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基本知识一、视听语言的概念就是广义的蒙太奇概念。
从文化上讲,它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从艺术上讲,它是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形式;从传播的角度讲,它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统;它包括镜头、镜头的分切、镜头的组合以及声画关系四个主要方面。
二、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视听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镜头叙述的规则,也就是怎样处理声画关系的问题。
主要包括:1、视听元素(画面和声音)2、声画叙述规则(分镜头、组合镜头、声画关系处理)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1、“多重假定的真实”第一重假定性——电视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剪裁;第二重假定性——摄像机、编辑机、特技机等对素材的处理加工;第三重假定性——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传输效果的电视荧屏;第四重假定性——具有不同身份、教养、种族、国度、地域以及各自自身的不同生理心理状况所处不同观赏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中的观念的不同理解。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2、独特的时空结构A、独特的影像世界B、独特的时间结构——非连续的连续性C、独特的空间结构——再现的空间与构成的空间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3、蒙太奇A、定义蒙太奇Montage,它来自法语的MONTER,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义是装配、构成\组装的意思。
我们把这个术语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来,意思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把镜头组接起来,构成发生质的飞跃的完整的影视艺术作品。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3、蒙太奇B、蒙太奇原理“库里肖夫效应”普多夫金试验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3、蒙太奇B、蒙太奇的类型a、叙述性蒙太奇b、表现性蒙太奇c、平行蒙太奇d、交叉蒙太奇e、复现蒙太奇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3、蒙太奇B、蒙太奇的类型f、对比蒙太奇g、杂耍蒙太奇h、理性蒙太奇i、心理蒙太奇j、隐喻蒙太奇k、声音蒙太奇四、视听画面的构成1、视听画面的基本结构A、画面与画幅B、画面与镜头四、视听画面的构成2、画面形式元素A、线条与形状B、色彩C、影调D、声音四、视听画面的构成3、画面建构规律A、多样与统一B、均衡与变化C、节奏与韵律D、虚实与藏露E、封闭与开放五、镜头语言1、镜头的内涵在技术上,镜头是指照相机上、摄像机上的光学部件。
它是由透镜系统组合而成的,在物理上叫做透镜,俗称镜头。
从摄影创作角度讲,指电视摄像机每拍摄一次所摄取的一段连续画面。
从剪辑角度看,便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画面。
从观众角度看,便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画面。
五、镜头语言2、镜头的类别A、根据物理特性——普通镜头、广角镜头、超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等。
B、根据视距远近——景别加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远景、大全景、中近景、大特写)。
C、根据不同的视角——可分为正、背、俯、仰、侧、等。
D、根据拍摄方法——可以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
E、根据镜头的运动——分为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甩镜头、综合运动镜头等。
F、根据描写和叙述——可以分为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动态镜头和静态镜头,单构图镜头和多构。
五、镜头语言3、常见的运动镜头A,推镜头——被摄主体不动,摄影机由远而近向主体推进的连续画面。
摄影机向前推进时,被摄主体的主要部分就在画幅中逐渐变大,将观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所要表现的部位,。
它的作用是描写细节、突出主体,使所要强调的人或物从整个环境中突出表现出来,赫然在目,十分清楚。
B,拉镜头——将摄影机放在移动车上,对着人物或景物向后拉远所摄取的画面。
摄影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画面就从一个局部逐渐扩展,使观众视点后移,看到局部和整体之间的联系。
C,跟镜头——摄影机跟踪被摄对象,造成连贯流畅的视觉效果,又称跟拍。
它不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始终跟随某一活动的对象,使观众仿佛跟主人公一起走,一起看,一起感受。
D,摇镜头——摄影机放在固定位置不动,运用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作原地转动拍摄而成的镜头,就是摇镜头。
摄影机可上下或左右摇动,这种方法可能表现剧中人(或引导观众)环视周围事物,纵览场景全貌,或根据场面高度的需要,介绍被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E,移镜头——摄影机放在移动车和升降架上,或用摄影机移动着拍摄,对被摄休作进推近、拉远、跟随、横移或升降运动的摄影方法谓之移摄。
镜头也常借用升降车、交通工具和轨道等进行摄影,而往往由摄影师手持肩扛摄像,直接步行移动而获得最佳效果。
