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浙江省“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综合测试试卷(62)(有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综合测试试卷(62)(有答案解析)

2020年浙江省“三位一体”自主招生综合测试试卷(6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1.若a为实数,化简的结果是A. B. C. D.2.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是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在中,已知三边a,b,c,且,则不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为9,则它的周长为17或22;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A. 1B. 2C. 3D. 43.如图所示,将一张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然后在上面打3个洞,则纸片展开后是A. B. C. D.4.一艘轮船从河的上游甲港顺流到达下游的丙港,然后调头逆流向上到达中游的乙港,共用了12小时.已知这条轮船的顺流速度是逆流速度的2倍,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从甲港到乙港相距18千米,则甲、丙两港间的距离为A. 44千米B. 48千米C. 30千米D. 36千米5.要得到图象,只需把抛物线的图象A. 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B. 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C.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2个单位D. 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6.一宾馆有一人间、二人间、三人间三种客房供游客租住,某旅行团共15人准备租用客房共7间,如果每个房间都住满,租房方案有A. 6种B. 5种C. 4种D. 3种7.如图,将沿DE折叠,使点A与BC边的中点F重合,下列结论中:且;;;,正确的个数是A. 1B. 2C. 3D. 48.如图,是直角边长为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AB是半圆的直径,半圆过C点且与半圆相切,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9.某地区某中学的铅球场如图所示,已知扇形AOB的面积是72米,扇形AOB的弧长为12米,那么半径______米.10.已知菱形的一个内角为,一条对角线的长为,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11.一次函数和都过点,且与y轴分别交于B、C两点,则面积______.12.为了求的值,可令,则,因此,所以,仿照以上推理计算出的值是______.13.如图,把一个转盘分成四等份,依次标上数字1、2、3、若连续自由转动转盘两次,指针指向的数字分别记作a、b作为点A的横、纵坐标,则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的概率为______.14.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组恰好有四个整数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5.如图,在菱形ABCD中,过A作于E,P为AB上一动点,已知,,则线段PE的长度最小值为______.16.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拿了两块的三角尺、做了一个探究活动;将的直角顶点M放在的斜边AB的中点处,设.猜想此时重叠部分四边形CEMF的面积为______;简述证明主要思路.17.关于x的方程有且仅有两个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8.若关于x的方程的所有根都是比1小的正实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19.若直角三角形三边长为正整数,且周长与面积数值相等,则称此三角形为“完美直角三角形”,求“完美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20.已知两个二次函数,,当时,取最小值6且,又最小值为,.求m值;求二次函数、表达式.21.已知关于x的方程恰好有一个实数解,求k的值及方程的解.22.的内切圆分别切BC、CA、AB于点D、E、F,过点F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DA、DE于点H、求证:.-------- 答案与解析 --------1.答案:D解析:解:原式故选:D.要解答本题需要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变形就可以求出结果了.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及其运用.2.答案:B解析:解:、因为等边三角形由三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故本小题正确;、若,则此三角形也是直角三角形,故本小题错误;、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4,另一边长9,则其周长只能是22,故本小题错误;、由三角形内角和为可知,一个三角形中至少由两个锐角,故本小题正确.故选:B.分别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三角关系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三角形的三角关系,熟知以上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答案:D解析:解:当正方形纸片两次沿对角线对折成为一直角三角形时,在平行于斜边的位置上打3个洞,则直角顶点处完好,即原正方形中间无损,且有12个洞.故选:D.结合空间思维,分析折叠的过程及打孔的位置,易知展开的形状.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抽象思维能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空间观念以及转化的能力不强,缺乏逻辑推理能力,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多加培养.4.答案:A解析:解: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由题意得:,解得:千米小时;则可得顺流时的速度为8千米小时,逆流时的速度为4千米小时,设乙两地相距y千米,则,解得:,,即甲、丙两港间的距离为44千米.故选:A.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则可得出从而得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然后设甲乙两地相距y千米,根据来回公用12小时可得出方程,解出即可.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属于航行问题,根据题意求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要掌握船航行时间的表示方法.5.答案:B解析:解:可化简为,可得出顶点坐标为,而可化简为,可得出顶点坐标为,把抛物线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图象.故选:B.根据题意易得原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向左平移2个单位,让横坐标减2,向下平移2个单位,纵坐标减2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看顶点的平移即可,左右平移,只改变顶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难度适中.6.答案:C解析:解:设宾馆有客房:一人间x间、二人间y间、三人间z间,根据题意得:,解得:,,y,z是整数,可选:0,2,4,6共4种情况.故选:C.首先设宾馆有客房:一人间x间、二人间y间、三人间z间,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解此方程组可得,又由x,y,z是整数,即可求得答案.此题考查了三元一次不定方程组的应用.此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列方程组,然后根据x,y,z是整数求解,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7.答案:B解析:解:由题意得,,但并不能说明,不能说明EF是的中位线,故错;题中没有说,那么中线AF也就不可能是顶角的平分线,故错;易知A,F关于D,E对称.那么四边形ADFE是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那么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故对;,,,故对.正确的有两个,故选B.根据对折的性质可得,,,,据此和已知条件判断图中的相等关系.翻折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8.答案:D解析:解:如图,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知,,所以S阴,设,,,,连接,,解得,S阴.