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思修考试
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实践证明: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
A、共产党的领导
B、大胆畅想美好未来
C、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D、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2.甲深夜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的钱包,钱包里有3000元钱和一张身份证。
甲从身份证得知被抢的人是自己的同事。
第二天,甲将钱包归还给了被害人。
甲的行为是( )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既遂
D.犯罪未遂
3.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BCD
A.全人类的要求 B.历史的必然要求
C.人民的殷切期盼 D.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4.(A)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德B智C体D美
5.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是(ABCD)
A.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B.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C.全国各族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D.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6.法律思维对理由的要求更有特殊之处。
包括()
A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 B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
C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 D理由必须是对双方都有利的
7.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D )。
A
B
C
D
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 ACD )。
A 代理事务完成
B 被代理人死亡
C 代理人死亡
D 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二、单选题
9.“琴瑟和谐”体现的是家庭美德中的()。
(标准答案:B)
A. 尊老爱幼
B. 夫妻和睦
C. 男女平等
D. 邻里团结
10.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从本质上讲,两者是对立的
B. 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伴随
C. 竞争阻碍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D. 合作削弱了竞争的实力
三、多选题
11.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______。
(正确答案:ABC))
A:学习法律知识
B:掌握法律方法
C:参与法律实践
D:尊法守法
12.当代大学生应树立的崭新形象包括 (标准答案:ABCD)
A.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B.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C.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D.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13.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标准答案:ABCD) A. 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
B. 献身于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C. 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D. 献身于促进国家和平统一
第3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14.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时要遵守的原则()。
(标准答案:ACD)
A.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B. 处罚与态度相结合
C. 要尊重、保障公民的人格尊严
D. 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
15.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在国家对违法行为的 ( D )
A.约束
B.威慑力
C.容忍程度
D.制裁
16.社会公德意识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小事中培养。
以下几种行为中属于讲社会公德的有()。
A. 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候
B. 乘坐公交车主动为老幼病残孕乘客让座
C. 在银行、邮局等公共场所排队时自觉站在“一米线”外
D. 在自家墙壁上随意刻画
四、问答题
17.北大方正的创立者王选有一个著名的公式是“我+我们=完整的我”。
这仅是对他事业成功的一个总结,也是他悟出的人生座右铭,请用所学的有关理论对下列论述进行选择()ABD
A.人生价值——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B.人生价值的大小与他对社会的贡献紧密相关。
C.人生价值的来源于个人价值的大小。
D.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他人与社会。
18.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在相当长时间内只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五、判断题
19.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正确)
20.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是理想信念的作用之一。
(错误)
2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正确)
22.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正确)
23.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正确)
24.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正确)
25.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如果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那么,联系两者的桥梁是实践。
(正确)
26.在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社会公德主要包括举止文明。
(错误)
27.道德的本质就是一种文明程度的反映,因此,它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错误)
28.基本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A
A.正确 B.错误
29.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的想象,是主观自生的。
(错)30.“人之初,性本善”表明人的本质是一成不变的。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