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佐建峰-注射剂一致性评价过程中的工艺策略探讨180331
佐建峰-注射剂一致性评价过程中的工艺策略探讨180331
API
是
是
油相载体
是
是
表面活性剂
是
否
渗透压调节剂
是
是
pH调节剂
否
否
反向工程案例-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辅料 大豆油 精制卵磷脂 pH调节剂(离子强度) 甘油
对制剂的影响 过氧化值、甲氧基苯胺值 包封率、有关物质、稳定性、粒径 有关物质、粒径 渗透压
卵磷脂结构
反向工程内容
Na+含量测定及柠檬酸含量测定 以柠檬酸含量为主要参考 钠离子存在干扰 ① 辅料 ② 注射用水 绘制pH曲线(磷酸氢二钠-柠檬酸)
IV. 影响杂质的因素 pH 包封率 水分含量 抗氧剂含量
反向工程---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水解
反向工程案例-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步骤一
氮气
反向工程案例-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长期稳定
热、光不稳定 60℃水溶液不稳定 光照水溶液有关物质增加, 避光稳定 酸性下60℃有关物质增加 酸性避光稳定 碱性不稳定
难溶性药物制剂技术原理汇总
API类型
在有脂溶性有机溶剂中溶解
溶解于药用油 水溶性或脂溶性均不良 含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 酸碱敏感型
技术
案例
离子对 含N杂环类(两性霉素B)
脂质体 紫杉醇
脂肪乳 丙泊酚、氟比洛芬酯、丁酸氯维地平
胶束
银杏内酯注射液 多种维生素注射液(13)
普通制剂
如何进行反向工程
1. 深入分析原研产品 步骤一:深入研读说明书并结合剂型决定生产设施(混选型/溶液型) 步骤二:处方分析结合产品性状确定开发方向 ① 如澄清液体但处方中含有表面活性剂基本可以确定为胶束类 ② 同时含有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 ③ 存在辅料和原料发生化学反应
PART TWO
02 一致性评价方法
2018-4-16
一致性评价的研究方法
过程一致性
设备与原理、参数与控制系统、原辅料、包材
核心
辅助系统
气源、水系统、配液系统、灭菌系统
化学先行
深掘产品背后开发的故事、技术类型的故事
一致性评价对注射剂的基本要求
意义 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基本保证 特殊制剂体内分布一致性的基本保证 特殊制剂体外释放一致性的基本保证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过程中的工艺策略探讨
西安朗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佐建锋
2018-4-12 中国•海口
CONTENTS
1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注射剂生产工艺开发策略讨论
01 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
LOREM IPSUM DOLOR
复杂注射剂一致性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
CONTENTS
替硝唑 奥硝唑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
含N杂环显弱碱性可以与BHT中的弱酸性酚 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可见异物增加
影响注射剂安全与疗效的因素------生产设施和设备
离子污染(影响含活泼基团的药物)
BHT
VC
盐酸纳美芬
脱落污染(pH) 设备死角(以管道死角为主,CIP难以彻底清洁,造成连续污染)
影响注射剂安全与疗效的因素------处方和工艺
u 通常认为处方和工艺是核心
影响注射剂安全与疗效的因素------处方和工艺
处方分析的关注点 遵循原则: (1)能看得见的问题都是容易解决的问题,必须得解决 (2)抓住看不见的影子 (3)机理是关键 辅料与原料的相互作用 辅料中微量元素对原料的影响 生产系统对原料杂质的影响
CONTENTS
1 总体抓大放小
2 探索为主,性状重现即可
3 筛选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过程因素、理化因素)
注射用丙戊酸钠
注射用丙戊酸钠---处方
注射用丙戊酸钠的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粉末 解性性:水溶性 稳定性:耐热
注射用丙戊酸钠小试研究
冻干:整个冻干时长40-50h,能耗高 理化检验:含量、有关物质合格 可见异物:多批次对比有不合格情况 ① 怀疑胶塞:去掉胶塞,复溶后仍有不合格情况 ② 怀疑冻干过程导致:原料直接溶解可见异物合格,但查阅资料,丙戊酸钠物理