移镜头多为动态构图,给人巡视感、流动感、临场感。
五、镜头语言4、景别A、远景——视距最远的景别,是摄像机取远距离景物和人物的一种广阔场面的画面。
这时或用大广角镜头拍摄,或把变焦镜头的视角拉到最全、最远处。
这种画面可使观众在大屏幕上看到广阔深远的景象,以展示人物活动的空间背景或环境气氛,以及场面气氛。
画面包括的空间大、景物层次多,能描绘环境的全貌,创造深远的意境,表现宏伟的场面和惊人的整体气势。
B、全景——向观众展示对象全貌的画面,如人身全景、建筑物全景、会场全景、体育馆全景、舞台全景等。
这种画面可使观众看到人物的全身动作及周围部分环境。
全景的范围大小取决于拍摄现场的面积或对象体积、动作幅度的大小,因时因地因人因物宜,如电视转播的人全景,应注意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全貌、形体造型、形体动作,如体操表演、冰上舞蹈、水上芭蕾、独舞表演、歌星上场等,都力求准生动地表现人物全身及其周围的环境。
C、中景——摄像机摄取人像膝盖以上部分的一种画面。
主体形象比较高大和清晰。
是电视节目中用得较多的一种镜头,又称“过渡性镜头”。
它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大半身的形体动作,给人物表演以自由活动的空间,同时人物又不会因此民周围气氛、动作地点脱节。
D、近景——摄像机摄取人物的上半身或人体某一部分形象的一种画面。
这种画面能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面部表情或被摄体最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还有某种形体动作。
近景有时也可以摄取景物中的某一部分。
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常称为中近景。
这种镜头能使主体鲜明突出,能显示人物的音容笑貌和心理动作,往往能收到醒目、传神的艺术效果。
E、特写——由极近距离(1米左右)拍摄的画面。
电视中拍摄人像的面部、眼睛,或人体的一个小局部、一件物品的一个细部的镜头,都属于特写。
它的取景范围一般是人的两肩以上部分,或突出地把要强调、放大的神情、对象、景物占满屏幕。
它的表现力极为丰富,艺术感染力也特别强烈和动人心弦。
可以造成鲜明、生动、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突出与强调、冲击力和爆发力的最佳效果。
五、镜头语言5、空镜头A、定义与分类又称“见景不见人”的“景物镜头”。
指视听作品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
空镜头有写景与写物之分,前者通称风景镜头,往往用全景或远景表现;后者又称“细节描写”,一般采用近景或特写。
B、功能与作用常用以介绍环境、时空背景、抒发人物情绪、推进故事情节、表达作者态度,具有说明、暗示、象征、隐喻等功能,在影片中能够产生借物喻情、见景生情、情景交融、渲染意境、烘托气氛、引起联想等艺术效果,在银幕的时空转换和调节影片节奏方面也有独特作用。
空镜头的运用,不只是单纯描写景物,而成为影片创作者将抒情手法与叙事手法相结合,渲染环境、借景抒情、加强影片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六、剪辑——视听叙事的结构技巧1、无技巧剪辑——“硬切”2、技巧剪辑A、淡出淡入——一个画面逐渐暗下去,下—个画面逐渐亮起来。
一般用作大的段落间隔用。
B、叠化——上下两个画面有几秒钟时间的重合,一般用来表现空间的转换和明显的时间过渡。
C、翻页——第—个画面象翻书一样翻过去,第二个画面随之显露出来。
D、划像——前一画面从一个方向退出面面,第二个画面随之出现,开始另一段落。
E、圈出圈入——这也是一种常用的段落转换技巧,第一个段落结束后,用圆圈和方框等图形把下一个画面团出来开始第二个段落。
F、定格——第一段的结尾画面作定格处理,使人产生瞬间的视觉停顿,接着出现下—个画面,这比较适合于不同主题段落间的转换。
另外还有闪白、闪黑、黑场等。
七、视听色彩表现1、空间形色效果2、色彩心理效应A、色彩并置产生的心理效应B、色彩冷暖产生的心理效应C、色彩象征产生的心理效应3、色彩情感语言八、视听艺术中的光与影1、光与影调“光线是揭示生活的要素之一。
”“光线几乎是人的感官所能得到的一种最辉煌最壮观的经验”——阿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影调是指画面的明暗层次和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使观众感到光的流动和变化。
影调可以说是光的空间存在形式。
光影的明暗变化层次还会使面面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节奏和韵律。
景物的层次和空间距离及光源方向是获得这种丰富影调效果的途径。
2、光的弹奏A、光与画面基调B、光与时间C、光与空间D、光的运动E、光的象征性视听语言综合创作一.影视作品创作流程 1.文字剧本《我只要你的汽水罐》口渴难耐的jay(周杰伦)从自动售货机中买得一罐可乐,此时一群歌迷围了上来,纷纷要他签名,jay 只好把可乐先放在一边一个一个满足他们的要求,等众人走后,jay 刚想痛饮可乐,这时他看见有一位老奶奶还等在他身旁,他摇了摇头很无奈,以为老奶奶也要他签名,可老奶奶却做了一个手势让他先喝完,然后把他的可乐罐扔进自己的袋子里扬长而去,此时jay 的表情非常尴尬……2.分镜头脚本景 深 拍摄角固定镜头运动镜镜头语言 色彩光景别镜头表现 轴线镜头类别 主次色 色调统适应对视觉语言 听觉语言 声音属声音作声音关 情绪渲 镜头组声画印 情绪渲镜头组剪辑分切的数量 分切点的选择 位置的匹配同一视轴 相反方向剪辑点镜头组接方法剪辑节奏 转场技巧 运动分蒙太奇动作剪辑点 情绪剪辑基本原分切方 动接动静接动作转场同体转叙事蒙太奇整体节奏镜号镜头内容景别拍摄方法(运动/固定,角度,轴线关系,景深,视点…)镜头长度对白音乐/音效3.前期拍摄4.后期剪辑二.影视广告的视听语言特性1.时间短、信息量大——剪辑节奏快,时间压缩率大2.叙事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对镜头组接规律的要求没有电影、电视严谨,跳跃性强3.强烈的冲击力与深刻的印象感——视听关系突出,表现更为夸张三.表现手法1.实景拍摄2.CG表现3.实拍与CG结合四.剪辑补充1.主体运动与镜头运动、剪切之间的关系主体运动与镜头运动之间应该一个此消彼涨的关系。
A.主体运动丰富,图形变化大时,为了突出主体特征,镜头运动与切换应稍微稳定、缓慢。
B.主体运动简单,速度缓慢时,为了增加形式感,镜头运动与切换应具有动感、快速。
2.视觉语言与听觉语言的充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