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器病ppt
泪器病
眼科 廖小雪
第一节 概述
一、泪器可分为泪液分泌部、泪液排出部。
1.泪液分泌部:包括泪腺、副泪腺、结膜环杯状
细胞等外分泌腺。
泪腺:反射性分泌腺(冲洗和稀释刺激物的作用) 副泪腺:基础分泌腺(湿润角膜、结膜)
第一节 概述
泪囊和鼻泪管。 功能:引流泪液入鼻腔
2.泪液排出部:包括上下泪小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
泪液泵
• 睁眼(眼轮轧肌松弛)→腔内形成负压→泪液→ (吸入)泪小管、泪囊→闭眼时→眼轮轧机收缩 →泪囊中的泪液→鼻泪管→鼻腔
•
→
第一节 概述
• 二、 泪器病的主要症状 流泪
• 原因: • 1是排出受阻,泪液不能流入 • 鼻腔而流出眼睑之外,称为泪溢 2是泪液分泌增多,排出系统来 不及排走而流出眼睑外,称为流泪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一、泪道阻塞或狭窄 部位泪道起始部、鼻泪管下端 病因:
1.眼睑及泪点位置异常 2.泪点异常,泪液不能进入泪道 3.泪小管至鼻泪管的阻塞或狭窄 4.其他原因,如鼻阻塞等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主要症为泪溢。泪溢可造成不适感,并带领美容 上的缺陷。长期泪液浸渍,可引起慢性刺激性结 膜炎、下睑和面颊部湿疹性皮炎。病人不断擦试 眼泪,长期作用可使下睑松弛和外翻,从而加重 泪溢症状。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临床表现
• • • • 1眶外上方肿胀、疼痛;上睑水肿下垂呈“S"形 2耳前淋巴结肿大,可扪及包块并有压痛 3泪腺组织充血肿大 4也可形成脓肿
第三节 液分泌系统疾病
• 治疗
• 1细菌、病毒感染,全身应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 2局部热敷 • 3脓肿形成时,切开引流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三泪腺脱垂 • 病因、临床表现 • 1老年人:泪腺悬韧带松弛;青年人:眼睑松弛症; 儿童:上睑提肌及其腱膜发育异常 • 2眼睑外上方皮下肿块,质地柔软,易推动 • 3可突出于睑裂表面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治疗 • 泪腺复位术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三泪液分泌过少 • 病因和临床表现
• 慢性泪腺炎
• 病因以免疫反应为主,多为眼眶疾病的一部分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临床表现 泪腺肿大,无压痛,可伴有上睑下垂,
在外上眶缘下可触及包块,多无压痛,可有复视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治疗
针对病因或原发病治疗 • 1炎性假瘤、肉瘤样病等可局部或全身用糖皮质激 素 • 2对Sjogren综合征可行免疫抑制和抗炎等治疗,辅 以人工泪液滴眼
• 1先天性泪液分泌过少:如无泪症, • 2干性角结膜炎 • 3其他泪液分泌过少疾病:泪腺疾病(如泪腺炎)
• 治疗
• 1局部对症治疗,滴用人工泪液 • 2无泪症:泪小点封闭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四泪液分泌过多
• • • • • 1原发性泪液分泌过多 2继发性泪液分泌过多 3特殊的泪液反常行分泌 治疗 对因治疗
• (二)泪腺腺样囊性癌 • 临床表现
• • • • 1病程短 2有明显疼痛、复试、视力障碍 3CT图示 4本病预后较差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治疗
• 手术清除肿瘤,术后配合放射治疗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三)多形性腺癌
• 临床表现
• • • • • • 1肿瘤生长快、病程短 21/3左右患者有疼痛 3CT图示 治疗 局部扩大切除或眶内容 物剜除术后放射治疗
泪溢泪道阻塞
乳头状瘤
MRI
CT实质性肿块、边界
清、无骨质破坏
CT泪囊区肿块、边界不
清、骨质破坏明显
手术摘除肿瘤及泪囊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包括泪腺炎、泪腺肿瘤 一泪腺炎
分为急性泪腺炎、慢性泪腺炎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急性泪腺炎 • 病因:
• 1细菌、病毒感染 • 2由周围组织炎症扩散而来 • 3全身感染: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4. 睑外翻、泪点位置异常 睑外翻矫正术或(和)
眼睑水平缩短术。
5.泪道阻塞 泪道硅管留置治疗 6.鼻泪管狭窄 泪囊鼻腔吻合术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二、慢性泪囊炎 最常见的泪囊病 病因
1多继发于鼻泪管狭窄或阻塞 2在很多成年患者中泪道阻塞的病因不明 3与年龄有关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人工泪液滴眼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二 泪腺肿瘤 • (一)多形性腺瘤又称泪腺混合瘤 • 临床表现
• • • • 1发病缓慢,表现为眼眶外上方相对固定包块 2触诊时,局部可扪及实质性包块,无压痛 3CT扫描图示 4与恶性混合瘤鉴别诊断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 治疗
• 手术切除
第三节 泪液分泌系统疾病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三、急性泪囊炎
病因:致病菌 大多在慢性泪囊炎基础上发生
金黄色葡萄球
溶血性链球菌
流行性感冒嗜血杆菌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
1.患眼充血、流泪,有脓性分泌物。 2.泪囊区皮肤红肿、坚硬、疼痛、压痛明显。 3.炎症可引起蜂窝组织炎 4.数日后泪囊区或炎症减轻或形成泪囊瘘管
检查方法:
1.染料试验 2.泪道冲洗术 3.泪道探通术 4.X线碘油造影
染料试验
泪道冲 洗术
泪总管阻 塞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治疗 1.婴幼儿泪道阻塞或狭窄 保守治疗、若保守治疗
无效,半岁以后可考虑泪道探通术。
2.功能性泪溢
道探通针探通。
可用硫酸辛及肾上腺素溶液点眼。
3.泪小点狭窄、闭塞或缺如 可用泪点扩张器或泪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治疗
1.早期可行局部热敷,全身和局部使用足量抗生素 2.炎症期切忌泪道探通或泪道冲洗 3.脓肿形成,切开排脓,放置橡皮引流条,待伤口 愈合,炎症完全消退后,按慢性泪囊炎处理。
第三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第三小节 泪囊肿瘤
膨胀性缓慢生长
鳞状细胞 癌
生长迅速
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泪溢、眼分泌物 2专科检查:结膜充血、指压泪囊区有分泌物 自泪小点流出 3可形成泪囊黏液囊肿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 药物治疗 • 1挤出泪囊分泌物,每日四次滴抗生素眼药 水 • 2在泪道冲洗液中加入抗生素眼药水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手术治疗 1激光泪道梭通术 2泪囊鼻腔吻合术 3泪囊摘除术
你可以拥有美丽人生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
1.婴儿泪溢:鼻泪管下端没有完成“管道化”,或
留有膜状物阻塞;可单眼或双眼发病,泪囊若有 继发感染,可形成新生儿泪囊炎。 2.成人泪溢:多为功能性泪溢多见于中老年人, 眼轮轧机松弛,泪液泵作用减弱或消失,泪液排 出障碍 3器质性泪溢:上述列举的泪道阻塞或狭窄原因引 起的
第二节 泪液排出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