工艺要求 (1)隔氧密闭操作 (2)充氮气保护 (3)严格监控辅料中的离子,使其 符合要求 (4)对生产系统材质进行更新或者 处理
影响注射剂安全与疗效的因素------原辅料及包材
科学选择包材 API和辅料性质 酸碱性 氧化性 络合反应 遵循相似相溶原理
常用包材 西林瓶或安瓿 丁基胶塞 组分:异丁烯+异戊二烯(<3%)+抗氧剂+增塑剂 特性: (1)良好致密的结构,保证其具备良好的气密性 (2)具有一定不饱和度,存在氧化性
影响注射剂安全与疗效的因素------包材
相容性问题 可见异物 (1)药液与胶塞相容性问题,组分之间相互作用
A:生胶、低聚物 B:金属离子 C:加工助剂(硫化机、抗氧剂、着色剂) (2)不溶性微粒 A:外因 静电吸附、硅油、管道脱屑等 B:内因 胶塞质量问题
与丁基胶塞不相容性案例
头孢曲松钠 甲硝唑
简单事情复杂做---pH
影响产品安全性 影响复溶效果和性状 氨基酸中影响透光率 脂肪乳中影响稳定性 影响产品包封率 影响有关物质
水
灭菌后
复杂事情简单化---配液(溶液型制剂)
酸性氨基 酸搅
拌溶解
降温
过滤
01
02
03
04
05
06
灌装、灭菌
注射用水 煮沸并N2
碱性氨基 酸搅拌溶
QbD思维---COAs
影响pk的因素 (粒径、pH)
原辅料相互作用 (络合反应、离子对、催化氧化反应)源自COAs 关键质量属性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氧化、温度、包材)
影响体外释放因素 (粒径)
影响质量的因素 (pH、氧化、温度)
QbD思维---PAT
灭菌
灭菌时间、灭菌方式(动态/静态)
原辅料控制
(辅料中的杂质、微生物限度)
解
调节pH 色氨酸
复方氨基酸配液
复杂事情简单化---配液(溶液型制剂)
操作问题
样品问题
① 沸水投料,操作难度大 ② 投料时间长,影响有关物质 ③ 能耗大(既加热又冷却)
① 样品冷却后胶塞附近有析晶,加热可溶解 ② 有部分样品变黄色,小试试验亦有此现象 ③ 含量变化,水分挥发不可控
复杂事情简单化---配液(溶液型制剂)
发掘特点
关键指标 修订
内控
修确
修
订认
订
影响因素 修订
修 订 产品分析
确定参数
修订工艺参数 样品试制
02 注射剂工艺策略讨论
CONTENTS
1 小试研究中的工艺策略
2 中试及放大过程中的策略
小试策略
PART ONE
01
2018-4-16
小试研究策略
预研
(探索性研究)
QbD小试
(完善性研究)
小试研究策略---预研
影响注射剂安全与疗效的因素------原辅料及包材
影响安全性 辅料中的活性物质
辅料内控标准中有可能引起API变化或者药物代谢变化的需要严控,尤其是聚 合物(如吐温80,PLGA,PEG等) ① 元素杂质 ② 分子量分布
容易被忽略的辅料 ① pH调节剂(有机酸/盐类、磷酸盐、氢氧化钠等)
处方一致性 原料(晶型、异构体等) 辅料(表面活性剂、抗氧剂、pH调节
剂、抑菌剂等) 包材(材质和包装形式)
工艺一致性 关键控制项目(O2/光/温度) 灭菌方式
① 终端灭菌(首选) ② 无菌生产(过程控制)
设施设备一致性 生产系统材质一致性
① 离子敏感制剂(电解质类制剂) ② 含活跃基团的API(酚羟基、含N
原辅料 (原辅料的理化性质以原辅料及
影响产品稳定性的因素)
一般质量属性 (pH、粒径、氧化、杂质、释放
特性等)
包装及容器 (储存和运输、包装中
影响稳定性的因素)
QTTP 目标质量状况
药代动力学特征 (API的释放特征)
给药方式 (静脉、肌肉、皮下等)
稳定性 (①外界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②原辅料
及制备过程对稳定性的影响)
反向工程案例-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Na2HPO4和pH调节剂
反向工程案例-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pH降低时含量下降 粒径增加 有关物质增加 光照下有关物质增加
配伍试验温度
信息汇总
1. 耐酸 2. 不耐热、不耐碱、应避光操作 3. pH和粒径具有相关性,pH的稳定性决定了制剂稳定性 4. 辅料容易氧化需要氮气保护 5. 水溶液中有关物质增加,因此包封率与有关物质相关 6. 处方中含有Na2HPO4,但pH为4.5-6.5,故pH调节剂Na2HPO4可以组成缓冲对 7. 对碱性不稳定,过程pH控制是核心
2018-4-16
反向工程的意义
确定处方 原辅料的用量和种类
① pH调节剂 ② 抗氧剂 ③ 乳化剂 ④ 渗透压调节剂
为建立预研方案提供基础信息 ① 通过获得的信息熟悉产品特性 ② 通过获取得信息推测产品开发背后 的故事(技术原理) ③ 通过获得的信息建立研究逻辑主线 ④ 获取影响产品质量的主因
PART TWO
02 中试放大策略
2018-4-16
中试放大策略
小试与中试相互验证 忽略部分小试研究结果,重视中试放大过程中的未知因素
小试研究
A
(基础研究)
中试研究
B
(验证性研究)
试验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生产系统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中试放大策略
把可控因素完美控制 把不可控因素变为可控 复杂过程简单化 简单事情复杂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