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与翻译 Chines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中国文化与翻译 Chines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1. Ecology生态学, 2. Material Culture物质文化, 3. Social Culture社会文化, 4. Religious Culture宗教文化, 5. Linguistic Culture语言文化。 这五类显然包括物质和意识形态两个 领域,亦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方面。

这一定义显然排除了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 高低,而是指人类的精神文明或精神成果的总 和,包括艺术、传统、习惯、社会风俗、道德 伦理、法的观念和社会关系等。 • 据上所述,不管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 文化部包括许多方面。所谓翻译,无非是通过 一种语言转达另一语言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 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历来有经验的译者 或翻译研究者都比较注意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王佐良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 的文化人。人们全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 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 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翻译中的文化 比较》, 1984.1.《翻译通讯》)。

在英语中,就学习一门语言有这样 一种说法:“Learning a language is a kind of learning the culture and habit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language is spoken‖。就 翻译而言,我们也可依此说法而下这样 的结论:Translating a source language text is a kind of translating the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and habit of the country where the source language is spoken.

但狭义论者却认为文化只指精神文明,这 是中外大多数人比较一致的看法,中国共产党 号召全中国人民“要努力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中的“精神文明”指的就是人们常常讨 论的文化,即狭义的文化,这和国际上较为统 一的看法是一致的。 • 试看美国1974年出版的了The New World Encyclopedia给“Culture‖一词下的定义:“It is the totality of the spiritual,intellectual,and artistic attitudes shared by a group,including its tradition, habits, social customs,morals,laws, and social relations, Sociologically,every society,on every level, has its culture;the term has no implications of high development.‖
• 2. 再如,中国古老的文明源于黄河中下游的 中原地带,人们以农耕为主,牛是与汉民族联 系最紧密的动物。这种密切的联系反映到语言 中就是汉语中有众多围绕“牛”这个字的词语, 如:“牛皮、牛马、牛性、牛劲、吹牛、牛角 尖、老黄牛、牛脾气、牛郎织女、牛刀小试、 对牛弹琴、庖丁解牛”等等。而西方则源于游 牧文化,与马的关系非常密切,对该文化而言, 牛只是用来产奶的动物,即使耕地,西方也以 用马为主。这样,英语中就形成了与汉语中的 “牛”的系列词语相对应的“马”(horse)的 系列词语,如:to talk horse 吹牛, to work like a horse 像老黄牛一样拼命干活,as strong as a horse 力大如牛, a willing horse, 工作认真的 人,
• 第三节 文化同翻译的关系 • 翻译之所以不易,就是因为语言一方面承载 着文化信息,另一方面又受制于所承载的文化。 谭载喜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 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 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翻译 过程中,译者对某段文字理解的正确与否,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有关文化的了解。…… 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 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只 要进行一下翻译实践或看一下翻译论著,就会 发现这些话是千真万确的。

广义的文化包括诸如认知的(语言 哲学、科学思想、教育)、规范的(道 德、信仰、法律)、艺术的(文学、美 术、音乐、戏剧、建筑美学)、器用的 (生产工具、衣食住行的器具以及制造 这些工具和器具的技术)、社会的(制 度、结构、风俗习惯)等众多领域。 • 在翻译界,人们比较认同的是美国 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将文化所划分 的五个类别:
• a dead horse, 徒劳无益的事,to buy a white horse, 浪费钱财, to change horse in midstream,做不合时宜的重大改变, to ride on the high horse, 盛气凌人, to come off the high horse, 放下架子, to hold one‘s horse, 沉住气,a good horse should be seldom spurred 好马无须多加鞭, 等等。 • 由此可见,语言时时处处反映着文 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需要语言,包括 体态语言来承载。
• 第二节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 (一) 语言与文化既密不可分,又相互区别。 • (二) 语言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 态度,记录了民族和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 • 1. 汉语中的“松、竹、梅”能使汉语民族的 人联想到“岁寒三友”(The Three Plant Friends Who Thrive in Cold Weather ),具有 “斗霜傲雪”、“高风亮节”等附加意义;但 是,英语中的 pine,bamboo,plum却不能使英语 民族的人具有这种联想。
中国文化与翻译 Chines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第一章 文化.语言.翻译
• 第一节 “文化”一词的含义 •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化已经进行过各种各 样的讨论;近几年来,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 部出现了新的文化热。人类对文化问题的关心 真可谓“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了。然而有趣 的是,对“究竟什么叫文化”这一问题,至今 仍是众说纷芸,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看法和定 义。一般说来,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两种说 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