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坐井观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

坐井观天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2 坐井观天人教部编版《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住在井里的青蛙争论天究竟多大的故事。

课文生动有趣,充满童真,告诉我们只有眼界开阔,不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

“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错误的看问题方式,常常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发生。

因此本课,对他们来说,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四、教学重、难点重:1.学习生字,理解文章寓意。

2.能够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大话”“无边无际”“坐井观天”等词语的意思。

.五、教学课时第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师:它是一位游泳家,说话老是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长大有脚没尾巴。

(青蛙)2.导题,板书,生书空,齐读课题两遍。

3.释题:坐在井里看天,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大屏幕上出示生字、词语,生齐读,男女读。

2.师范读课文,思考: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它们的说法为什么不一样?用笔划出相关句子。

3.教师在黑板上简笔画小鸟和青蛙。

4.齐读第一自然段,问: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老师在黑板上简笔画井,青蛙在井里)小鸟又从哪儿来呢?(天上)落在哪里?(井沿上)5.出示图片,释义“井沿”。

(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有利于学生加快对词语的理解)6.出示对话,生齐读,男女生对读,读出感情。

7.师问: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再问:小鸟的观点又是什么?它眼中的天又是什么样的8.呢?“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呢?(步步设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9.你认为青蛙和小鸟的说法,谁对?小组讨论,并汇报。

(三)深入课文,理解它们对天有多大不同的看法1.出示重点句子:“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2.释义“无边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范围广阔)3.句子练习:()无边无际,大得很哪!4.出示重点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5.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让学生初步掌握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6.学习6.7自然段,进行说话训练:我一()就()7.过渡:现在谁来告诉大家,为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却认为天无边无际?用上“因为……所以……”(因为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所以它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因为小鸟整日在天上飞,所以它认为天很大,无边无际)8:你们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目光长远)一只怎样的青蛙?(目光短浅、自以为是)9.你觉得谁错了?(青蛙)青蛙错在哪里呢?请大家做个小实验,卷起手中的课本,眼睛靠近课本,抬头看天,说说你看到了多大的一片天?(以实验为突破口,了解青蛙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动手寻找问题根源的能力).:你们能给这只只会坐在井里的青蛙取个名字吗?(井10.底之蛙)(四)拓展延伸1.假如你是那只青蛙,跳出井口后,你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指名答)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生汇报,出示大屏幕,生齐读)3.作业训练,选词填空。

(生抢答)(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请根据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课文.七、板书设计坐井观天天无边无际。

(目光长远、见识广)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自以为是、目光短浅)八、教学反思在本课中,我透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和青蛙自以为是的语气。

教学重点段时,我让学生抓住青蛙和小鸟的不同观点: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天无边无际,让学生慢慢说出它们提出不同观点的理由,并进行“天无边无际,朗读。

在这个语言环境中学生能很容易地理解大得很哪”等重点句子的意思。

透过摆观点、找句子,学生一下子分清谁对谁错。

并能够明白课文的寓意和告诉我们的道理。

-12 坐井观天(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坐井观天12讲述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有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

站得高才能看得全,,多大的故事。

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看待问题面。

而且他们看待问题学生乐于阅读。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二年级的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

.常常是“管中窥豹”“一叶障目”。

因此,这一课对他们来说有现实指导意义。

,要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朗读体会、读与想象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

1.教学时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以读促学,要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2.,以读代讲达到教学目标。

,采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感悟内容,3.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知识与技能】个词语。

,1个多音字会写7,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熟读文本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1 以学生为主体,同桌合作探究。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故事的寓意。

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重点学习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1.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2.,难点体会故事的寓意。

,教师:生字卡片小鸟、青蛙的头饰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1..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对话。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将走进故事的王国。

今天,我们先学习一则与青蛙有关的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中的青蛙()同学们通过预习都知道了这个故事,那么是谁“坐井观天”?)看(“观”是什么意思?,二、识记生字练习写生字1齐读。

.出示生字卡片,同学们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谁能告诉老师?.2)(“渴”和“喝”字形相近。

你学这两个字的小窍门是什么?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渴”是想喝水,所以偏旁是三点水;“喝”是用嘴喝水,所以偏旁是口字旁。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8个生字。

5.学生在书上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三、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在读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时要读出不同的语气。

2.你最喜欢读哪几段内容?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自由选读,教师进行朗读指导)3.同桌分角色读,互相评议。

4.全班齐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坐井观天井观沿答渴喝话际,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1.联系上下文体会故事的寓意。

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致的原因.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2重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难点知道它们的说法不一对和的原因,体会故事的寓意。

明确小鸟和青蛙争论的问题,一、复习导入齐读课文。

1.2.指名认读生字。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青蛙说天很小?自己读课文1.,想一想: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鸟说天很大无边无际、不过井和同桌讨论一下2.,把小鸟说天很大、青蛙说天很小的词语或短语(找出来,做上记号,再读一读。

口那么大)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小鸟和青蛙的图饰。

.3.4.教师板书答案。

5.教师指黑板引读。

(1)小鸟说:“天无边无际。

”(2)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三、细读课文,理解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有不同的看法1.小鸟怎么知道天无边无际?青蛙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找出答案,并在文中做上记号。

2.谁愿意告诉大家,小鸟和青蛙为什么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鸟在天上飞,青蛙坐在井里。

)3.小结:小鸟说天无边无际是因为它在天上飞,知道天确实很大;青蛙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是因为它坐在井底。

4.同学们,你们能不能给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个名字?(井底之蛙。

)四、表演“坐井观天”,进一步体会寓意1.假如你是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再也不愿做井底之蛙了,跳出井口后,你会看见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合作,讨论交流)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同桌互相指导表演,然后上台带头饰表演。

)3.假如青蛙上天,小鸟下井,那么它们又会说些什么?4.《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谈。

)5.小结:小鸟和青蛙说的都是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眼界不同,所以看法也不同。

“坐井观天”也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眼界狭窄、所见有限;井底之蛙则比喻那些见识狭窄、目光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坐井观天课文主要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的问,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由学生自己挖掘教材中的知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读自悟,题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品读中感悟道理。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识点让他们品悟语言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在指导,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加强朗读训练,注重启发学生想象此外,同时给学生足够的,,都向学生交代清楚把本文要注意的问题学生朗读时,,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感悟。

时间去反复朗读课文,人教(部编版)坐井观天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2《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寓言通过坐在井里的青《坐井观天》是一则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

蛙和落在井沿上的小鸟的对话,讽刺了青蛙的见识短浅和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个字。

理解“坐井观天”“井”“井沿”“说大话”个生字,会写81.认识和掌握10 “无边无际”的意思。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 .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并从中受到启发。

3教学重难点.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1 会有不同的看法。

2.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播放动画《坐井观天》。

2.让生说说观后感。

师过渡:小朋友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瞧!它们是谁?(出示小鸟和小青蛙图片)今天,我们学习的小故事就发生在青蛙和小鸟之间。

板书:坐井观天。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认识“沿”字,并能够正确读出来。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己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字,并能够正确读出来。

5.通过“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字。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并学会举一反三。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读,认识理解词语,举一反三记住词语。

三、指导写字沿际还先让同学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再让同学们说: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