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过秦论》分析

《过秦论》分析

《过秦论》分析
1、影响:
两汉时期探讨秦之兴亡的作品极多,而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当推贾谊的《过秦论》.仅在《史记》和《汉书》中,它就先后被三次引用.司马迁以之论赞《秦始皇本纪》,褚少孙用它补缀《陈涉世家》,而班固在《汉书》中,又将它置于《陈涉项羽传》之后.这三位史学家政治观点各不相同,思想风格也互有差异,但对《过秦论》的推崇和赞赏却完全一致.可见它在思想界学术界的影响确是异乎寻常.魏晋以后,《过秦论》的精湛写作技巧更是有口皆碑,以至被人奉为楷模,目为圭臬.著名诗人左思在自诩其文才时,便傲然声称自己著作准
《过秦》,作赋拟《子虚》;《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也自我标榜他
所写的一些传论和序论,皆有精意深旨,其中合者,往往不减《过秦》篇.《过秦论》之所以蜚声文坛,得到历代学者文人之尊重、钦敬,自然决非偶然.它是经过反复推敲、千锤百
炼而成的.
2、评语:
归有光曰:行文开阖起伏,精深雄大,真名世之作.
方苞曰:此篇论秦取天下之势,守天下之道.其取之也虽不以仁义,而势则可凭,且谋武实
过于六国,此所以幸而得也.乃既得而因用此以守之,则断无可久之道矣.以所以失之易也.秦始终仁义不施,而成败异势者,以攻守之势异也.
姚鼐曰:固是合后二篇义乃完,而首篇为持雄骏宏肆.
金圣叹曰:《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而二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
此之微.通篇只得二句文字:一句只是以秦如此之强,一句只是以陈涉如此之微.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张裕钊曰:玮丽之辞,瑰放之气,挥斥而出之而沛然其甚有余.惟盛汉之文乃有此耳.
吴楚材《古文观止》卷六《过秦论》: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仁义不施一句便断尽,从前竟不说出.层次敲击,笔笔放松,正笔鞭紧,波澜尽析,恣态横生,使读者有一唱
三叹之致.。

相关主题