故选:D.首先作出图形,由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可知,,所以S阴,设,,利用勾股定理求出y的值,进而求出阴影的面积.本题主要考查面积及等积变换的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此题难度不大.9.答案:12解析:解:根据题意得,,,,.故答案为:12.根据扇形的面积与弧长的关系公式:,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扇形的面积以及弧长的计算,熟练掌握扇形的面积与弧长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答案:12或4解析:解:当较长对角线长为时,则另一对角线长为;当较短对角线长为时,则另一对角线长为;故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12或4.故答案为:12或4.题中没有指明该对角线是较长的对角线还是较短的对角线,所以就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菱形的性质以及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做题时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11.答案:解析:解:根据题意得,,,解得,,两函数解析式是和,当时,,和,点B、C的坐标分别是,,,.故答案为:.把点A的坐标代入两函数解析式分别求出m、n的值,然后求出点B、C的值,然后求出BC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本题考查了相交线的问题,根据点A的坐标求出两直线的解析式然后求出点B、C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12.答案:解析:解:根据题中的规律,设,则,所以即,所以.故答案为.仔细阅读题目中示例,找出其中规律,运用到本题中,先设,从而求出3S的值,然后用,错位相减即可求解本题.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总结、归纳能力,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弄清所给例子,找到解题的规律.13.答案:解析:解:列表得:a1234b1234因此,点的个数共有16个;若点A在上,则,可得.因此,点在函数图象上的概率为.故答案为:.依据题意先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分析所有等可能的出现结果,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出该事件的概率.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列表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14.答案:解析:解:解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不等式组只有四个整数解,所以这四个整数解为:4,5,6,7,,的最大值是7.,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首先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先利用含a的式子表示,根据整数解的个数就可以确定有哪些整数解,根据解的情况可以得到关于a的不等式,从而求出a的范围.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解不等式组及不等组的整数解,正确解出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a的范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5.答案:解析:解:设,那么,四边形ABCD是菱形,,又,,,即,解得,点E到线段AB的最小距离应该是过E作AB的垂线段的长度,那么,先过E作于P,在中,.故答案是.先设,易知,利用菱形的性质可知,在中,结合以及余弦的计算可得,易求x,据图可知点E到线段AB的最小距离应该是过E作AB的垂线段的长度,再过E作于P,在中,再利用三角函数可求PE.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垂线段最短.解题的关键是求出BE的长,注意.16.答案:解析:解:重叠部分四边形CEMF的面积为证明如下:连CM,如图,点M为等腰直角的斜边AB的中点,,,,又为直角三角形,,,在和中,≌,,重叠部分四边形CEMF的面积.故答案为:.连CM,由点M为等腰直角的斜边AB的中点,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得到,,,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根据“SAS”可得≌,则,于是重叠部分四边形CEMF的面积,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SAS”、“ASA”、“AAS”、“SS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的性质.17.答案:或解析:解:由原方程,得,该函数图象为:根据图示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或.故答案是:或.先将原绝对值方程转化为,据此作出该方程的图象;然后根据图象填空.本题考查了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二次方程.本题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18.答案:或解析:解:当时,.当时,可得,,符合题意;当时,可得,,不符合题意;当时,,,,.关于x的方程的所有根都是比1小的正实数,,解得,,解得.综上可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或.故答案为:或.分,两种情况先求出原方程的实数根,再根据两个实数根都是比1小的正实数,列出不等式,求出m的取值范围.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将二次项系数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19.答案:解:设三边长为a,b,c,其中c是斜边,则有代入得即因为所以所以b为正整数所以,2,4,8,所以,6,8,12;,8,6,5;,10,10,13,所以,三边长为6,8,10或5,12,13.解析:设三边长为a、b、c,其中c是斜边,则存在勾股定理和周长等于面积这两个等量关系,解方程组且根据a、b、c均为正整数可得a、b、c的值.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的运用,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本题中讨论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20.答案:解:由题意设,且..,,,解得或舍去;,此函数有最小值,解得:.,.解析:由条件可以设出的解析式,从而求出的解析式,再把,的值代入的解析式,从而求出m的值.把求得的m的值,利用顶点坐标求出a的值,就可以求出、的解析式.本题是一道二次函数的综合试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极值的运用,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字母系数的值,运用函数的关系式求函数的解析式.21.答案:解:两边同乘,得,若,,,若,由题意,知,解得,,当时,,当时,,若方程有两不等实根,则其中一个为增根,当时,,,当时,,.解析: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根据整式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即,为一元二次方程,即,分别求解.而当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时,又分为方程有等根,满足方程恰好有一个实数解,若,则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且其中一个为增根,而增根只可能为1或0.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解.关键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根据整式方程的特点及题目的条件分类讨论.22.答案:证明:过点A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DE、DF于点P、Q,的内切圆分别切BC、CA、AB于点D、E、F,,又,,,,,同理,又,,∽,,同理,,.解析:首先过点A作BC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DE、DF于点P、根据切线的性质定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可证得进而得到,同理可证得,因而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成比例,问题得解.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平行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弦切角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证明,再根据相似证得最终结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