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台湾对于美国的战略意义

台湾对于美国的战略意义

台湾对于美国的战略意义摘要:台湾所处的关键性的地理位置,对于美国在亚太的核心利益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在美苏对抗时期,台湾成为亚洲冲突的前沿阵地。

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台湾被利用对中国发展形成封锁。

对台湾的掌控,不仅牵扯到中日之间隐藏的恩怨,还关系到美国在亚太的地位以及霸权的威信。

这些都使得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上越发复杂而长期难以解决。

关键词: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地缘战略台湾问题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横亘在海峡两岸始终无解的心结,除了长期的日占影响、错综复杂的历史纠葛、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以及中共曾经对台可能存在偏差的政策外,与美国不厌其烦甚至明目张胆地反复干涉我国内政是分不开的。

台湾在东亚—西太平洋所处的关键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对于美国具有特殊且深远的战略意义,成为中美日多国战略利益的交汇点,令美国绝不松口。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和重要性递减顺序浅谈台湾的战略意义。

一、冷战前线: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冲当国共两党处于大决战时期,中国大陆的局势就已逐渐明朗。

面对明显更倾向于苏联的中国共产党政权,以及红色烽火从欧洲燃烧到东亚,并有望将战线推进到太平洋西岸的大好形势,美国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在远东地区切实保存实力,以对抗苏联日渐强大的隐患。

这时,台湾就成了美方必须拿下的阵地。

台湾,西靠中国大陆,东临广阔的太平洋,位于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的“第一岛链”的核心位置,连接着东北亚与东南亚两个战略区域, 同时还扼守着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必经通道——马六甲、龙目、巽他等重要海峡,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美国亚太战略至关重要。

仅对于中国而言,台湾海峡最狭窄处距离大140公里,仅用岸基反舰导弹就可以封锁整个海峡。

台湾位于中国沿海的中部, 北距鸭绿江口约900海里, 南至中越交界处的北仑河口与南沙群岛均约800海里, 一支现代化的舰队由此海域出击,仅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机动范围可覆盖整个中国沿海,并向整个中国大陆东部地区投射军事力量。

一旦美国能够完全控制台湾岛,无异于拥有了麦克阿瑟将军所谓的“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和潜艇供给舰”。

如此高的战略价值,让美方志在必得。

更何况,美国也承受不起丢掉这个战略核心的风险。

假设台湾被收复,则有一定的战略纵深,且便于得到战略后方的支援,可成为坚强的军事要塞和战略支撑点。

用于进攻,台湾地处海运枢纽锁钥之地,并有大容量的军港、机场和广阔的机动水域。

台湾南北两端均有开放的入海口,又具备充实的综合保障能力, 足以对台湾的南北方向展开进攻。

以台北为中心, 2000公里航空半径之内,包括朝鲜半岛、菲律宾、冲绳、日本的九州、四国和本州的一部分, 4000公里航空半径之内囊括了关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等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重要海军基地。

苏联一方若雄踞台湾一点,不仅能够守住其欧亚大陆的利益,而且能够向东跨越1200海里进击第二岛链,挫败美国驻冲绳和菲律宾的军队发起的反攻战略,剑指美国本土。

【1】从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佩里准将到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都反复强调了台湾的重大军事战略意义。

然而,直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杜鲁门总统才正式宣布台湾“政治地位未定”,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以武力组织解放军收复台湾。

1954年美蒋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美国以条约的形式承担“保卫”台湾的义务,1955年美国国会的“防御福摩萨联合决议”把美国协防台湾的行为“合法化”。

【2】尽管为了共同遏制苏联膨胀,中美关系缓和,并将战线推到了中苏、中蒙边境,使得台湾的军事地位暂时下降,但美国在《中美建交公报》依旧含糊其辞,不愿轻易放弃在台湾的现有利益。

朝鲜未与我国政府详商便草率发动战争,导致我方错失收复台湾良机,让美国趁机搅局,使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至今渺茫,实为遗憾。

二、发展竞争:遏制中国的多方封锁苏联解体后,世界逐渐呈现出“一超多强”的格局。

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利坚,“它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硬实力方面,还体现在文化、价值观念、国际影响力等软实力方面,更进一步体现在美国动用其强大实力的意愿上。

”【3】当其将飞速发展的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后,美国便不遗余力想要动用其强大实力,在各方面阻碍中国的腾飞,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拖住台湾,不允许她回归中国大陆的怀抱。

在军事上,台湾是中国海防的关键。

台湾岛南与海南岛相映,形成“双目”,北与舟山群岛呼应,构成“犄角”。

以台湾为中心,连接海南岛和舟山群岛这南北两要点, 就构成一条天然而有力的品字阵的战略海防线,足以掩护我国东南沿海 6 省市及该方向的战略纵深。

如果台湾在中国的控制之下,台湾可以作为中国的预警设施, 形成第一层防卫。

台湾是中国也是中国通往太平洋的门户。

台湾位于美—韩—日安全联盟的南端,也位于以南海为内湖的东盟的北端。

控制台湾, 解放军海军就能突破“第一岛链”的封锁,挺进太平洋。

【4】只有进入更广阔的天地,中国才能更好地发展海军,弥补在海洋军事实力上的短板,综合提升三位一体的军事实力。

在经济上,台湾海峡是中国南北海运之咽喉要道,是联系东海与南海的捷径。

我国的港口分布若以台湾海峡中部的泉州港为界, 16个主要港口有10个在北部。

我国四大外贸航线有3条需要南下。

中国南部地区能源紧缺,煤炭、石油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宗南运物资, 而这需要海运分流。

