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实践教学课程有关说明(最终版)

有关实践教学课程有关说明(最终版)

关于实践教学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教学安排的有关说明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科政[2005]5号)及《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精神,我校自2006年开始在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2学分(36学时)的实践教学课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即原“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下)”)。

本课程主要由学生在读期间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完成。

为进一步做好该门实践教学课程的相关教学管理工作,特作如下说明:一.教学环节安排:1.选题确定:每年5月中旬至暑假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按照该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和当前国际国形势,确定当年实践教学参考选题、调查报告评分细则和评阅教师。

校团委在每年暑期前下发的关于开展我校暑期社会实践的指导性文件中已将此项活动列入当年全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

学生本人可根据参考选题确定社会实践的容和方式,并积极取得所在院系党团组织的支持,按选题在所在院系团委指导下独立完成,若有疑难问题可与评阅教师联系。

2.实践组织:利用暑期,由所在院系党团组织负责,组织学生就近参观、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允许跨院间的团队合作。

3.选课安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学办公室于每学年第二学期第十一周前将评阅教师在教务系统中落实,以便学生选课。

完成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可于开学第一周(第三轮选课期间)登录教务系统选课,根据选题选定评阅教师,课程容量一般根据学生选课情况进行调整。

4.报告提交:各专业(班级)学习委员负责收集并核查实践报告,按评阅教师分类,于规定的时间一次性送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学办公室,地点:磬苑校区社科楼B105,:3861302。

实践报告提交时间为每年一次,截止时间为10月10日。

逾期不再受理。

5.成绩评定:个人单独完成的调查报告字数须达3000字,合作调查报告的字数须在5000字以上(人数不超过8人),字数不达标判为不合格。

学生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后提交社会调查报告,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选派的评阅教师负责评阅与评定成绩,通过教务管理系统录入并上传成绩。

凡是未在教务系统中选课的同学不必提交论文,因系统中没有选课无法登分;已选课但未按时提交实践调查报告的,按“缺考”处理。

只有参加暑假社会实践,按时选课,并且提交实践调查报告的学生,才能获得成绩。

二.几点说明与要求:1.实践报告封面上必须注明所在院系、专业、、学号,并由各院系按评阅教师归类整理好。

实践调查报告的封面(封面格式见附件)、排版要整洁、美观。

2.参加课程实践的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需要教师指导或者有其它相关问题,请通过所在院系的团组织或教学办公室与政治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学办公室联系,联系:3861302,联系人:罗老师。

三.特别提醒:实践论文不得抄袭,如发现有严重抄袭行为的,将以作弊论处。

教务处校团委政治学系二〇一〇年五月十日附件:1:《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的评分细则2.《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实践教学参考选题3.《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实践论文封面附件1:《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的评分细则1、调查报告的考核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2、调查报告容要求:(1)必须符合调查报告撰写的基本规,要说明调研时间、地点、对象以及调研课题的意义、思路、方法等,不可写成课程小论文。

(2)能运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相关知识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得出基本结论或提出对策建议等。

(3)一些相关资料,可采用附录的形式,如调查问卷、统计数据,调研中的谈话记录,以及收集到的一切较重要的文字、实物或图像资料等。

(4)报告必须主题突出、资料翔实、阐述科学、条理清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流畅。

3、鼓励学生依托校、系各级党团、学生会等组织,组建小规模的实践团队,以合作完成调查报告。

若是跨院系组建的团队,其成员必须分别向自己所在院系团组织提交一份同等容的实践报告,并注明团队全体人员和附上团队负责人所在院系团组织的证明,以便认定成绩。

合作调查报告的字数须在5000字以上,个人单独完成的调查报告字数须达3000字,字数不达标判为不合格。

4、严禁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抄袭和编造数据事实的行为,一经发现,一律判为不合格。

大学政治学系2010年5月10日附件2:《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下)》实践教学参考选题1、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析社会实践地区的区情。

