲池 D.合谷43.不能用于虚脱急救的穴位是A.神阙B.气海C.关元D.石门44.取环跳穴的最佳体位是侧卧位,两下肢平伸侧卧位,屈下腿伸上腿侧卧位,屈上腿伸下腿侧卧位,两下肢弯曲45.下列各组穴位中,与脐下4寸相平的是气穴、腹结 B.大巨、四满大赫、归来 D.府舍、冲门46.下列既能治疗崩漏,又能治疗疝气的穴位是:隐白B.大敦C.归来D.横骨E.气冲47.至阳穴的位置在:第5胸椎棘突下 B.第6胸椎棘突下第7胸椎棘突下 D.第8胸椎棘突下第9胸椎棘突下48.小海穴针刺或注射不当,可以损伤尺神经 B.正中神经桡神经 D.腋神经49.在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作用的是中冲 B.关冲 C.少冲 D.少泽50.下列各穴中,止呕作用较好的是足三里 B.中脘内关 D.胃俞二.多选题1.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有A.针灸刺激的感应和传导的观察B.气功导引中体内气的流动C.腧穴主治功能的归纳D.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E.解剖和生理现象的观察2.经脉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手足三阴三阳经B.奇经八脉C.十二经筋D.十五别络E.十二经别3.起于胞中的奇经有A.冲脉B.带脉C.任脉D.督脉E.阴维脉4.根据《灵枢·卫气》篇的论述,人体的气街部位在:A.胫B.胸C.肾D.腹E.头5.关于十五络脉的循行分布哪些是错误的A.阴经络脉别络于相表里的阳经B.阳经络脉别络于相表里的阴经C.督脉别络散于头D.任脉别络散布于胸胁E.脾之大络散于腹部6.足太阳膀胱经的根结部位分别是:A.涌泉B.至阴C.命门(目)D.大敦E.窗笼(耳)7.手少阴心经的标本部位相应腧穴是:A.太渊B.神门C.内关D.心俞E.天池8.采用骨性标志取穴法的穴位有:A.阳陵泉B.下关C.廉泉D.内关E.攒竹9.采用活动标志取穴法的穴位有:A.劳宫B.少府C.听宫D.曲池E.环跳10.折量法与骨性标志取穴结合应用的穴位有:A.膏肓俞B.中府C.支沟D.肩井E.悬钟11.颊车的取穴法是:A.固定标志取穴法B.活动标志取穴法C.指寸法D.骨度分寸法E.简便取穴法12.三阴交的取穴法是:A.固定标志取穴法B.活动标志取穴法C.拇指同身寸法D.骨度分寸法E.简便取穴法13.次髎穴的主治下列正确的有:腰痛 B.月经不调 C.小便不利遗尿 E.遗精14.治疗口眼喎斜,可选用:A,外关 B,合谷 C、曲池 D、翳风 E、颧髎15.金津、玉液穴可主治;A、呕吐B、牙痛C、口疮D、消渴 E,口喎16.印堂穴可主治:A、眉棱骨痛B、目赤肿痛C、头痛、眩晕D、鼻衄、鼻渊E、失眠17.根据“合治内腑’的原则,下列腑病选穴正确的是:A、胃病取足三里B、大肠病取曲池C、胆病取阳陵泉D、膀胱病取委中E、小肠病取少海18.下列穴位中,为本经子穴的是,A、商丘B、经渠C、行间D、神门E、足三里19.阳陵泉在特定穴中是:A、五输穴之一B、八脉交会穴之一C、八会穴之一D、下合穴之一E、郄穴之一20.后溪穴主治:A、头项强痛B、腹痛吐泻C、目赤、耳聋D、腰背疼痛E、心悸、心痛三.填空题1.经络系统是由()和()组成。
2.奇经八脉包括阴维.阴跷.任脉.().().().().()。
3.手三阳经的具体名称是().().()4.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是:手三阴从()走();手三阳从()走()。
5.十二经脉的循环流注顺序是:肺——()——胃——脾——()——()——膀胱。
6.腧穴具有().().()的作用。
7.腧穴的治疗作用包括().().()。
8.脊柱强痛.角弓反张等督脉病证,可取通于督脉的()穴。
9..针灸的治疗原则为().()和()等10.八会穴分别是腑会(),脏会(),气会(),血会(),筋会(),脉会(),骨会(),髓会()。
11.阴经郄穴多治(),阳经郄穴多治()。
12.针灸的作用有().().()。
13.骨度分寸中,天突至脐中是______________寸。
14.根据骨度分寸,两乳头之间为_____寸,耳后两乳突之间________寸,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__________寸。
15.太冲位于_______,是_______经之_______穴;_______之原穴;与_______穴合称“四关”。
四.名词解释1.经络--------2.五腧穴-------3.标本根结--------4.腧穴-------5.得气------6.原络配穴------7.阿是穴-----8.一夫法----9.同身寸---10.奇穴------五.问答题1.在针刺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晕针的情况,请简述:(1)晕针的原因和预防措施;(2)晕针的临床表现;(3)晕针的处理方法。
2.什么叫“得气”?请简述:得气的临床表现;得气的意义;影响得气的因素。
3.什么叫八会穴、八会穴的治疗作用。
4.什么叫八脉交会穴、临床如何配合应用、主治是什么?5.病案分析:王某,女,72岁。
左侧肢体瘫痪伴语言不利一月余。
一月前患者在打麻将赢牌后突然昏仆在地,神志不清,并有少许胃内容物呕出.小便失禁。
家里人迅速送其至医院,医院检查后以“急性脑出血”收入院。
今患者病情稳定,准予出院,现症见:左侧上.下肢瘫痪,温触感觉减退,肌力一级,肌张力明显增高,巴氏征阳性;说话吐词欠清,进食轻微障碍。
舌红苔黄腻,脉玄细。
患者素体肥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请写出(1)正确诊断(包括证型);(2)诊断依据和辨证分析;(3)治疗原则;(4)治疗方法;(5)腧穴处方(包括头针治疗方法);(6)选穴依据。
6.病案分析:李某,男,28岁。
左侧口眼歪斜伴面部疼痛两天。
因天气炎热,患者前天晚上开着电扇入睡,昨天早晨起床后发现左侧面部板滞.麻木,不能做皱眉.露齿.鼓腮等动作,并有口角歪斜,嗽口漏水,进食时食物停滞于左侧齿颊之间,左侧鼻唇沟变浅,左侧眼睑闭合不全,左侧耳后及面部疼痛厉害。
并伴有轻微咳嗽,轻微发热,鼻塞流涕。
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请写出(1)正确诊断;(2)诊断依据和辨证分析;(3)治疗原则;(4)治疗方法;(5)腧穴处方;(6)选穴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