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人文与社会教案上册
(结束技能)
学
1.通过课件展示大量抗洪场面,从视觉上,感受抗洪精神的伟大。
2.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讨论,明确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带给人类的反思。
板
书
设计
3.大洪水的考验
深刻的记忆
无尽的思念
(板书技能)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了哈尔滨人伟大的抗洪精神,以及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反思。
总(2)节
课题
3.和谐大自然
二、新课: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谈一谈自己身边的自然环境;
3.指名读知识窗;
4.提问:
(1)我们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一些物品都是用什么制成的?(提问技能)
(2)人类和其它生物的物质组成和环境的物质组成保持着平衡关系,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了,那将来会有什么后果?
5.师小结: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品都是用自然资源制成的,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物质组成也和环境的物质组成保持着平衡
3.升华明确主题,必先行动起来。
板
书
设计
5.我们的承诺
一、形式不容乐观;
二、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三、我们在行动。(板书技能)
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了本课课文,都知道了森林被破坏的现象很严重,都知道了怎样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总(2)节
课题
7.鹤舞扎龙
备
教学
目标
1.了解丹顶鹤师国家一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
5.写一份保护家乡森林资源的倡议
教学流程
异构
6.小结: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保护森林的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太重要了。(德育渗透点)
四、总结:
师:同学们,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对我们人类来说太重要了,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结束技能)
学
1.切中主题,感受森林的枯竭形式;
2.讨论中,明确保护森林势在必行;
教学流程
异构
1.学生自由读文
2.生互相讨论:自己家乡都有哪些特殊标志,有哪些有纪念意义的建筑。
3.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同学们,为了纪念哈尔滨人抗洪取得的胜利,修建了防洪胜利纪念塔,它师标志性建筑物的精品,是哈尔滨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德育渗透)
三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的家乡黑龙江地大物博,环境优美,历史悠久,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把我们黑龙江建筑的更加美好。(结束技能)
(二)学习第二部分:
1.生自由读文;
2.提问:哈尔滨人在抗击洪水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和抗洪英雄,请大家自由发言,谈一谈你知道的
教学流程
异构
抗洪英雄?(生答:乔建成等)
3.指名读知识窗:
4.提问:
(1)自然灾害带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反思?(提问技能)
(2)作为小学生,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减少破坏,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二、新课:
(一)学习第一部分
师:同学们,我们共同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提问:在历史上,哈尔滨曾遭受几次特大洪水的侵袭?
3.生讲述当时洪水侵袭时的情景。
4.指生读知识窗。
5.师小结:历史上哈尔滨曾遭受三次特大洪水的侵袭,面对大洪水的考验,坚强英勇的哈尔滨人民与解放军官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以英雄气概战胜前所未有的洪水,并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为哈尔滨人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德育渗透)
3.在观察讨论中明白自然与人类和谐的重要性。
板
书
设计
4.和谐大自然
一、保护大自然
二、创造和谐大自然
(板书技能)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本科,学生对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都愿意从自身做起,为了创造和谐大自然出力。
总(2)节
课题
4.感受莽莽大森林
备
教学
目标
1.了解森林的作用,知道大小兴安岭是黑龙江省巨大的宝库,知道红松师省国家级保护野生植物;
二、自主探究,新课学习: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讨论:走进森林有什么感受?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感受到空气清新,凉爽,噪音小,空气湿润,那你知道森林对我们人类都有哪些作用吗?(提问技能)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森林的作用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习读课文
2.讨论森林的作用
备
教学
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洪水灾害的成因,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的意识。
教学
重难点
重难点:建立和谐大自然。
教学
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
时间
一课时
导
导
教学流程
异构
一、导入:
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洪水灾害的形成除了自然引发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师水土严重流失,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因素造成的,目前紧迫的任务是建立和谐大自然,今天我们来学习和谐大自然。(导入技能)
教学
重难点
重难点:森林资源的破坏对生态环境的威胁。
教学
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
时间
一课时
导
导
教学流程
异构
一、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森林对人类有很大的益处,那目前我国乃至世界森林生态环境如何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三课。(导入技能)
三、新课:
(一)学习第一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提问:(1)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考验?(2)讲一讲英雄马永顺的故事。(提问技能)
5.师小结:很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并非由于纯粹的自然原因,如果不去反思,人类自身对地球的掠夺行为,而仅仅把热带风暴,地震等灾难归之为自然灾害,将会产生可怕的后果,面对未来,我们破坏环境的不良行为,避免灾难的发生。
三、总结:
同学们,自然灾害带给我们的反思太大了,我们应该改变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避免灾害的发生,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美好。
5.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破坏环境的事例,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爱护身边的资源,是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爱惜身边的每一张纸。
三、总结:
师: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和谐大自然。(结束技能)
学
1.谈话中感知灾害与自然的关系;
2.在师生共议中了解自然界的资源组成;
难点:学生通过资料的学习自己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用精炼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学
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
时间
一课时
导
导
教学流程
异构
一、导入:
(出示防洪胜利纪念塔)(导入技能)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建筑是什么吗?它的地址在哪里呢?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防洪胜利纪念塔,我们来学习第一课《防洪胜利纪念塔》。
3.汇报
4.小结:森林对我们人类的益处太多了,我们黑龙江省就是一个巨大的森林宝库。
教学流程
异构
(三)自由探究第三部分
1.学生自学这部分课文
2.汇报通过学习都知道了什么?
3.看13页下面彩图,认为是什么树种?故乡在哪里?
4.小结:我们黑龙江省拥有巨大的森林宝库,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木材供应
5.本地之一,黑龙江省的木材蓄积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2.了解在特大洪水面前,哈尔滨人民和解放军战士发扬了伟大的抗洪精神,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哈尔滨人的抗洪精神;
难点:学生通过资料的学习,自己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
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
时间
一课时
导
导
教学流程
异构
一、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哈尔滨曾经遭受过特大洪水的侵袭,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当时洪水的情况和哈尔滨人奋力抗洪的场面。(导入技能)
课题
1.防洪胜利纪念塔
备
教学
目标
1.了解防洪纪念塔的纪念意义;了解哈尔滨曾经遭受三次大洪水的侵袭;了解洪水灾害的形成除了自然原因外,还有人为破坏的原因。
2.通过寻找自己所在的家乡有哪些有纪念意义的特殊标志,调查其背后的故事,培养学生关注社会,融入生活的能力。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人们的抗洪精神以及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灾害带给我们的反思,创造和谐大自然;
一、走进森林
二、森林的作用
(板书技能)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后,学生对我省丰富的森林资源有所了解,为我省的资源丰富而自豪。
总(2)节
课题
5.地球的肺
备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了解森林的作用;
2.为什么森林被称为“地球的肺”?
教学
重难点
重难点:森林的作用
教学
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
时间
一课时
导
导
教学流程
异构
一、导入:
2.指导学生对课文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在合作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获得共同提升。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森林的作用;
难点:爱护森林。
教学
准备
课件,挂图。
教学
时间
一课时
导
导
教学流程
异构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祖国版图雄鸡昂首的地位,有着一片惹人注目的绿色,这就是大小兴安岭,这里有我们黑龙江省巨大的森林宝库,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莽莽大森林,了解森林带给我们人类的巨大好处。(导入技能)
学
板
书
设计
1.防洪胜利纪念塔
建造时间:1957年
建造部分:五部分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