2、社会实践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具体举措?3、社会实践地区怎样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4、社会实践地区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5、社会实践地区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6、社会实践地区如何落实环境保护政策及计划生育政策?7、社会实践地区如何实施对外开放战略?8、社会实践地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调查研究。

9、社会实践地区公有制实现形式与股份制调查研究。

10、社会实践地区中小企业发展调查研究。

11、科学发展观与社会实践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思路调整。

12、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13、农业产业化对现代化农业发展影响的调查研究。

14、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探究。

15、生态农业发展前景调查研究。

16、××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调查研究。

17、城市化过程中的新农村建设方向调查研究。

18、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现状及困境调研分析。

19、农村食品卫生安全情况调研分析——××村食品卫生调研。

20、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的调查研究。

21、农民工返乡创业对新农村建设推动作用的调研分析。

22、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土地意识变迁的实证调研。

23、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问题探究。

24、农民供养大学生对家庭影响的调查研究。

25、××市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调查。

26、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研究。

27、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权保障调查分析。

28、基于高等学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大学生创业环境调查研究。

29、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调查研究。

30、新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实状况及发展瓶颈。

31、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构建中的问题探究。

32、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医疗保障现状调查研究。

33、××地区农民收入来源与消费支出类型调查研究。

34、农村适龄青年就业状况调查分析——以××地区为例。

35、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调查。

36、农民工闲暇时间支配状况调查。

37、农村育龄妇女生育愿望调查。

38、农村基层党团组织建设状况调查。

39、农村业余文化状况调查。

40、革命老区生产方式发展变化调查。

41、革命老区人民生活状况调查。

42、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调查。

43、社会实践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及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44、农村养老模式调查研究。

45、社会实践地区农村医疗保障法律制度调查研究。

46、(农村/城市)家庭支出与医疗保障问题调查。

47、社会实践地区“三农问题”调查研究。

48、XX村(乡、镇)农民外出打工决策分析。

49、社会实践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查。

50、社会实践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调查。

5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与社会实践地区发展进程调查研究。

52、社会实践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调查研究。

53、社会实践地区城镇收入分配问题与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研究。

54、加强和健全我国的政务公开制度的调查研究。

55、社会实践地区乡镇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5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调查研究。

57、当代民间信仰的调查与研究。

58、社会实践地区基层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调查研究。

59、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60、基层政府机关及村组织工作人员法制意识调查。

61、农民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

62、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权利意识的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

63、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64、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研究。

65、社会实践地区民办教育发展调查研究。

66、中国优良传统道德在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现实价值调查研究。

67、社会实践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查研究。

68、21世纪社会实践地区中小学发展战略调查研究。

69、社区青少年发展状况调查。

70、农村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71、教育公平现状调查。

72、(农村/城市)子女教育支出与学校收费问题调查。

73、家长对学生成才的期望调研。

74、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

75、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

76、我校近两年毕业生跟踪调查。

77、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78、市民(村民、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思考。

79、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现状及践行荣辱观的调研。

80、以创业拉动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研究。

81、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调查研究。

82、新世纪社会实践地区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调查研究。

83、社会实践地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调查研究。

8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

85、某地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途径的调研。

86、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程度的调查与思考。

87、××地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调研。

88、非物质文化存续现状调研。

89、社会实践地区发挥党调查研究。

90、社会实践地区党管人才问题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的调查研究。

91、社会实践地区共产党先进性的时代特征和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调查研究。

92、社会实践地区如何建立健全教育、监督、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思路、方法的调查研究。

93、现阶段党群关系问题调查研究。

94、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95、基层干部与时俱进精神状态的调查研究。

96、基层党团组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调查研究。

97、新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问题调研。

98、社会实践地区党员成份变化与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的思考。

99、社会实践地区流动党员管理问题的调研。

100、党员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先进事迹调查。

101、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102、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

103、以某单位为例——论党政机关在构建节约型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

105、以某事件为例——党组织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考察与思考。

106、从应对突发事件来看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

107、社会实践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典型案例调查。

108、某地区或某单位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效性调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