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 政治权力)
不服从受惩罚
服从了有奖励 把服从当义务 服从真理 服从是一种幸福
武力
资源 规范 知识和能力 人格魅力
•公共性:是公共权力的活动,建立在人们普 遍认可的基础上,以公共目标为旨向。
1、政治权力的 特点
•工具性:政治权力作为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 手段,特别是阶级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 •强制性:借助合法化的暴力行使,而且具有 普遍性。
(一)非国家——政府的政治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市民社会的视野
(三)现代民主立宪国家的社会基础
(四)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与“治理”
1、非国家的政治 传统对政治的理解,政治仅仅是国家的政治,即 政治生活就是围绕国家权力的运行展开。 现代社会对政治的理解,从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 角度,即政治是国家与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1、根据权力的运用领域不同,可以分 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社会权力和 文化权力。 2、根据权力的来源,可以将权力分为 强制性权力、奖励性权力、法定权力、 崇拜性权力、专家性权力、代表性权 力等。
类型
公式
原则
要素
强制型权力
利诱型权力 合法型权力 专业型权力 个人型权力
A强迫B服从
A诱惑B服从 A命令B做某事 A让B信服 B心甘情愿追随A
本课认为:权力是权力主体对他人实施控制和影响 以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 ——权力主体/他人 ——控制和影响 ——贯彻自己意志 ——能力 权力寻租
2、权力的特点
(1)权力的有意性:参与者能够预见或者应当预见 的一切后果。
在一切社会交往中,人们对彼此的行为相互施加影 响和控制 有意的影响区别于非有意的影响 只要效果是参与者预见的,就构成权力的行使。
政治职能:
全国代表大会
经济职能:提供公共物品
社会职能:
维持社会秩序
武 警 VS 公 安
1、国家的起源 关于国家的起源,主要有: 战争说,即国家起源于对被征服者的经济掠夺。 社会分工说,即国家起源于社会的分工,国家承 担了其中的政治功能。
公共工程形成说,即国家起源于组织大规模水利 工程的需要。
合法性丧失的危险: 任何政权获得稳固的支持,必须依赖合法性,而 不是长期运用暴力。 合法性的危机意味着政权的统治危机,政府缺乏 社会支持和认同。
1、合法性的基础 M· 韦伯提出合法性基础:
传统型——合法性是建立在沿袭下来的习惯以及古老传 统的基础之上的,在这样的基础上,统治者可以凭借 世袭的地位享有权威;
市民社会的结构性内容
组成部分 内容
私人领域
即私人自主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 活动领域;
志愿性社团 即基于共同利益或信仰而自愿结成的非 政府、非营利的社团组织; 公共领域 社会运动 即公众聚会的场所; 指有组织的一群人,有意识且有计画的 改变或重建社会秩序的集体行为,用意 则在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
D、奖励
E、惩罚
• 通过生理或心理的损害来实现影响他人行为的过程。
5、权力、权威与暴力 权威(authority):一种获得合法服从的能力, 是人们自愿、主动地遵从的力量。 权力(power) 的运用依赖于权威,但权力的运 用不限于权威,权力还依靠强制、说服、操纵等。 暴力(violence)是权力的后盾,是权力最后的诉 诸手段。
丹尼斯· 朗:权力的基础包括个人资源和集体资源。 个人资源包括财富、声望、专维
A、命令
• 强制性的方式。主要依据法律、规章制度,属于不得不采用的方式。
• 权力主体以自己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对下属产生的明显、潜移默化的作 用。 B、示范 • 通过权力主体个人拥有的信息、能力、声誉等,通过劝告、诱导、商量、建 议等沟通方式影响下级。 C、说服 • 通过物质、机会或精神方式的激励来影响下级的行为。
现代合法性的基础:社会全体成员的同意
党要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
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 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制定各项方针 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需,把广大人
民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
政治共同体说
认为国家是一种超越于个人、组织、社会的共同体,代表着一 种善。
工具说 统治机构说 要素说
国家不过是实现个人、集体利益的工具。 国家是具体的统治、管理机构。 即国家是由人口、领土、政府等要素组成。
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 (1)是由领土、人口、主权、政府等要素组成的。 (2)国家以社会公共权威为基础进活动。 (3)国家的最终目的是维护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 级的利益。
2、国家的历史形态 古代国家形态: (1)城邦国家 (2)共和国、帝国 (3)封建割据君主制 (4)封建专制君主制
现代国家形态: (1)早期资本主义国家,即从专制君主制发展而 来的代议民主制国家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也称为福利国家 (3)社会主义国家形态 (4)发展中国家(包括民主国家、威权国家等)
