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pt课件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pt课件


谢 请多
谢! 指教!
异性差,特别在应用多克隆抗血清时更易出现; (2)所用抗体浓度过高或染色过程中切片干燥导致
抗体与组织产生非特异性结合; (3)组织或细胞中有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
酶及生物素等产生非特异性显色;
免疫组化操作经验和体会
• 操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均可,但要注意防止脱片。 2.消除内源性过氧化酶和非特意性背景染色要充分。 3.PBS洗涤要充分。 4.要设阴性和阳性对照。 5.显色注意底物要适量、时间要严格控制。
• 5.复合型 在常规免疫组化标记中,同一
种抗原可以同时表达于胞膜和胞浆、胞 核和胞浆、微绒毛和胞浆,但很少发现 胞膜和胞核同时表达。值得注意的是组 织标本固定不及时造成抗原移位或乳腺 ER和PR修复不充分也可以发生胞核和胞 浆同时阳性。
三、阳性标记组织学特征
• 根据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的组织学特点,
五、非特异着色特征
• 以下情况可干扰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观察和判断:
(1)抗体交叉反应: 是由于该抗原决定簇同时 存在于多种组织细胞,如GFAP可同时存在于星 形胶质细胞和唾液腺肌上皮。S-100蛋白则更为严 重,可表达于多种组织细胞。因此,应全面了解 和认识该抗体的功能和标记范围。故抗体交叉反 应只要应用得当仍有助于诊断。
• 近十年来,免疫组化技术发展很快,在现代医学
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疾病, 尤其是对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理的研 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但随着免疫组化标记物 的增多和利用,原为特异的标记物并非绝对特异, 而且出现交叉反应和异常表达的情况日益增多。 故对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意义不能绝对化,应在 光镜观察组织形态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免疫组化 技术,审慎判断其标记的意义。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西南医院病理学研究所 冯俊明
• 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是组织化学的
一种,它是利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或抗原能特 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于结合 后的特异性抗体上的显示剂,如酶、金属离子、 同位素等,显示一定的颜色,并借助显微镜观 察其颜色的变化,从而在抗原抗体结合部位确 定组织、细胞结构的化学成份或化学性质。
肿瘤细胞与间质细胞、细胞与间质均为黄 色,相互累及一片,色度无深浅之分。这 种标记组织片不能作为免疫组织标记结果 判断依据。
• 非特异性染色的原因常为组织标本固定不佳、抗
体质量问题或稀释度不合理及操作方法不规范等。 因此,免疫组化特异性染色定位非常重要,如前 所述,阳性颗粒应位于细胞胞膜、胞浆或胞核, 阳性细胞与阴性细胞相互交杂,阳性染色强度深 浅不一。如果缺乏细胞间的不均一性染色,即是 呈阳性染色,常提示为非特异性染色。另组织片 边缘反应和出血坏死灶周围阳性反应不能作为诊 断依据。
6.消除内源性生物素活性:预先以0.01%抗生物素 溶液作用切片20min。
7.ABC复合物应在临用前30min配置。 8.ABC试剂保存温度以4℃ 为佳,保存达数年仍可
获满意效果。 9.抗体保存:-20℃ 分装冻存,或于4℃ 常规使用,
切忌反复冻融。
免疫组化常遇问题
(一)均匀的背景染色 1.酶-底物反应时间过长。 2.在孵育中切片干燥。 3.一抗或二抗稀释度不够。 4.切片洗涤不充分。 5.封闭所用的正常血清不对。
• 7.菊团型 阳性肿瘤细胞排列呈菊团样结
构,部分阳性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此型 多见于分化较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胶 质细胞瘤等,阳性颗粒定位在细胞浆。
四、阳性标记强度特征
• 细胞免疫组化标记的阳性强度根据显色
程度分为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 也可依据阳性细胞在细胞中所占比例大 致分为:弱阳性,阳性细胞≤25%;中阳 性,阳性细胞25%~50%;强阳性,阳性 细胞>50%。
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原则及 对假阴性和假阳性的认识
• 一、 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原则
免疫组化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及定 位正确等优点,但随着免疫组化应用的普 及和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因此,掌握对免疫组化结果的判断原则是 很重要的。
• 1.必须设染色对照 每批染色都要以特异性的阳性
对照和阴性对照为基础,才能对染色结果做出正 确的判断。没有阳性对照,就不能做出真正阴性 结果的判断;同理,没有阴性对照,也就不能做 出真正阳性结果的判断。因而,没有对照的免疫 组化染色,即使做出了判断也是不可信的。
• 2.弥漫型 阳性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细胞间无连
接,也可以单个细胞散在分布。此型中细胞几 乎都高度表达某种抗原,如淋巴瘤(白细胞共 同抗原)、Hodgkin病(粒细胞相关抗原、Ki1)、胃肠未分化癌癌胚抗原(CEA)及上皮膜 抗原、尤文瘤中CD99等。
• 3.片块型 较常见。阳性细胞多为细胞浆表达,细
胞间界限较清晰,但相互融合呈片状或团块状结 构。此型可见于上皮源性肿瘤、某些向上皮分化 的间叶源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中分化神经内 分泌瘤及核形细胞瘤(如癌肉瘤和神经纤维瘤、 平滑肌肉瘤)。
• 4.网状型 此型主要见于细胞密度较大的
大细胞肿瘤,标记物多为膜抗原。阳性 细胞膜与膜间相互紧靠,而胞核呈阴性 反应,免疫组化标记显示网状结构。
(九)非特意性色淀 1.底物-显色液使用前未经过滤。 2.抗体使用前未离心。 (十)阳性反应太弱 1.抗体或其它试剂活性下降。 2.显色反应时间过短。 3.某些抗体的稀释度或孵育时间不够。 4.当加抗体时切片上缓冲液过多。
(十一)切片镜下模糊或黑点沉着 1.脱水不彻底:进入二甲苯前加一步等量
石碳酸/二甲苯混合液。 2.温箱干燥替代脱水过程。
片液中。
(五)某些抗体不着色 1.需要消化而没有消化。 2.封闭内源酶时使抗体活性下降。 3.切片在裱片或干燥时过热。 4.抗体过度稀释,一抗浓度小于二抗。 5.抗体过期或频繁冻融.
