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播音学概论》——姚喜双全书知识点

《播音学概论》——姚喜双全书知识点

播音学概论知识点绪论什么是播音?P11、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运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通过广播、电视传媒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的活动。

播音研究对象的特点?P32、①播音创作是一个动态系统②播音创作是一个开放系统③播音创作是一个弹性系统④播音创作是一个全息系统3、播音创作的其他特性?P5规定性、独立性、边缘性、真实性、时效性、特殊性、必要性、复杂性4、播音学概论研究的内容(分四编)?P6本质论、创作论、风格论、发展论5、播音学的研究方法?P7(一)系统的方法(二)全息的方法(三)比较的方法(四)借鉴的方法(五)实验的方法6、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第一编本质论第一章播音的性质和特征第一节播音工作的性质一、播音的创造性P11--13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音时,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去感受听、观众的存在。

面前无人,心中有人。

从而与听、观众在感情上、语言上沟通。

这种创造活动包括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两方面。

播音的多质性P13--16二、播音学科的边缘性、综合性和播音创作活动的复杂性反映出这样几点属性:1)播音是一项特殊的言语活动,具有言语传播的性质2)播音是一项新闻实践活动,具有新闻性3)播音是一项艺术创作活动,具有某些艺术属性播音这一言语活动的特殊性在于:①播音这一言语活动是一个相对不完整、开放的系统。

播(主)凭经验和感觉寻找对象感、交流感②依据稿件(素材),把文字的稿件(素材)转化为自己要说的话③播(主)是代表电台、电视台,以至于代表党和政府讲话,不是代表自己讲话④言语者受到话筒、镜头等传播条件的限制,动作、副语言不能充分运用,尤其是电台播音,只能靠声音。

+播音是一项新闻实践活动,具有新闻性[主调](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第二节播音创作的特征P17--23一、创造和再造的双重性二、创作素材的二度性(再造)三、创作手段的声像性四、交流对象的虚拟性五、吐字发音的规范性(准确、清晰、集中、圆润、流畅)六、感情表达的真实性七、创作时间的紧张性八、创作范围的社会性九、接收方式的个体性(3--5个人)十、创作活动的日常性十一、强烈鲜明的时代性第二章播音的地位和作用第一节播音工作的地位P24--25一、传播前沿地位(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二、关键一环地位(凝聚所有创作活动的成果)三、桥梁纽带地位(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第二节播音环节的作用(创作主体的职能?P38)P25--281.构建语言(副语言)传播系统,使传播潜能变为传播现实,具有传播形成作用。

2.传递信息,体现态度,揭示语义内涵,表明思想实质,具有了解和认识社会功能。

(用有声语言/副语言表明其态度观点)3.传达感情,形象具体生动,吸引感染受众,具有鼓舞、教育、激励作用、4.规范美化语言,建设语言文明,具有语言表达的审美示范作用。

第二编创作论第三章播音创作的要素(创作主体、创作依据、创作受众)第一节创作主体(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播音员概念?P33以在话筒前(含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为主要工作的专业人员。

播音工作:以在话筒前(含镜头前)进行有声语言创作为主要任务的职业。

节目主持人:在广播电视中,以个体行为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形态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的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

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的共同特点?P351.必须运用有声语言(副语言),必须以有声语言为主干或主线2.都应该是党的宣传员3.在运用有声语言(副语言)表达的时候,既要按照语言(副语言)自身的表达规律,又要遵守新闻真实性、时效性原则,体现新闻工作的规律。

创作主体的分类?P391.从传播媒介上:广播播音活动创作者,电视播音活动创作者2.从创作活动类型上:新闻类播音活动创作者,专题类、综艺类、少儿类、竞技体育。

创作主体的定位?P39什么是定位?定位: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身份、所承担的任务、起的作用确定其在传播活动中应有的位置。

定什么位?创作者根据自身能力、特点,根据传播的要素、节目和栏目特色、创作群体的构成、伙伴合作关系,选择自己最适合的位置。

※怎样定位?1)要对自身有一个正确估价2)要对节目、栏目、创作活动有一个正确的分析3)定位并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应是发展的、变化的。

4)定位是无限可分的,也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发展、调控的过程。

5)要定位在党的宣传员、全心全意真诚为人民服务第二节创作依据(节目、稿件、画面、音乐、音响)一、创作依据的种类1、节目:广播电台、电视台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分类:①按传媒工具分:广播节目、电视节目②按内容性质分:新闻性节目、教育性、文艺性、服务性节目③按内容构成和组织形式分:综合性节目或专题性节目④按播出方式分:直播节目和录播节目⑤按播出时间分:定期节目、特别节目、插播节目等2、稿件:播音创作依据中的基本要素分类:①按传媒工具分:广播播音稿件、电视播音稿件②按内容分:新闻类、专题类、文艺类稿件③按传播方式分:单独播出、与其他传播素材共同配合播出3、图像:画面,电视摄像拍摄下来的一个个镜头画面(狭义)特征:?4、音乐:特殊的声音系统,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介质之一特征:目的性、融合性、变态性5、音响二.创作依据的特征1、可感性2、可变性3、二度性4、局限性第三节受众(听众、观众)受众:广播电视节目的接受者和服务对象(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地信息寻求着)1.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由于广播电视节目的直观性、通俗性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其受众较其他传媒队伍庞大;2.由于广播电视节目大多直播,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参与程度高;3.由于广播电视节目可以伴随其他行为收听、收看,受众接受行为具有伴随性,多数处于半接受状态。