(2)权力的有效性。
• 当行使权力的努力失败时,即使过去类似 的努力已获成功,仍然证明权力关系的中 断。
• 权力的有效性明显的证明着权力关系的存 在
(3)权力的潜在性。 • 明显权力——现实表现出来的权力; • 潜伏权力——为了使A控制B的权力在尚未 行使时成为真实,B必须确信A控制他的能 力,必须相应改变他的行为。(预期反应 规则)
2、 合法性的来源(即政府如何获得合法性) (1)长时间的存在。长期存在的政府往往获得公民 的认可、尊重。 (2)政府的有效性和政绩。政权是否有效合理地 制定政策,是否保证经济增长和提供充分就业,保 护国民,维护社会稳定等。
(3)政府的组成结构。一般地,政府能够有效代 表社会公共的利益,政府合法性就较高。这也是 许多国家采用直接选举的原因。 (4)政府通过操纵国家象征、意识形态宣传来获 得合法性。
第二章
一、政治权力与合法性
二、国家:社会公共权力
三、国家与社会:非国家的政治 四、民族国家与全球体系:超国家的政 治
(一)权力与政治权力 (二)权力的类型
(三)政治权力的合法性
(四)合法性的基础与来源
1、什么是权力?
中文释义——权,權: (1)权,黄华木也。从木,雚(guàn)声。——《说文》 (2)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 权,称也。——《论语· 尧曰》 (3)亦称秤锤 锤,谓之权。——《广雅· 释器》 (4)权柄,权力 大夫执国权。——《谷梁传》
3、国家的特点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上,国家具有两重性: 一是阶级性; 二是相对自主性,即国家有时相对独立于某个阶 级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表现为社会管理 中的公共性。
4、国家主权(sovereignty)
◦ 最初的主权指独裁者统治其国家的权力。近代以后指民族 国家对领土的控制。 ◦ 现代的国家主权指国家的对内对外的最高权力。
法理型——这种类型的合法性基础将合法性建立在理 性化的法律制度之上,而这种制度必须是通过形式
上正确的程序制定出来的,社会成员根据这样的规
则而对统治者及政治秩序予以认同和服从。
个人魅力型——统治者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和出众的优 秀品质而具有超凡的魅力,从而吸引社会成员的追 随和服从; ——克里斯玛型(Christmas)
(4)权力的非对称性:掌权者对权力对象的 行为实施较大的控制,而不是相反。 • 政治包括夺取权力的斗争以及限制、抵制和 摆脱权力的斗争,两者兼而有之。 • 如果人人平等就不会有政治,因为政治包含 着上下级。
3、权力的来源和基础
加尔布雷思:权力的基础包括人格、财产、组织 等,分别对应于传统社会、近代上、现代社会。
• 政治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 合法性——社会成员认为政治权力的 运用是合法和公正的态度。 • 这一概念涉及:
2、合法性
• 从价值上,人们认为政治权力符合社 会共同接受的文化观念,因而是正当 的;
从政治权力与社会利益关系上,政治权力的运用 只有符合公众利益的前提下才获得合法性; 从政治权力与法律规范关系上,权力的性质、运 用、过程只有符合法律规范和程序,才是合法的。
传统 近代
马克思主义
对国家本质的理解,古希腊、古罗马从善的角度来理解政权。 从洛克到潘恩,将国家理解为“必要的恶”(necessary evil)。
对国家本质的理解: (1)国家是社会阶级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实现自己根本利 益的工具。
“确切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 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 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 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 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 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 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 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 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 就是国家。”
• 罗素:权力是预期效果的产生。
• 彼得· 布劳:权力是通过消极制裁进行控制 的能力,是个人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人的 能力。
M· 韦伯:一个人或一些人在社会行为中,不顾其他 人的反抗而实现自己意志的过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 政治学》:权力是人际关系中特 定的影响力,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的能力。
美国的“无意识”的意识形态宣传
凝聚全球华人爱国心 唱响国庆献礼歌《国家》
(一)国家的本质 (二)国家的职能 (三)国家的历史形态
1、国家的概念 历史上的国家,仅仅具有地缘上的意义,即所谓 的国度。 近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是以民族为核心的民族国家, 所谓“民族国家”(nation-state),即民族和政府 结构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