(六)内源性酶活性: H2O2 -甲醇封闭不恰当。 (七)脱片 1.切片无粘附试剂。 2.切片不干净。 3.冰冻切片:组织在贴片前已经充分固定。 (八)核轮廓模糊 1.切片已干燥(特别是冰冻切片)。 2.苏木素染液欠佳。
• 2.抗原表达必须在特定部位 阳性表达必
须在细胞和组织特定的抗原部位才能视 为阳性,如LCA在细胞膜上、Keratin在 细胞浆内、S-100蛋白在胞浆和胞核内, EMA在细胞膜上。不在抗原所在部位的 阳性表达一概不能视为阳性。
3.阴性结果不能视为抗原不表达 即阴性 结果不能认为具有否定意义;阳性表达 有强弱、多少之分,哪怕是只是有少数 细胞阳性(但要在抗原所在部位)也要 视为阳性表达,不能认为个别细胞阳性 而不作阳性看待。
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或阳性颗粒可呈以下 类型排列:
• 1.局灶型 阳性细胞呈不规则小灶性分布。阳性细胞
可多可少,排列不规则,无固定排列形式,阳性染 色深浅不一。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在低分化鳞 状细胞癌、腺癌和癌肉瘤;肌动蛋白和结蛋白在低 分化横纹肌肉瘤;NSE、神经丝蛋白、突触素在恶 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及低分化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胶质 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恶性黑色素瘤中S-100 蛋白等均可表现为局灶性阳性。
• (2)肿瘤细胞异常表达: 可选用多种标记去证
实或排除,鉴别其真正组织来源或向某一组织细 胞分化。
• (3)肿瘤细胞吞噬组织抗原:是由于某些恶性肿
瘤细胞摄入周围正常组织细胞成分,虽然后者也 存在某些抗原,但不属于瘤细胞固有成分,胞浆 内抗原定位较模糊,因此应该区别。
• (4)非特异性染色 是指抗原无明确定位,
(二)部分区域背景着色 1.切片部分区域干燥。 2.显色反应物在封片介质中是可溶的,造成弥散。 (三)部分区域不着色 1.脱蜡不完全。 2.切片部分区域干燥。
(四)各种孵育结果所有抗体均不着色 1.H2O2终浓度不够或存放过久失效。 2.稀释液中有错误的正常血清(如猪抗兔酶
标抗体稀释液中有正常兔血清)。 3.显色反应物溶于脱水的酒精、二甲苯或封
免疫组化标记的形态学特征
• 免疫组化标记具有形态学特点,若能熟
练掌握则有助于对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的 正色度特征
• 免疫组化标记时细胞阳性着色程度取决于抗原含量、分布密
度和标记方法及其敏感性。一般而言,抗原含量越多,分布 密度越高,标记方法越敏感,阳性结果显色则越强。根据阳 性标记的显色程度分为:淡黄色,提示为弱阳性;棕黄色, 为中等度阳性;棕黑色,示为强阳性。在结果判断中,后两 者较有意义,可作为判断依据。而前者除考虑标本处理和方 法学因素外,可能与细胞只有轻度异常表达,或某些细胞摄 取了周围组织抗原之故。
二、阳性标记细胞学特征
• 免疫组化标记中,阳性标记细胞学特征是反映
抗原在细胞中的定位和分布情况。在诊断中阳 性细胞以拟标记的细胞为前提,阳性表达必须 在细胞特定的抗原部位,若不在抗原所在部位 的阳性表达和非目标细胞即使阳性也不应作为 判断依据。根据抗原在细胞中分布和阳性颗粒 沉淀部位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
固定的标本中因抗原漏出而致假阴性,因此应多用新鲜固 定之标本; (3)操作步骤不当,如反应时间不够或过久、洗脱不够或温 度过高; (4)组织或细胞中抗原的含量很低,所用的方法难以检测到, 如用直接法检测为阴性,但改用间接法时则为阳性。
2.假阳性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1)所用的抗体与其它无关的抗原有交叉反应,特
• 5.腺管型 主要见于腺癌和具有腺癌样结
构的胚胎性肿瘤。上皮标记物多为胞浆 表达。胃肠低分化腺癌中有时HE很难鉴 别腺样结构,但用癌胚抗原、上皮膜抗 原或结肠癌相关抗原则容易显示出来。
• 6.腔缘型 阳性颗粒主要位于腺癌腔缘的
微绒毛处,沿腺管腔缘表面内衬一薄层 黄色颗粒,基底部多为阴性。结肠癌相 关抗原在胃肠腺癌、胆囊腺癌、乳腺癌 中常表现为这种类型;卵巢癌相关抗原 在卵巢浆液性腺癌亦是如此;肿瘤相关 粘液抗原在许多腺癌中也显示腔缘阳性。
• 3.胞浆型 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浆。大部分抗
原均属于此种类型,如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结 蛋白、神经丝蛋白、肌红蛋白、α1-抗胰糜蛋白酶 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依据抗原在胞浆 内分布形式,通常表现为弥漫性分布或局限性分布。 前者阳性颗粒弥漫而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细胞浆。局 限性是指阳性颗粒呈小斑点状或斑块状局限于细胞 浆中的某一部位、核周或细胞浆的一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