第四章播音创作的手段第一节有声语言一、有声语言的构成要素:发声系统(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表达系统二、有声语言的属性特征P61(10种属性、主要内容)了解自然属性是基础,社会属性决定自然属性1.创造性2.音声性3.规范性4.情感性5.时效性6.社会性7.身份感8.对象感9.语境感10.分寸感三、播音有声语言表达的规律(一)播音表达规律(6个概念)※1.思维反应律:播音创作中,播音员必须遵循的使播音的语言与思维紧密结合,并符合“新闻性”要求的思维活动规律。

是播音创作心理的重要支柱。

2.词语感受律:必须使词语词语蕴含着具体、准确、深刻感受的表达规律。

这是播音创作心理的重要支柱之一。

3.对比推进律:通过播音语流中声音可感因素的对比变化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语言表达规律。

4.情声和谐律:反应情感与声音之间正确关系的基本规律。

5.呼吸自如律:播音语言表达过程中,呼吸与感情、呼吸与声音关系及呼吸状态的运动规律。

6.自我调检律:播音员在话筒前的实际创作过程中,自我检验、自我调节,以使播音创作表达到完美的规律。

(二)几种主要语言表达样式※1.宣读式:语速稍慢节奏稳健、语句工整、语气庄重、力度较强。

多用于法令、公告、章程、决议等文件的播音。

2.播报式:语句工整,节奏明快,富于新鲜感。

多用于新闻(消息)的播音。

3.讲述式:包括讲解、说明、叙述、描写、评述等多种特征。

语言表达变化丰富。

多用于专题类节目的播音。

4.谈话式:语言表达亲切、生动、灵活、自然、交流感强。

多用于主持人节目和对话等文体的播音。

第二节副语言一、副语言的构成要素:定义:P74 副语言主要是由体态系统和境态系统(与体态相关的)组成的表达情意、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体态系统:由传播主体的面目表情、身体动作以及服饰着装等构成。

境态系统:由和传播主题传播活动相关的传播环境构成。

副语言包括:眼神、面部表情、体态、服饰、时空感觉显示等。

二、副语言的功能和作用:①补充语言信息②替待语言信息③强调言语信息④否定言语信息⑤重复言语信息⑥调节言语信息三、副语言的体现规律:①利用共通性,扩大交流面;②注意传承性,体现民族性③运用符号性,增强表意性;④利用模糊性,加强引导性⑤利用可塑性,增强创造性;⑥利用伴随性,加强协同性⑦利用集成性,把握整体性;⑧运用形象性,增强可感性⑨把握交流时空,提高传播效率第五章播音创作的手段第一节播音创作的方法播音创作的方法是人们在播音创作活动中,认识和把握其矛盾运动规律的基本规律和方法一、还原:深入理解,具体感受。

播音创作的素材(稿件、资料、画面、各种音乐、音响等)是观念形态化以后的东西,具有二度性。

二、转化:按视听规律,对文字稿件和其它素材进行重新组织结构,以使其纳入视听觉系统,符合视听规律的体现方式。

三、表达:把转化过来的系统,把运动着的思想感情,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体现出来,传达给听众、观众。

第二节播音创作的原则※是人们对播音这一事物矛盾运动规律认识和把握的基本准则。

概括下来就是:1)坚持创造性原则①坚持创造性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主体(播音员)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其对创作活动的驾驭、创作素材的把握、强调其对符号转换系统的操作,在转化过程中体现出其主体的重要作用。

②坚持播音的创造性原则,就要坚持播音语言的规范化。

③坚持播音的创造性,就要既遵循传播的规律,又把握其宣传属性。

④坚持创造性原则,就要坚持“广采博收、百花齐放的创作方针”。

⑤坚持创造性原则,就要坚持“自己走路、独树一帜的创作理念”。

2)坚持正确的播音创作道路①坚持播音创作的党性原则②坚持播音创作的真实性原则③坚持播音创作的时效性原则④要很好地把握创作环节的有序性和创作要素的协同性。

第六章播音创作的分类第一节播音分类的意义和原则一、播音分类的意义:(一)分类是播音学建立的必然,也是播音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

(二)由于播音学科的边缘性和播音创作的多样性,使得分类在播音学的建立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对播音创作分类,可以使播音研究对象进一步具体化,从而使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指导,更富有针对性。

二、播音分类的原则:(一)多视角、多分法原则(二)多层次、细分法原则(三)边划分、边综合原则第二节播音分创作的分类一、从传播媒介和创作文体上划分传播媒介:广播播音、电视播音电视播音可分为:口播(口播新闻、口播专题)配音(新闻片解说、专题片解说、给专题片中人物配音)主持(新闻类节目主持、专题类节目主持、综艺节目主持)采访(新闻采访、专题采访)二、从创造过程和创作要素上划分创造过程分为播音创作的准备和播音创作的表达三、从传播方式和语言样式上划分从传播方式:录播、直播从对语言的组织和转化上:有稿播音和无稿播音从语言表达样式上:有声语言的表达和副语言的体现第三节主要播音文体创作特征P89(13个概念、表达特点)※一、新闻播音:广播电台、电视台发布的新闻通过播音员的有声语言传送出来的播音创作就称为新闻播音,这里特指消息的播音。

特征:①寻找和把握新闻的新鲜感②把握好分寸感③注意表态性,鲜明地表达出自己的态度④新闻的真、快、新的特点二、通讯播音:是播音员以真实的情感体验,具体、形象、生动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播音文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