因此,台湾海峡的航运通畅对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和海外贸易的顺利进行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科研、资源等方面,台湾的阻碍或多或少影响到中国科研团队进入太平洋进行科学考察和深海探索,无论是石油钻探等能源发现还是鱼类等水产资源的获取,都会有所掣肘。

尽管现今美国支持台湾与大陆和平交往,美国政学界对台湾的重视度明显提升,奥巴马政府和马英九当局对台在美“亚太再平衡”战略中角色的认知在磨合中趋同。

台对美奉行“追随”路线及美对台实施“笼络”政策,大幅加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各项合作,在“非官方”关系下进一步充实“实质关系”。

【5】利用这种“非官方”的密切联系,台湾作为美国的经济与安全伙伴,美方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台湾的政局,来从各方面威胁到中国大陆的实际利益。

三、巩固地位:欧亚边缘的绝对掌控在亚太地区,美国国防部在其2001年9月发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明确指出:“保持亚洲的稳定与平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该地区存在着出现一个拥有丰富资源的军事对手的可能性。

东亚沿海地区——从孟加拉湾到日本海——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地区。

亚洲战区地域辽阔,美国在这一地区设立的基地和沿途基础设施的密度低于其他重要地区。

美国也不太有把握利用该地区的设施。

这要求我们确保签订更多的准入和使用设施的协定,并开发能够以最低限度的战区基地支援进行远距离持续作战的系统。

”【6】显而易见,美国将中国定义为“拥有丰富资源的军事对手”,并且一直持有在全世界布下自己的基地或爪牙,有效掌控全球战略局势的野心。

台湾作为军事基地、战略设施和获得地区准入权以及维护美国在整个太平洋制海权的战略价值,对巩固其霸权地位有重大意义。

退一万步讲,一旦台湾回归大陆,中国就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业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大步。

这必然会为中国在钓鱼岛、南海问题等领土争端的处理上增强信心和砝码,显然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

尤其是对于日本而言,造成的威胁无需多言。

作为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海外运输线被喻为日本的“生命线”,日本对其依赖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台湾正好处于可以扼住这条“生命线”的关键位置上,台湾的回归将会严重损害日本的切身利益。

【7】半条命握在中国手里的日本就丧失了美国盟友的价值,而极有可能成为拖累。

维护小弟的利益,同样是巩固亚太霸权的手段。

布热津斯基曾经声称:“美国如果默认使用军事力量强行统一台湾的尝试, 那么美国在远东的地位将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因此,如果台湾那时候无力保护自己的话,美国决不能在军事上无所作为。

”【8】当年面对孱弱的中国,态度已如此强硬,现今美国决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台湾与大陆顺利实现统一。

四、维护形象:霸权威望的信用展示台湾问题事关美国作为唯一霸权的威望。

亲美的国民党政权在美国领导层本身存在发散的人脉,美国也将台湾当局视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盟友。

退居台湾后,台湾当局对美国国会议员不遗余力的游说活动只有犹太人能与之媲美。

1971年沈剑虹出任驻美“大使”后,“把尽可能与美国国会保持密切关系当作要务来办”。

【9】台湾作为美国的盟友,在中美关系正常化时相当于被美国功利地抛弃了,当时就曾激起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为后来弥补的《与台湾关系法》签署奠定基础。

台湾效法美国实现“民主化”,且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以其经济的迅猛发展,作为美国扶持下的“东亚民主的橱窗”,充分宣传了美国极其正面的,为世界民主与发展的贡献。

如果民主社会的台湾竟然愿意归属于“专制的”大陆,就挑破了美国随意干涉他国内政的伪装,之前的种种宣传都沦落为一场笑话。

美国若无法阻止台湾的回归,相当于又一次的“始乱终弃”。

不仅在所谓道义上很难向国内“同情台湾民众”的国民交代,而且对于其他盟友而言,其自身的软实力也会削弱,其军事影响力遭到质疑,作为全球唯一霸权的国际威望也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在中美关系中,台湾问题究其根本是对其重大的地缘战略价值的争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地区关系的演化发展又在不断影响其战略地位。

台湾对美国的追随,导致其与其他美国盟友之间交织的利益关系,以及在中国强大后与大陆竭力开展友好的两岸交流都使得关系错综复杂。

在思想倾向、经济军事依靠等方面控制台湾,对于美国遏制中国,重返亚太,维护霸主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1】相关军事理论参考:朱听昌《论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2001-06-3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福摩萨,即台湾岛,英文Formosa,是荷兰殖民者统治台湾时期对它的称呼,英美官方文献中在涉及台湾时长期使用该名称。

【3】王伟男,周建明:《地缘政治中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2005-12-30,《台湾研究集刊》【4】相关军事理论参考:朱听昌《论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2001-06-30,《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5】汪曙申:《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的台美关系新态势》2016-02-20,《台湾研究》【6】王伟男,周建明:《地缘政治中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2005-12-30,《台湾研究集刊》【7】余永胜:《台海问题:美日因素有差异》2006-02-13,《世界知识》【8】(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45~246【9】徐红艳:《美国国会与<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9月第11卷第5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